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是我国的宝岛,作为重要的战略枢纽一直被视为兵家必争之地。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台湾地区的离心力量一直很强,在历史上曾经多次被外来势力侵占。而台湾海峡更是经常发生争端,纷扰不断。如今的台湾内部“独化”氛围严重,民进党公然制造两岸的对立。他们之所以如此嚣张,就是认准了大陆不敢打台湾,因为美国和日本必然会出手干预台海战局。台湾问题是我们的内政问题,从法理上来讲没有任何外国势力有资格干涉我国处理内部事务。回到现实情况,如果我们真的以武力统一台湾,美国等外部力量会立刻出兵救援台湾政府吗?从历史上看,外部势力想要介入台湾海峡的战争并没有那么容易,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先例可循。其具体的情形如何,且待在下慢慢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湾

外部势力干预台海的可能性

在台湾的历史上,曾经有多股外部势力对于这座宝岛垂涎三尺。最早想要在台湾建立统治的是西班牙人,1586年的西班牙驻马尼拉总督维拉就上书西班牙国王,想要占领台湾岛,方便传教和贸易。1589年著名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同意了这份提案,并且开始积极准备。1592年新任的马尼拉总督雷巴登雷拉妄图入侵台湾岛的军事行动因为天气的原因而搁浅,功败垂成。1624年,荷兰人占领了台湾,西班牙人的船队屡屡受到攻击。为了摆脱这一局面,西班牙人正式进军基隆等地,希望打下一片根据地后再与荷兰人划分势力范围。1626年西班牙人施尔瓦率领300名士兵占据了台湾北部的基隆和平岛,很快就陷入了和当地土著的战争中。而远在菲律宾的增援部队却迟迟无法到达,原因在于台湾岛附近过于恶劣的气候和运输线。无法预测的不良气候使得很多补给船都被风暴和海啸所吞噬,难以及时到达。这也使得西班牙军队在台湾北部的经营十分困难,也时刻面临荷兰人的反攻。更为重要的是一旦战争打响,西班牙连支援台湾、介入台海战局都做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盛极一时的无敌舰队

1641年荷兰人联合了当地的土著居民,打算驱逐西班牙势力。台湾的西班牙军队向马尼拉求援,要求增兵对付荷兰,但是却得不到回应。1642年8月,荷兰人进攻基隆仅仅八天就攻下了西班牙的要塞,大量的西班牙人沦为俘虏。在当时的时空背景下,马尼拉方面的援军根本就无法对于台湾形成有效的驰援态势。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威名落幕之后,西班牙本身的军事实力已经受到了英国与荷兰的威胁。在占领台湾北部长达长达十余年后,西班牙军队在岛上依旧无法自给,甚至连军饷都无法按时发放,这就是马尼拉与台湾的运输线时断时续造成的。相比于荷兰人专心于经营海上贸易网络,西班牙人的策略明显陈旧了不少。他们还停留在占领土地的层面,却没有良好的殖民地管理策略,使得一旦发生战争连固守待援都做不到。这也从反方面证明,在大航海时代难以介入台海领域的战争,主要是因为交通运输补给等方面的问题,是物质层面的壁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国殖民者进入台湾

1661年4月30日郑成功挥军台湾,打算驱逐荷兰殖民者恢复中国的台湾版图。但是荷兰守军的战斗力却远超郑成功的预期,战争的进程被拖延了下来,郑成功的军队也开始面临缺粮危机。此时的荷兰援军开始向台湾方向驶来,巨大的危机即将降临在郑成功的头上。郑成功进攻台湾的军队前锋只有几万人,军事上的压力非常大。而荷兰军队凭借着城堡和火炮牢牢守护着几个据点,郑成功难以长驱直入。据台湾史家蔡正元先生的《台湾岛史记》记载:

“荷属巴达维亚总督马兹克6月24日得知郑成功进占台湾岛,立刻调派舰队和士兵。7月5日派卡乌率领9艘军舰和725名士兵。准备8个月粮食,急赴台湾岛救援被围困的热兰遮城。”

但是这支援军却在路上被风暴席卷,只得前往澎湖避风,这一避就是整整两个月。9月9日卡乌的军队才进入了台湾,但此时他们已经失去了突袭郑军的最佳机会,双方进入了拉锯战。半年后,荷兰人彻底退出了台湾,明郑集团在台湾岛上树立了自己的政治旗号。介入台海战争,遇到突发性事件的可能性极高。一旦战争的成本上升,那么对于军队的士气会造成巨大的打击。这也是荷兰人在台湾遭遇失败,后来主动撤离台湾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成功收复台湾

甲午战争英法列强作壁上观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台湾成为了风口浪尖上的兵家必争之地。日本对于台湾垂涎已久,早在数十年前就开始针对台湾进行渗透调查。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中,日本已经对于台湾的地理水文有了很深入的探查,所以他们可以在黄海海战还在进行的时刻,分兵进攻台湾。实际上当时的国际秩序已经有了雏形,在殖民时代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各怀鬼胎你争我夺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当时的清政府就打算用引虎驱狼的计策,把世界上的强国也拉入到台湾战争中,增强自己的谈判筹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甲午战争

