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3月18日,毛主席视察山东济南,期间突然想起了什么,转头就对当地的领导说道:“听说小陈在这边,他今天有没有来现场?”身边的人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毛主席所说的小陈到底是谁。经过一番了解后,才知道此人的真实姓名,但由于毛主席行程太满,等他到来之时,毛主席已经走了。

1958年8月,毛主席再次来到济南视察,又提到了小陈,对着身边的人说道:“我跟小陈12年没见了,上次没见到,这次一定要见见他。”

由于上次的经历,当地的领导早已知道主席口中的小陈是何许人也,立即跟毛主席说道:“他现在是昌潍军分区的副司令!”

毛主席听后十分高兴,笑着说道:“没想到这个红小鬼有这样的出息了。”

过了一会儿,这位40多岁的小陈同志兴冲冲地来到毛主席的住处。毛主席看着他高兴的样子,笑着打趣道:“小鬼,12年不见,如今官当的不小嘛!不过要谨记,我们的光荣传统可不能在你身上丢了啊!”

听着毛主席的话语,小陈眼眶里盈满了泪水,彷佛又回到了1946年与毛主席分离的场景,那张珍贵照片后面毛主席亲自题字的19个大字始终铭记在心中。

分离时,毛主席更是鼓励他道:“不要忘记我之前跟你说过的话,那19字要牢牢铭记,咱们下次有机会再聊。”

那么,这个毛主席口中的小陈究竟是谁呢?他与毛主席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1946年毛主席为他亲自提笔写的19字又是什么呢?这期,我们就来聊聊毛主席与小陈陈昌奉之间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5年,陈昌奉出生在江西宁都的一个贫困家庭。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农民备受地主剥削和压迫,所以家里也没钱供他上学。年幼的他吃了不少的苦,一直想要改变这个现状。

1927年10月,毛主席率领改编后的军队来到了井冈山,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革命的火苗越来越大,自然也蔓延在陈昌奉的家乡。在此期间,工农革命军打土豪分田地,积极宣传革命思想,让农民有了自己的田地,赢得了当地百姓的支持。

1929年,14岁的陈昌奉看到共产党是一心一意为农民着想,于是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军。由于年龄太小,自然不可能上前线打仗,但中气十足,比较机灵,于是便将他分配到了司务科,担任司号员。工作期间,陈昌奉办事一丝不苟,十分用心勤快,号角时刻随身携带,从而得到很多人的夸奖。朱老总觉得他是个可塑之才,就把他调到自己的身边当勤务员。

3个月后,朱老总觉得他很不错,再加上此时的革命斗争比较激烈,为了保证毛主席的安全,朱老总就把他推荐给了毛主席,担任毛主席的警卫员。这对于陈昌奉而言,这次的调动改变了他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15岁的陈昌奉成为毛主席身边最小的警卫员,这一干就是6年。其本人也非常聪明机灵,工作十分用心,深受毛主席的喜欢,毛主席也称他为“红小鬼”。在这6年,陈昌奉负责毛主席的饮食起居,安全保卫,还负责送信传达指示等工作。

在刚来时,毛主席得知陈昌奉没有读过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后,闲下来时就会亲自教他读书写字。每当红军到一处时都要贴标语,毛主席就利用行军的间隙指着标语教他认字。

毛主席曾对他说道:“小鬼,虽然现在动荡不安,可万万不能放弃学习,你有什么不会的我都可以教你。”

于是,在毛主席的关照下,再加上勤奋努力,不会就问,短短几年陈昌奉的思想境界和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了,毛主席十分欣慰,周总理,朱老总也夸赞他是个好学生。

后来,陈昌奉回忆到这段时光时说道:“是毛主席教会了我革命的道理,也是他带领我走上了真正的革命道路,他是我的大恩人,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4年10月,陈昌奉随毛主席开始了长征之路,并陪毛主席走完长征。这一路,给陈昌奉留下了诸多回忆,尤其是渡过金沙江前后,被毛主席两次批评。

1935年4月30日,红一方面军来到了云南丹桂村,得以稍作休整。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等中央领导被安排在杨家郎的宅子里办公住宿。就在这里,制定了金沙江的策略。周总理一再强调:“夺取金沙江皎平渡关系到全军的安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当晚,夜深人静的时候,陈昌奉听到了叮叮咚咚的声音,起来循着声音找去,发现了一只小巧玲珑,精致优美的八音钟。越来越喜欢的陈昌奉又想到,这玩意能准点报时,而毛主席经常忙到深夜,用这个提醒他注意休息再好不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一向老实的他在临走的时候,便偷偷地把八音钟揣在身上带走了。

因为在陈昌奉看来,这个住宅的主人杨家郎虽然曾经参加过北伐当过营长,但现在是个地主,没分他土地,只是拿了个八音钟,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当红军离开后,杨家人自然发现了八音钟没了,并没有生气,反而骄傲地觉得自己是为红军做了贡献。

直到渡过金沙江后,一次,毛主席在和周总理商量事情,发现了八音钟,便询问陈昌奉它的来源。

此时,红军一路上穿着破旧,根本不可能有这么精致的物品。看到毛主席严厉的眼色,陈昌奉只能硬着头皮交代了事实。果然,毛主席一听顿时大发雷霆,我军从来不会拿别人的一针一线,更何况还是偷拿,这不是在败坏红军的名声吗?于是,毛主席立即下令让他把八音钟送回去,同时记一个大大的处分。这是毛主席第一次对陈昌奉发火,也让他明白了党的纪律,也意识到这种做法是在给毛主席蒙羞。

碍于当时形势,又因为种种缘由,这个八音钟并没有物归原主,而是被收藏在当地的一个陈列馆里,成为镇馆之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想到,相隔不到几天,陈昌奉再次让毛主席生气。

5月初,中央红军渡过水急浪大的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优势敌军的围追堵截。

在长征路上,每到一个地方,陈昌奉都会先把毛主席安顿好,然后自己才休息。然而,这一次,陈昌奉却受到了毛主席的批评。他忘记了毛主席是一位将工作看得很重,把自己看得很轻的人。

此时,大部队还没有完全渡江,毛主席已经一天一夜都没休息了,刚渡江过来就去和总参谋长刘伯承研究问题了。

陈昌奉见状,赶紧找地方搭好铺子,以便毛主席回来后就可以好好休息。

然而,当毛主席回来后,发现没有办公桌,就责怪地问他:“办公的地方呢?”

