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汽势Auto-First|柴小娜

车市激战正酣,当前的中国汽车市场无疑是车企竞争压力最大的市场,面对日益严峻的竞争形势,各家品牌掀起的价格战、流量战和智能驾驶军备竞赛已然无限升级。如果以热搜和车圈关注度的级别来看,过去一个月,有三件事,让整个行业印象深刻。

一是价格战。车市价格战并非近来才有,2023年一整年都是价格战,只是最近一个月,愈演愈烈,几十个品牌的近百款车型一齐加入。

二是流量战。2024北京车展落下帷幕,让原本展示技术、车型和产品的舞台,让位于一个热搜话题,即“车企大佬,为什么都想成为雷布斯?”舆论和流量成为行业的主旋律。

三是新能源汽车安全。近日某品牌车型在高速公路追尾,引发了新能源车在“堆料”和智能辅助驾驶中对于电池碰撞安全、AEB紧急制动、一体式门把手等安全问题的讨论和关注。

道浅则术多。竞争不是只有降价这一条路,获取关注也不是只有泼天流量。当北京车展落下帷幕,流量狂欢降温,社交媒体平台大佬们互动的身影开始不再频繁,创新、技术和营销又该何去何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句俗语:“灯下不观色”。意思是在某种特定的灯光下,不管颜色多亮,人们都看不出东西的真实颜色。如果想看懂,那就得换不同角度和灯光多去看几次。要想读懂今天的一汽-大众、读懂一汽-大众的安全底色、技术和品质,也得要这样来看。不仅要看它坚持“用户至上”原则,也要看一汽-大众在新能源汽车碰撞、电池安全、试验、生产制造等各个方面的“大厂”保障。

不是偶然,也没有秘密

近日,中保研汽车安全指数成绩公布,一汽-大众ID.7 VIZZION参数图片)获本次测评最优成绩,安全性测试全优通过,碰撞测试0缺陷。值得一提的是,ID.7 VIZZION在‬车内‬成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车辆‬辅助‬安全‬指数‬及‬结构‬耐撞性方面‬,均‬获得‬G级‬(优秀‬)和‬0缺陷‬成绩‬。

可见,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安全才是智能驾驶的底色,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汽车行业的变革正在加速,电动化和智能化成为大势。然而,不管车市多么喧嚣和内卷,流量多么泼天,长坡厚雪,一汽-大众坚守长期主义和高品质的背后,不是偶然,也没有秘密,强大的产品力和硬核技术依旧是制胜的决定性因素。

一汽-大众已建立起一套产品涵盖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评估体系,涉及产品计划、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和售后服务等主要环节,每个环节均坚持以高品质为核心,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性能优越的汽车产品。

安全没有捷径。通过一汽-大众综合汽车试验场、各个研发实验室可以切身感受到“品质”二字的精髓。

在一汽-大众内部,“试验高于设计,用户高于试验”。只有经过真正的实车验证,才能保证一辆高品质车辆的诞生。建成面积超过600万平米的一汽-大众汽车试验场,是国内目前面积最大的综合性汽车试验场,实现100%德国大众认证标准,测试道路超越60公里总里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汽-大众任何一款车型投放市场前,都需要在试验场进行8000公里、“浓缩”了世界上最恶劣的16种特殊路面的道路耐久强化试验以及超过十万公里的道路耐久交变试验,全过程模拟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每一种驾驶路况,相当于用户使用工况下行驶30万公里,验证车辆在特殊工况下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确保交给用户的每一款产品都安全可靠。

其中“三高”(高温、高寒、高海拔)试验是其特色之一。比如最热的吐鲁番,一汽-大众吐鲁番热带试验基站于2021年建成,总面积达到7200平方米,这里拥有全国最高的气温和最强烈的日光照射,符合一汽-大众在干热、风沙等极端环境下进行整车耐久性、可靠性试验的条件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温情况下的车辆暴晒和耐温试验必须经过两个夏季的测试,这也意味着一汽-大众用了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来进行整车的耐候性试验。

事实上,从速腾迈腾,从探岳揽巡,目前,一汽-大众各大生产基地都有上百台样车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试验,包括100万公里各种环境、路况试验等等。这一切,对于始终坚持“用户至上”原则的一汽-大众是值得的,也是行业独一无二的。

再来看另一个事关安全的重头戏,即一汽-大众的研发实验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汽-大众对于“品质”的坚守,都藏在一个个细节里。先来看新技术开发中心。新技术开发中心拥有行业一流的试验设备,覆盖碰撞试验中心、车身零部件试验中心、整车能耗排放试验中心、驱动系统试验中心等六大板块。在国内安全试验测试技术最先进的碰撞试验中心,可以亲眼见证整车碰撞试验。

新能源中心按照测试功能划分为:E-shaker试验区域、eMast试验区域、HVB系统测试试验区域、充电系统试验区域、可靠性测试试验区域、电芯模组试验区域六块区域,共计98套设备,试验室获得德国大众认证和国家CNAS认证,可开展从电芯、模组到电池包,共计436项全场景路况测试。

以温度冲击为例,电池包需要经过高温70度、低温-40度,循环的反复考验。

以纯电汽车的电池测试为例,行业目前一般采用静态检查的方法。而一汽-大众率先设计了底部球击实验,在模拟托底、刮擦、碰撞等静态工况的基础上,增加了车辆电池在20公里/小时、30公里/小时、40公里/小时等不同车速遭遇撞击的动态行车工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在大众独有的长序列试验中,电池包需要先后经过“高低温存储+温度冲击+机械冲击+机械振动+盐雾测试+湿热循环+浸水试验+浸水式温度冲击”,以保障最极端工况下行驶安全。

韧性十足一季度合资第一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今年内卷加剧和流量战惨烈的汽车市场,从成绩单来看,一汽-大众抗住了压力,展现出较强的韧性。

2024年一季度一汽-大众保险数累计409217辆,同比增长14.3%,合资车企排名第一。比如一汽-大众速腾,今年一季度累计保险数5.9万辆(59232),同比增速29.2%,细分市场排名第一。

显然,在复杂、多变、且高度竞争化的市场环境中,在流量狂欢中,一汽-大众始终保持自己的节奏和定力,走高品质和高质量之路。与此同时,对于当下对合资车企的唱衰和杂音,大可不必急于一时下定论,造车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时间才是最好的答案。

汽势观:安全和品质比任何时候都重要!

客观地说,新能源电动汽车带来了商业模式和营销方式的变革,直播的兴起将传统意义上的消费群体拉到直播间,减少了过往冗长复杂的中间环节。因而,流量的兴起是必然。

但与此同时,关于流量,业内的一个共识是,流量带来的效应并不是常态,它的持久性还有待考验。而价格战,如果陷入“你卖1元,我卖8毛,拼到最后只剩你死我也死”,这同样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一方面,一个企业更应该通过竞争来提升内部运营效率,提高研发和创新能力,提高供应链和体系能力,而不是简单地通过牺牲产品质量来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价格竞争应该有一个底线。卷产品、卷质量,卷服务、卷价格,一直到万物皆可卷。业内人士无不担忧地分析,上一个被卷死的产业是摩托车,过去中国摩托车在东南亚市场具有绝对的领先地位,结果大家卷价格,质量下降,品牌没了,口碑没了,最终失去了市场,行业就没了。

总而言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来之不易,不要只看一朝一夕,新能源、新赛道,安全、技术创新和品质比任何时候都重要,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