1963年国庆阅兵,一名年轻少尉站在天安门观礼台上,毛主席好奇询问他名字后,大笑道:“原来你就是那个口出狂言之人!”

毛主席听到他的名字之后,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他看着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心中顿时充满了赞赏,年纪轻轻就能够有着如此胆识,确实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小伙子。

那么能让毛主席都感到吃惊的这个人是谁呢?

他的名字叫庞国兴,不久前刚刚被授予了稍微军衔,而他这时才二十出头的年纪,未来必成有志之才。

庞国兴出生在陕西省的一个贫苦家庭中,中国解放前,百姓的生活十分困难,因为条件不好,庞国兴连书都没有读完就开始帮家里做工。

小时候的苦日子让他更珍惜和感激共产党为百姓带来的和平生活,随着年龄增加,庞国兴对军队越来越向往,他内心也想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父母的支持下,庞国兴踏上了从军的道路。

从小在艰苦环境中磨炼出来的性格让庞国兴事事都要求做到最好,不怕苦不怕累,有他在的队伍总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就获得极大的提升和进步。

他的年龄虽然小,但是精神力量却不容小觑。

进入部队没多久,庞国兴就以自身言行影响了许多战友,大家都喜欢他积极乐观,阳光上进的个性,并且时刻要求自身向他学习。

1962年,印度步兵大肆侵扰我国边境,庞国兴所在的部队迅速做出了部署,准备进行反击。

在战斗之前,印度当局派出了号称“王牌”的部队,还派出了炮兵和加强连,大有打一场胜仗的气势。

在尖刀排和敌人激战的时候,敌人部署在后方的炮兵不断地向我方投掷着炮弹,企图阻止战士们前进的步伐。

然而当尖刀排战到一半的时候,却发现敌人位于西山口的炮火没了动静。

难道是敌人故弄玄虚,搞得什么新花样?

还不等副连长疑惑,就见几个战士惊奇地来报告,是庞国兴和其他三名战友把整个炮阵地给端掉了!

原来庞国兴和战友们接到清除敌人炮阵地的任务之后,靠着勇猛大胆的气势和敏捷娴熟的战斗能力,很快就把敌人打的连连撤退。

眼尖的庞国兴看到一队印度士兵向其他地方逃窜而去,他第一反应便是拿起武器奋起直追,全然不顾个人安危。

身旁的另外三名战士注意到之后,也纷纷加入了这个追击的队伍,于是四人一路紧追不舍,竟让占据人数优势的印度士兵吓破了胆。

最终在庞国兴和其他三名战士的配合下,“追击小组”靠着配合击毙了多名敌人,一直把他们赶到了十几里外的阵地上。

中间双方几次交火,印度士兵都没有获得好处,反而被庞国兴他们打的四散逃窜。

直到大部队的主力力量赶来支援,几个人才回归到队伍中。

根据庞国兴在这场战斗中的表现,部队最终决定给他颁发象征荣誉的一等功奖章,并且授予他“战斗英雄”的称号,作为战士们学习的表率。

庞国兴在战斗报告中汇报此事的时候,写下了一句传遍了各个部队的名言: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这句话看起来狂妄却又充斥着年轻战士的胆气和骄傲,透露着属于新鲜革命力量的朝气,就连毛主席都听说了这名小战士的事迹,对他的行为做出了肯定和表扬。

资料来源:庞国兴: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近代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