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泛娱乐行业在实现稳步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出现新的业绩增长点,其中微短剧市场的表现尤为抢眼。数据显示,2023年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到373.9亿元,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06.8亿元。与此同时,随着近日GPT-4o的重磅发布,日趋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无疑将为以微短剧为代表的泛娱乐行业注入新的活力,有望推动行业进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

在此背景下,泛娱乐领域人才市场的需求反馈迅速而显著。各大企业纷纷抓住行业发展新机遇,积极布局人才建设,通过提供有吸引力的薪酬和职业发展机会,吸引和留用关键人才。科锐国际最新发布的《2024人才市场洞察及薪酬指南》(下称报告)反映出AIGC相关岗位热度居高不下、直播运营及用户运营等岗位持续热招等现象,成为反映泛娱乐行业趋势变化的有力佐证。

生成式AI加持行业生态,高质量人才持续热招

泛娱乐行业在 AIGC 技术落地之后迎来新变革,AI被应用到企业的各个环节、各个场景中,以AI为燃料推动企业降本增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游戏领域为代表,无论是新锐公司还是传统游戏团队均在大模型领域深度布局,众多公司纷纷重建原画、美术等团队,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替代部分基础创意工作,AIGC技术深度参与进新游戏的开发全流程,逐渐改变了游戏公司的业务链路。不止如此,放眼整个互联网产业,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发展与逐渐成熟使众多泛娱乐业态公司跑步入场,找寻能够赋能业务的具体场景,并构建相应

技术团队,相应人才缺口喷涌而出。

AIGC 相关岗位热度居高不下,AIGC 算法、NLP 算法、搜索推荐算法等岗位持续热招,企业对这类人才也设置了较高的门槛,更有企业只对毕业于世界排名前五十院校的人才递出橄榄枝,而候选人若有在头部企业参与过大模型成功落地的项目经验则会是强加分项。报告显示,AIGC算法专家、NLP算法专家、搜索推荐算法专家等岗位跳槽薪酬变动涨幅高达20-30%,基本年薪达80-120万;AI应用型产品经理、AI数据及算法产品经理跳槽薪酬变动均呈上涨趋势。

微短剧市场规模攀升,引发招人需求变化

微短剧的热潮正在席卷众多行业及圈层受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为观众新宠。根据相关数据预测,2024年中国短剧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元,2027年将超过1000亿元。短剧热叠加AI赋能,产业将会擦出更多火花,微短剧的创作和运营也将更加得益于技术驱动,智能化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和个性化算法推荐将有益于企业降本增效。内容分发平台也在找寻商业化变现的新方法,如以短视频或社区红人推荐的形式作为引导消费者购物的生产工具,促成在平台上的大众消费闭环。

随着微短剧上下游企业及内容分发平台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以期实现收益最大化,微短剧市场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升温。通过打造引人入胜的故事线以保持观众持续兴趣对于剧集的成功至关重要,因此用户运营、内容运营方面人才变得炙手可热。报告,用户增长经理基本薪酬区间在80-150万,跳槽薪酬涨幅达20%;内容产品经理、内容运营专家等热门岗位基本薪酬达80-120万,跳槽薪酬涨幅达到10%;数智化副总裁、广告引擎平台专家、直播运营专家、用户运营专家等同样是企业热需人才。与此同时,企业同样青睐于利用AI技术进行内容创新和运营优化的专业人才,以便能够善用AI技术提升工作效能。

IP驱动资本与人才涌入,企业掘金仍需精准获取人才

在泛娱乐产业的浪潮中,IP(知识产权)作为黄金资源之一,同样稳立潮头,成为资本和人才竞相追逐的新宠。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展和深化,IP产业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资本和人才的大量涌入,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商业蓝海。企业通过携带丰富的IP资源,不仅能够吸引庞大的粉丝群体,还能实现强大的吸金能力,推动着整个产业的蓬勃发展。然而,随着IP产业的迅猛发展,企业在挖掘IP商业价值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精准招募到合适IP人才的挑战。

IP产业链条覆盖广泛,从内容创作到运营销售,每个环节都对人才提出了不同要求。特别是在IP授权和运营方面,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尽管市场上候选人众多,但真正具备核心能力的IP人才却难以寻觅。对此,科锐国际提出建议,企业需要深入了解自身需求,明确IP人才的岗位画像,包括所需的核心技能和经验背景。其次,企业应利用专业的第三方市场化机构的服务,通过譬如猎头机构的人才库和资源优势,快速定位并接触到合适的候选人。同时,企业应重视候选人的创新能力和战略思维,这些软实力对于IP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在泛娱乐产业的激流勇进中,微短剧市场的迅猛发展和AI技术的深度融合,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随着市场的不断演进,科锐国际将持续洞察并把握泛娱乐行业发展趋势,通过专业的市场洞察和人才服务,做好企业的人才配置合作伙伴,助力企业精准招募和培养关键人才,支持企业在竞争中拔得头筹,共同推动泛娱乐产业的创新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