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阳明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要想打败山中的贼寇,只需要略施小计。而要想战胜内心的心魔,那就比较困难了,需要我们具备强大的“心之力”。

举个例子。你暂时遇到了挫折,让你遭受了打击。这个时候,你就会怨天尤人,趋向于消极。为啥你会怨天尤人?就是因为“破心中贼难”,心境不够。

对此,你会疑惑,什么样的心境,才是最为强大的呢?就一句话:“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哪怕身边的风浪一波接一波,你也能心静如水,淡然自若,丝毫不会受到风浪的影响。如此,你就是人生的强者。

人生最强大的力量——具备这几种“心境”,会救赎你一辈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境一:不会为了他人的评价而烦恼。

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哪怕别人都称赞我,我也不会骄傲自得;哪怕别人都非议我,我也不会垂头丧气。唯有知道自己追求什么,而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才算活明白了。

庄子,为什么要强调“不加劝、不加沮”?就是因为世人容易被他人的看法、评价而影响,以至于活得纠结,而不够潇洒。

你只能打工赚钱,别人就会嘲笑你,认为你窝囊,没有出息。反之,你有点本事,赚了不少钱,别人就会奉承你,认为你是成功人士。

对于别人的看法,你有什么态度呢?成熟的人,都不会在乎别人的态度,只会在乎自己的生活。与其取悦别人,不如取悦自己。

打工赚钱,又没有吃别人家的米饭,为啥要在乎别人的看法?有本事,就被小人奉承,而小人毫无真心,为什么要在乎他们的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境二:不会为了眼前的成败、得失而或喜或悲。

有一句名言:“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不论是受宠,还是受辱,都毫不惊慌,静静地生活就行了。不论是得到,还是失去,都平淡安然,保持平常心就足够了。

要想达到这种境界,很难。因为人性都是情绪化的,容易为了当下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或喜或悲,甚至一哭二闹三上吊。

一个学生,考到了100分,就各种骄傲;反之,考到了60分,就各种抑郁。一个职员,赚了1万元,就各种高兴;反之,亏了钱,就各种埋怨。

永远都情绪化,就只能沦为情绪的奴隶。试想,动不动就或喜或悲,动不动就情绪化严重,心理落差极大,不就容易“精神失常”了吗?

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得到也好,失去也罢,这都是最终的结果。结果如何,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我们所能做到的,仅仅是活在当下,做好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境三:大闹一场,而又悄然离去,潇洒自如。

有记者采访过金庸先生:您认为,人生有什么意义?

金庸先生回答了八个字: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大闹一场,指的是,为了心中的目标、理想,而尽力追求。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做一定的事,不给自己留任何的遗憾。

悄然离去,指的是,保持潇洒自如的心态,看淡所谓的生老病死。该来的时候,尽兴而来,该走的时候,尽兴离开。就跟“和风细雨”一样。

这就是《增广贤文》谈到的“闹市赚钱,静处安身,来如风雨,去似微尘”。在什么时候,就去做什么事,尽好自己的责任,也尽好自己的本分。

人,都容易犹豫不前,或者怕这怕那。其实,没必要犹豫,也没必要害怕,人生本就是一场冒险。不去经历一场,岂不是辜负了大好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境四:未来事不惧,过往事不恋,当下事随心。

杨绛先生说过:“过去事过去人,笑笑就好;未来事未来人,随缘就好;现在事现在人,尽心就好。”

过去的人与事,已然成为了历史,不论我们再怎么纠结、不舍、怀恋,也还是改变不了什么。既然如此,不妨及时放下,一笑置之。

未来的人与事,还没有发生,谁也无法未卜先知。与其为了不确定的未来而胡思乱想,不如随缘,以大自在心,去面对一切。

唯有当下,依旧在我们的手上。到底是快乐地活着,还是悲伤地活着,都取决于我们当下的态度。

之所以强调“活在当下”,就是为了祭奠过去,开启未来。给过去一个交代,给未来一个基础。当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人生在世,所过的,并非是欲望,也并非是物质,而是心境。吾心即是真理,吾心即是天地,吾心即是宇宙。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