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四川省文物局、四川省博物馆学会发布2023年度四川省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全省在国家文物局备案的博物馆(纪念馆)数量为417座,全省博物馆接待观众8540万人次,较2022年增长145%,文创收入近2.37亿元,较2022年上涨超150%。面对“博物馆热”的兴起,全省各博物馆积极探索科技助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不断满足观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省在国家文物局备案的博物馆达417座

2023年,全省在国家文物局备案的博物馆(纪念馆)数量为417座,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12座,国家二级博物馆19座,国家三级博物馆25座。同时,我省拥有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自贡·中国彩灯博物馆3座“国字号”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省博物馆按性质分类统计,共有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270家,占比64.7%;行业、高校博物馆48家,占比11.5%;非国有博物馆99家,占比23.7%。

从全省21个市(州)博物馆数量来看,排名前五的市(州)分别为成都市(128座),广元市(26座),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25座),泸州市(21座)以及巴中市、宜宾市、绵阳市、自贡市、南充市(各19座)。

2023年,四川大学博物馆新馆、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罗家坝遗址博物馆、望江楼公园薛涛纪念馆顺利建成开放。江口沉银博物馆、南充博物院、大蜀道博物馆、亚丁村博物馆等博物馆持续建设中。

接待量激增 8540余万人次参观博物馆

2023年,博物馆藏品数量不断增长,种类日益丰富。全省备案博物馆(纪念馆)拥有藏品总数5584153件/套。其中,四川博物院藏品总数为196452件/套,353864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全省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数量占全省备案博物馆总量的90%,全省博物馆接待的观众数量为8540余万人次,是2022年的2.5倍。

接待人数排名前五的博物馆分别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452.7万人次)、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392万人次)、邓小平故居陈列馆(354.5万人次)、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329万人次)和成都博物馆(313.4万人次)。

全省各博物馆积极开展馆际交流与合作,展览数量呈井喷式增长,红色基因、考古发现、文物精品、中外艺术、自然生物等展览类型丰富,题材多样。全年共推出基本陈列1141个,临时展览1002个,线上展览317个,出入境展览21个,展品借出287次。

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全年开展教育活动超2万场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2023年,四川省各博物馆认真贯彻落实“博物馆是所大学校”定位,围绕红色文化、历史文物、自然科学等推出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包括线下教育活动22786场,线上教育活动1381场,推出原创教育项目951个,与1384所学校建立了常态化的馆际合作关系。其中,四川博物院全年开展社教活动970场,开展原创教育项目52项,位列全省第一。

2023年度,我省各博物馆(纪念馆)学术论文、学术专著的数量较2022年度有显著上升,发表学术论文559篇、出版学术专著167部、承担科研项目216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各类创新元素的加持下,博物馆一改“高冷”“严肃”的形象,以亲民化路线快速“破圈”,走向大众。2023年,全省博物馆微博粉丝数量超过753万人,微信粉丝数量超过1426万人。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茹懿 海报 四川省文物局提供  图片 各博物馆提供 责任编辑 刘杨 编辑 王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