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战争持续近两年之际,双方似乎都未显示出任何停战的意向。在此背景下,俄罗斯总统普京正在寻求连任,并表现出了坚决的态度,誓言战斗到底。然而,俄罗斯目前的局势,既有内部的困境也有外部的压力,普遍认为这些都是由于美国对乌克兰的持续支持所引起的。面对与美国的长期对抗,普京意识到需要几个关键国家的支持才能持续下去。

据最近的消息来源,普京计划在2024年进行一系列的国际访问,尽管克里姆林宫尚未公布具体的行程。普京在过去几个月里已经接到了多个国家的邀请,这些国家包括朝鲜、蒙古、泰国和巴西等。尽管已有多个国家发出邀请,普京却显得十分谨慎,没有急于接受这些邀请。

在当前这个关键时期,普京的优先事项似乎是内政。他在公开发言中提到,尽管有多个友国的邀请,但他计划尽可能保持灵活,不预设具体的访问计划。这种观望态度可能是出于谨慎,考虑到即将到来的总统选举。他可能会等到3月选举后,视情况而定再安排出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俄罗斯当前的外交策略似乎正在经历一种转变。在国际战略格局日益不稳定的情况下,俄罗斯似乎更倾向于不过度扩展其外交边界,而是专注于与那些能带来直接战略利益的国家建立或加强关系。普京的这一策略可能是为了确保在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俄罗斯能够维护其核心利益并稳固其全球影响力。

随着全球金融格局的不断变化,俄罗斯似乎正在秘密布局一系列策略以增强自身的地缘政治及经济立场。据《真理报》最近的报道,俄罗斯已经启动了几个关键措施来对抗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边缘化,尤其是在美元主导的全球经济中。

首先,俄罗斯正在通过扩大其在全球粮食市场的影响力来增加自身的战略地位。据报道,俄罗斯在2023年对巴基斯坦的小麦出口量暴增至140万吨,相比之下,2022年的出口量仅为29.4万吨。这一跳跃不仅反映了俄罗斯在提升小麦产量上的成功,也显示了其在塑造全球粮食供应链中的重要角色。

更加引人注目的是,俄罗斯在货币多样化方面的努力。去年,俄罗斯首次实行了以阿联酋的迪拉姆和中国的人民币来支付其小麦和石油的政策,这是俄罗斯减少对美元依赖、推动去美元化的明确标志。此外,俄罗斯还通过与中国的深化合作,将两国间的贸易额推至新高,2023年双边贸易额超过了2000亿美元,其中绝大多数交易使用的是俄罗斯卢布和人民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策略不仅仅限于粮食和能源领域。俄罗斯已将同样的支付方式应用于其化学品和化肥出口,这些产品的支付也越来越多地使用非美元货币。通过这些措施,俄罗斯不仅强化了自身的经济自主性,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了使用多元货币的贸易模式。

此外,俄罗斯还特别注重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以巩固其在这些区域的影响力。例如,俄罗斯与南美、非洲和东南亚的国家签署了多项粮食出口和能源供应协议,这些协议不仅提升了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地位,也加强了这些国家在面对西方经济压力时的谈判能力。

在全球政治的棋盘上,俄罗斯正精心选择其战略联盟,尤其注重那些能在关键时刻提供坚实支持的国家。这不仅反映了一种深谋远虑的外交策略,而且也揭示了普京对未来国际关系布局的细致入微。

从普京的策略视角看,与其在全球范围内铺展浅层网络,不如与精选的几个关键伙伴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在这种战略框架下,未来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每一步都显得更为审慎与选择性。特别是对于那些俄罗斯视为战略“王牌”的国家,如巴基斯坦、阿联酋与中国,它们在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中占据了“支点”的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与美元长期对抗的背景下,俄罗斯正在塑造一种更坚固、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巴基斯坦、阿联酋和中国因其在降低对美元依赖方面的关键作用而变得尤为重要。每一个国家都以其独特方式成为俄罗斯的重要支持者。

巴基斯坦不仅是俄罗斯的经济伙伴,还是其军事联盟的一部分。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显著增强,特别是在使用本币结算双边贸易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不仅有助于俄罗斯绕开美元的制度,还提升了巴基斯坦在南亚地区的战略地位。

阿联酋作为金融合作的桥头堡,为俄罗斯提供了访问健全的离岸金融市场的渠道。在西方制裁的压力下,俄罗斯的公司们已开始利用迪拜等地的金融服务进行海外投资和融资活动,采用多样化的货币结算方法。此外,阿联酋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影响力成为俄罗斯绕过西方经济制裁的关键。

在当前全球金融与政治的大棋局中,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与俄罗斯的深度合作已成为重塑国际关系的关键一环。这种合作超越了传统能源领域的联盟,扩展到了更为广泛的经济与政治层面,其中包括对抗美元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的尝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俄贸易关系中,双方不仅致力于增加使用本币进行交易的比例,更是在探索构建独立于西方影响的支付网络。近期,中俄两国宣布了一项创新的金融合作计划,即在双边贸易中试验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货币交换系统,旨在增加交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同时减少对传统金融机构的依赖。

此外,中俄在高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也正在加速。中国的数字丝绸之路计划与俄罗斯的北极航道项目已经初步融合,共同探索通过数字技术优化物流与贸易流程。这不仅为两国提供了经济增长新动力,也对全球贸易路线和经济结构产生潜在影响。

在军事与战略层面,中俄联合举办的一系列军事演习不仅展示了两军之间的协同与信任,也反映了双方在国际安全领域寻求共同立场的决心。特别是在反导和网络安全领域,中俄合作正在向更高水平迈进,这将进一步加深两国在全球安全事务中的合作。

普京在制定这一外交策略时显示了极高的战略远见。他不仅仅是在寻找能够在经济上与俄罗斯形成互补的伙伴,更重要的是找到能在国际政治中共同应对西方压力的盟友。通过与中国等国的紧密合作,俄罗斯正在逐步构建一个多极化的国际关系网络,这可能会逐渐改变全球力量的平衡,并对未来的国际金融和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