陈昌奉急忙答道:“主席,你已经一天一夜没休息了,先休息吧!”

闻听此话的毛主席,严肃而又温和地说道:“现在最重要的是工作,其余的都是小事。江那边还有我们两三万同志在等着,那可是几万的生命呀!”

陈昌奉呆呆地站在毛主席面前,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毛主席见状,随即说道:“找不来桌子,那找块木板架起来也行。”

陈昌奉顿时恍然大悟,找来了小木板,与毛主席一起架了起来。之后,毛主席还罚陈昌奉坐在这和他一起工作。

从此之后,陈昌奉就记住了,每到一个地方,一定要首先搭个能工作的台子,因为毛主席以工作为主,忙完了才能安心休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年6月,中央红军来到了四川宝兴县,翻越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然而,在途中陈昌奉却身患疟疾,整个人都十分虚荣,走着走着就倒在了雪地里。毛主席见状十分担心,亲自扶他起来,耐心地鼓励他不能倒下,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走到最后。

然而,此时的陈昌奉已然没有任何力气,身体实在撑不住了,一直在不停地发抖。随即,毛主席赶紧将自己的大衣披在他的身上,再喂给他一点热水,希望他能稍微好转点。

然而,脱去大衣后的毛主席只剩下了一件皮夹裤和军装上衣,保暖性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幸好,陈昌奉年纪轻轻身体好,没多久精神状态就恢复了不少。毛主席这才放下心来,说道:“这才是红军的战士!”

可以说,没有毛主席的鼓励和关心,或许陈昌奉已经牺牲了。

毛主席的温暖和关照,陈昌奉一直记在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6年春,为了培养更多的红军人才,中革军委决定将原来的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扩建为西北抗日红军大学。

这是个机会。考虑到曾经的红小鬼并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毛主席就对他说道:“小陈,你在我身边已经待了6年了,该去学学文化了,承担更多的任务了!”

虽然,陈昌奉并不愿意离开毛主席,但也知道毛主席是为自己好,也知道党组织的困难。于是,他接受了毛主席的建议,前往红军大学学习,以备将来更多的为人民工作。

在校4个月,陈昌奉十分刻苦,没有让毛主席失望,不仅当上了班长,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他担任了陕北保卫局的政治指导员,不仅保卫毛主席的安全,还负责保卫其他领导人的安全。经过几年的勤恳工作,陈昌奉不断升职,肩负更多更重的任务,成为了一个能独当一面的人物了。当毛主席知道后,也是十分的欣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战结束后,1946年大批干部被派往前线主持工作,而陈昌奉也被调到山东解放军。走之前,陈昌奉特意去见了毛主席一面,此次一别,也不知道下次相见是何时了。

毛主席看着陈昌奉,种种往事涌上心头,第一次见他还是红小鬼,如今已然是能独当一面的党员了,变化太大了。

对此,毛主席只有期待和祝福,语重心长地嘱咐了他几句,还送给他一张照片,在背后亲自写下19个字:“要努力工作,要忠于人民!要不忘初心,祝你胜利。”

最后,毛主席笑着说道:“放心,我们还会见面的,到时候我去找你!”

此后多年,陈昌奉一直在山东工作,牢记毛主席19字教诲,兢兢业业,苦心为公,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建国后,凭借着优秀的能力和多年的经验,先后担任山东省公安局教导团副团长、山东省公安总队总队长、潍坊军分区副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7年,毛主席视察济南,就询问当地的领导:“小陈来了没有?”然而,由于毛主席的行程很紧,当陈昌奉到来后,毛主席已经离开了。

直到1958年,毛主席再次来到济南视察,点名要见见原来的警卫员陈昌奉。当得知他已经是潍坊军分区副司令员时,毛主席十分高兴,为他有这样的出息,由衷感到欣慰。

当陈昌奉得知毛主席要见他时,顿时高兴的手舞足蹈,根本不像是一位40多岁的司令员,反而更像是一个孩子。见面后,毛主席笑着打趣道:“红小鬼,如今你官当的不小嘛!”

12年不见,总有说不完的话。离别之际,毛主席再次鼓励他道:“好好干,别忘记我跟你说的话,下次有机会再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没想到的是,这次见面却是最后一次相见。

1964年,陈昌奉被调到江西工作,担任过江西省军区司令员以及省委书记,还被授予大校军衔。

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离开了人世。得知噩耗的陈昌奉痛哭不已,很长时间都缓不过来。不仅如此,他在家中为毛主席设了一个灵堂,以此来祭奠毛主席。

1986年12月23日,陈昌奉病入膏肓,但依旧记得再过三天是毛主席的生日,在垂危之际,还喃喃地说道:“自己得给毛主席过生日呢。”此话没说多久,革命先辈陈昌奉就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71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今天的陈昌奉。对于,陈昌奉而言,也许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或几辈子修来的福分,能在毛主席身边待了6年,这段时光虽苦,但也是他一生最自豪最开心的日子。如今,毛主席虽然离开了人世,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