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交通运输部举行成渝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体系专题新闻发布会。红星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日前,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重庆市和四川省联合印发《成渝综合交通标准体系》(以下简称《标准体系》),推动成渝地区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在内容上,标准体系突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运输服务一体衔接、运行管理协同联动三个方面的需求,布局50项重点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布会现场

对于此次联合发布的标准体系有什么特别之处?在推动成渝交通一体化发展方面重点部署了哪些内容?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司长徐文强介绍,《标准体系》聚焦交通运输主动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着眼于推动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加强合作,是促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协调共建的创新实践。为推动成渝交通一体化发展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通过标准体系部署了5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以标准提高综合交通网建设质量。加快山区高速公路改扩建标准制定,支撑高速公路扩能改造,提升路网通行能力。完善山区水上旅游航道建设标准,挖掘精品航线与旅游资源叠加效应,助推交旅融合发展。完善大水位差直立式码头设计标准,服务长江上游港口高质量建设。

二是以标准提升出行服务品质。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规范等标准制定,助推两地高速公路运营服务一体化进程,助力打造高速公路巴蜀文化走廊。加强毗邻地区公交服务等标准供给,连起群众出行路,推动“双城”生活享受“同城”便利。

三是以标准促进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加快集装箱多式联运运单、集装器具循环共用等标准制定,推进“一单制”“一箱制”发展。加快冷链、危货等电子运单标准制定,支撑建立运输数据“一张网”。推进货物水水中转作业等标准制定,强化双城物流协同,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四是以标准打造协同治理样板。以标准支撑拓展交通协同执法的深度、广度和精度。加快多式联运信息共享交换等标准制定,强化数智赋能推动实现跨区域交通数据互联互通。推动两地水上应急救援协同标准制定,助力成渝共建应急联动响应网络。

五是以标准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适应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应用的发展,研究高速公路智能化、内河码头自动化等标准,统一汽车充换电设施和加氢设施运营服务标准,服务智慧公路、智慧港口建设,推动交能融合,鼓励发展无人驾驶和低空经济,显著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张炎良北京报道

编辑郭宇 责编 邓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