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7日)上午,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将正式首发。

根据发行安排,首发的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为固定利率附息债,总额400亿元。票面利率将在今天上午,由56家金融机构承销团进行竞争性招标后确定。在本息兑付日期方面,本期国债自2024年5月20日开始计息,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付息日为每年5月20日和11月20日,2054年5月20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根据财政部通知,本期国债招标结束至2024年5月20日进行分销,5月22日起上市交易。

市场人士分析2.5%至3%可能是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合理区间

同日,央行旗下金融时报援引市场人士分析称,随着未来人民银行将买卖国债纳入公开市场常规操作工具后,可通过国债买卖调节市场供求,也会促进收益率平稳运行。从近年市场正常运行情况看,2.5%至3%可能是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合理区间。

5月13日上午,财政部公布2024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其中,超长期特别国债涉及期限为20年、30年、5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从中央结算公司了解到,目前已经做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支持服务准备工作。

此次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特别在哪里?

从字面意思来看,超长期特别国债包含“超长期”与“特别国债”两个要点。

其中,“超长期”一般指债券发行期限不低于10年。与普通国债相比,超长期债券有利于减缓中短期还款压力、拉长资金发挥作用的周期。据了解,2001年,我国首批15年期和20年期的超长期国债发行,优化了此前的国债期限结构;2009年,50年期超长期国债首发,推动国债进一步加大对民生经济的支持力度。2016年以来,超长期国债发行持续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特别国债”是指为特定目标发行的、具有明确用途的国债,资金需要专款专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苏社在4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我国将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重点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方面的重点任务。

同时,在资金管理方面,本次特别国债发行将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的原则,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做好资金保障。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计划落地,对市场具体会产生哪些影响?

业内人士认为,按照以往经验,市场受到的冲击和影响主要在发行落地前。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后,金融体系有足够的空间来承接,对资金面的影响也有限。“发行节奏拉长,对债市的影响更为温和,同时也体现了持续发力、避免前紧后松的政策思路。”一位资深市场人士说。

国信证券研报认为,本次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是中央在应对内外部变局和促进经济转型方面的重要宏观管理工具,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发力点。从实际宏观影响来看,特别国债发行有助于扩大国内需求,且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化解地方债务的大背景下,特别国债能够更好匹配较长期限重大项目资金需求,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个人能购买吗?去哪里买?

据了解,超长期特别国债属于记账式国债,个人和机构都能买,购买渠道也比较多,银行柜台、线上平台和证券市场都可以,而且还可以流通和转让。

此前,我国曾多次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我国最早在1998年,向国有四大行定向发行了2700亿元特别国债,主要是为了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等问题。2007年又发行特别国债15500亿元,用于成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资本金。最近的一次是2020年,当年发行了10000亿元抗疫特别国债。

来源:、财政部网站、经济日报、中国商报、金融时报等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