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在古时候,平民百姓想要出人头地,完成阶级飞跃,就只有靠着科举这一条道路。

而在一众莘莘学子之中,最为出众的,莫过于状元、榜眼和探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理来说,如果有人得了第一的状元,怎么着也会比得了第三的探花高兴。

可是事实却截然相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古时候,中了探花的人,反而比中了状元还要高兴,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这其中,竟然还有隐藏着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探花和状元的区别

在说明为什么中了探花的人,往往比中状元还要高兴的原因之前,先让我们来看看状元和探花,在古代究竟有着怎样的含义,以及二者各自的地位。

首先便是殿试第一的状元,根据史料记载。

“状元”这一名词早在科举制度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榜眼和探花,则是科举制度完善许久之后,才被列入殿试前三甲之列。

能够成为三甲之首,状元郎的才华和水平,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日后进入朝堂之后,状元也会被朝廷的各大政治集团所青睐,往往最后都可以身居高位。

再不济,也可以凭借自身状元的身份,收获一方百姓和官员的尊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般来说,新进的状元都会被纳入翰林院之中。

因为这个位置距离皇帝最近,升迁也最快。

因此翰林在唐朝时期,也有着“储相”的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如果状元郎的运气够好,几乎可以保送当朝宰相,单凭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状元的含金量了。

接下来再让我们看看探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初唐时期,探花还没有殿试第三的含义,它的起源来自进士及第之后举办的宴席。

据悉,当高中的进士们齐聚一堂时,便会从中选出两位容貌出众的同辈,让他们担任“探花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谓的“探花使”,名字虽然风雅,但实际上也就是个负责去花园里采摘花朵的。

只是因为他们的颜值足够高,和鲜花配在一起显得更加捉人眼球,这才有了这么个名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时间的发展,探花郎需得“才貌双绝”的习俗,也就成为了众人心中的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后来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为了能够给才华过人的学子一个更大的舞台,后代皇帝便在状元之后,又增加了榜眼和探花两大荣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当选探花,不仅要才华过关,颜值也得相当出众。

因此除了状元的诞生,不少的达官贵人乃至皇帝本身,也相当关注探花的得主。

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是才貌双绝的探花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探花郎的颜值高到足以引起皇帝的注意,那么他便有机会一步登天,成为公主或者郡主的驸马。

如此一来,凭借着皇亲国戚的身份,探花郎将来混迹朝堂之时,身后也多了一座高不可攀的大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因为探花郎还有着“颜值”这一层附加分,因此许多的文学作品,都喜欢将主角设定成探花郎。

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古龙笔下的“小李飞刀”李寻欢了,他便是一位才华和颜值双双在线的探花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了解了状元和探花各自的区别之后,想必大家也能够明白,为什么在古人看来,中了探花比中了状元还值得高兴了吧。

因为一旦中了探花,便意味着有很大的概率可以不用奋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人问津”的榜眼

上面我们解释了第一的状元和第三的探花,想必有人会产生疑惑。

难道排名第二的榜眼,就没有什么可以说到的地方吗?

在许多的文学作品之中,人们似乎也只着眼在状元和探花之上,为何榜眼就无人问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榜眼之所以显得这么默默无闻,一方面是因为其本身比起状元和探花,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榜眼的存在,在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些许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唐朝时期,虽然明确了状元的存在。

但是对于探花和榜眼,却一直都不曾确定。

探花最起码还有“探花使”这一具体的历史产物,但是有关榜眼,在宋朝之前,却是痕迹寥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现存的史料来看,榜眼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宋太祖赵匡胤时期。

他将殿试的前三甲统称为状元,而其中的二、三两位,又被称为“金榜之眼”,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榜眼”。

话虽如此,但是既然能够被称之为状元,又有哪几个人愿意对外宣称自己是榜眼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虽然宋太祖设置了榜眼的名号,但由于没有立下硬性规定,因此在宋朝,榜眼的普及度其实并不算高。

在南宋时,虽然已经有了殿试前三甲分为“状元”、“榜眼”、“探花”的说法,但是却一直不曾被官方所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了元朝,元顺帝提出了“鼎甲”的理念。

即殿试的前三甲三足鼎立,在这一理念下,榜眼的存在才算是有了被官方认证的雏形。

到了明朝时期,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个名号才被朝廷正式承认,并被清朝沿用至今。

在这一段漫长的过程中,只有榜眼的存在感最为稀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榜眼既可以是状元,也可以是探花,无怪乎人们对于榜眼的印象不深。

虽说榜眼的存在感不高,但是历史上的那些个“榜眼”,可是人才辈出。

例如唐朝知名的诗人岑参,便是一位榜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史的长河滚滚而来,又滚滚而去。

从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个名称的背后,我们便可以窥见古时候朝代的演化和更迭。

仅仅只是称谓的小小变动,往往便牵扯到了一个王朝的兴衰和发展。

我们作为现代人,在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吸取古人的教训。

以古为镜,照见未来的道路,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更需要我们沉淀下来,回顾先人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