在历史上对于台湾不怀好意的西方列强也有不少,其中英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曾经派军舰入侵台湾。1841年8月13日,英国军舰纳布达号进攻台湾,遇到了台湾道台姚莹、总兵达洪阿的有力反击。纳布达号的桅杆被击断,撤退途中触礁沉没。中国守军趁势出海,击杀英军32人,俘虏133人。1842年,英舰安妮号侵犯彰化鹿港和台中大安港,在土地公港中计搁浅。中国守军俘虏57人,缴获军火无数。虽然中国在鸦片战争中以失败告终,签订了《南京条约》。但是英国人在台湾一点好处也没有得到,可以说是灰头土脸,铩羽而归。所以,在此之后英国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台湾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京条约

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国派遣东亚舰队前往台湾地区,企图以控制台湾岛进一步压迫清政府。然而侵略者没有料到,以刘铭传为首的台湾守军利用地利的优势,在台湾岛上痛击法国侵略者。法国人付出了大量的伤亡,虽然他们占据了基隆、澎湖等地,但是却无法立足。台湾岛上同仇敌忾,法国军中瘟疫蔓延。最后连法国舰队的总司令官都在澎湖染病身亡,法国在台湾没有讨到一点便宜,最终撤退。但是,他们对于台湾的兴趣一直都不减。特别是他们通过外交手段从中国手中取得了越南的统治权之后,就特别希望将台湾也纳入到自己的殖民版图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法战争

英法列强对于台湾虎视眈眈,日本更是将台湾视为囊中之物。当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彻底失败后,就开始打算要引英法介入战局,把水搅浑之后为中国赢得一些时间。清政府之中以张之洞等人为代表主张出面向英国借款两千万,以台湾作为抵押,企图将英国拉入战局。张之洞和驻外公使许景澄等人联络之后,被告知此事不可行。张之洞随即又提出以领土为代价向法国换取保护,也就是让法国出兵保护台湾。这一主张也在中国驻法公使王之春经过和法国方面商讨后作罢,最后不了了之。平心而论,台湾对于英法等国的军事价值非常重要。当年的旁观者张佩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话:

“英得之(台湾)则与香港钩连,法得之则与越南犄角,从此闽粤中梗,江浙亦在其掌握之中。”

英法两国得到了台湾都可以将自己的殖民地连成一片,直接威胁中国。这样大的诱惑摆在英法面前,他们仍未动心。因为他们知道在战争期间,台湾海峡是非常敏感的禁区,一旦身处其中就会被战争的泥潭吞噬。当时的国际规则之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愿意趟这趟浑水。日本当时的国力虽然胜于清军,但是面对英国和法国还是捉襟见肘。可是英法都选择作壁上观,目的就是希望不要引火烧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之洞

台湾问题的利害天平

如今虽然是岁月轮转,时过境迁,但是国际关系的原则依旧存在。现代海军已经能够抵御风暴的袭击和水文的限制,可仍旧会被人心与政治所左右。台湾不是美国和日本的核心利益,一旦在台海地区发生了战争,他们绝不会第一时间立刻出兵救援。对于日本而言,他是二战后的战败国,刚刚脱离了和平宪法的束缚没几年。它不会选择和中国正面相抗,更不会发兵与中国在台海打一场战争。这既不符合它的发展规划,战争的成本也会让它的国内财政雪上加霜。台湾是美国的排头兵也是政治经济提款机,台湾一旦出事,美国势必会干涉。这可能就是我们长期以来的顾虑,以及岛内大部分人的认知。的确,美国不会轻易放弃台湾,让这张对付中国的“王牌”失效。然而美国的行政效率并没有想象中的高效,它的拖延和顾虑就是我们的机会。在西方世界中如果事到临头,各方势力往往就会重新计算自己的利害得失。台湾不是珍珠港,美国和它没有条约上的盟友关系。如果大陆方面真的将统一进程付诸实践,那么华盛顿的政客与华尔街的商人肯定要重新仔细权衡自己的利益天平。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兵贵神速,就可以在美国考虑成熟之前结束一切,造成既定事实。这当中还包括了美国要集合军队的时间,所以我们的准备空间还算宽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美关系回不去了

从如今的国际环境来看,中美关系已经回不去了,台海关系可能也回不去了。台湾民众被绿营人士洗脑裹挟,已经难以分辨善恶是非。所以,我们也是时候转变我们的思考方式,换一个角度审视台湾问题。在中国的历史上,台湾还从来没有经历过和平统一的成功案例,即使我们也没有实现,那也并不可惜。台湾是我国的宝岛,但是如今却与大陆渐行渐远。即使在生死攸关的疫情背景下,台湾方面依旧拒绝大陆方面的善意,这就已经说明了问题。美国不断利用台湾试探大陆的红线,无论是军机入台、美军驻台,恰恰反映出它的空虚和脆弱。只要我们掌握了主动,那么美国也会去主动思考战争成本。收台需要决心,治台需要仁心,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就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未来的台湾局势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