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是我们的核心利益,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海峡两岸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允许台湾以“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的名义参与到国际经贸事务当中。2001年,台湾也在大陆之后以此身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而随着民进党当局上台后屡屡在台海问题上制造事端,让两岸的关系降到了冰点。大陆对于台湾的关照和谅解也在不断地消减过程中,我们坚决反对如今的民进党当局裹挟台湾全岛加入带有官方性质的组织和协定。近期台湾和大陆同时申请加入CPTPP,这又是一场台海之间的新一轮经贸较量,而且是一场大陆不能输的竞争。其具体的情形如何,且待在下慢慢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CPTPP

从“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说起

自从1971年联合国大会恢复了我们的合法席位,驱逐了台湾地区的代表之后,“一个中国”原则就成为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共识。而台湾岛方面,自从蒋经国晚年对于大陆的态度有所缓和之后,海峡两岸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1987年11月2日,蒋经国下令允许台湾岛上的居民返回大陆探亲,隔绝了近四十年的台海之间首度有了沟通和了解。随着海峡两岸的关系和缓,台湾地区也开始在国际活动当中有了空间。上个世纪中叶,台湾地区在经济上取得了腾飞和起步,其中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台湾地区一直窃占着大陆在世界性贸易组织——关贸总协定当中的席位。虽然它在1950年表面上退出了这一组织,可是一直都是以观察员身份列席总协定会议。直到1971年,关贸总协定才取消了台湾的观察员身份。1990年台湾地区正式向关贸总协定提出了申请意愿,打算以新的身份进入关贸总协定。当时的两岸之间已经在不断接触,而作为如今两岸关系“定海神针”的“九二共识”也已经在酝酿之中。所以我们并没有表示出坚决的反对,而是进入了长时间的探讨和商榷的过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贸总协定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台湾岛内处于李登辉的控制之下,为了自己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稳固。李登辉在最初的阶段并没有提出明确的台独主张,他在大型的集会现场曾经多次声明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未来的两岸也要追求国家统一。正是基于这一情况,大陆方面对于台湾在国际经贸和文化领域的活动都采取了谅解的态度。1992年9月,关贸总协定的理事会主席发布声明确定了台湾进入关贸总协定的三项基本原则:

1、所有缔约方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2、台可以“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简称“中国台北”)名义加入关贸总协定。
3、台不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前加入关贸总协定。

随后关贸总协定就成立了对台工作小组,正式研判、商讨、洽谈台湾地区进入关贸总协定的相关事宜。1个月后,台海双方的代表在香港正式进行了系列会谈,形成的共识和谅解就成为了日后著名的“九二共识”。台海双方的沟通与合作有了重要的基础,两岸的经济与文化交流、商贸的合作也开始进入了新阶段。而当时的大陆方面和台湾方面也都在努力尽快加入到关贸总协定的队伍当中,希望能够在国际贸易领域打开新的一片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际贸易越发重要

国际贸易领域在上个世纪末呈现出了新的态势,原有的关贸总协定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环境与需求。各个缔约国在经历了多次的谈判之后,决定组建世界贸易组织(WTO)。1994年12月12日,关贸总协定128个缔约方在日内瓦共同进行了最后一次会议,宣告关贸总协定的历史使命完结。1995年1月1日,崭新的世界贸易组织出现在了国际舞台之中,原本的各项谈判与工作开始并入到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内进行。1996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全面取代关贸总协定。与此同时,大陆与台湾的申请也在进一步加速开展,1992年提出的三项原则也承接到了相关工作之中。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台湾地区也根据1992年的三项原则,在中国大陆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几天之后,以“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的名义进入到了世界贸易组织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PTPP竞速赛

星移斗转,时过境迁,当年的两岸在双方的谅解与互信基础上互相成全,实现了互利共赢。相信细心的朋友已经发现,台湾地区加入到世界贸易组织当中的那一年已经是由民进党陈水扁上台执政。陈水扁长期以来奉行的就是民进党绿营的台独路线,他们把自己的险恶用心伪装在“本土化”的旗号之下,但是种种行径都是在挑战大陆方面的底线。虽然木已成舟,米已成炊,台湾地区以“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的身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当中。可是我们依旧可以在国际领域中捍卫我们的神圣主权,绝对不给台湾任何搞小动作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水扁

2003年5月世界贸易组织将台湾地区在世界贸易组织内部的办公场地名称由“代表团”改为了办公室,其负责人员也一律称之为“代表”、“副代表”等称谓,与港澳等地保持一致。此举自然也招致了民进党陈水扁当局的反对,可是台湾地区进入世界贸易组织是遵循着1992年的三项原则。第一项就是“所有缔约方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世贸组织的操作也合乎规范。如此安排也是对于陈水扁政府的一个警告,不要在“一个中国”原则上暗度陈仓。民进党当局向来喜欢在这些问题上夹带私货,暗中搞小动作,从陈水扁到蔡英文从来都是如此。而蔡英文自从2016年上台之后就牢牢抱住了美国人的大腿,企图在国际领域再度兴风作浪,通过各种撒泼打滚的方式借以提高台湾地区在国际视野内的曝光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水扁与蔡英文

CPTPP是“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简称,其前身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简称TPP)。这份协议在2002年就开始酝酿发起,最早是由新西兰、新加坡、智利、文莱四个太平洋国家率先倡导。2005年,这四个国家签署了“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这个组织架构开始运行。这份协议是一份自由贸易协定,主要针对的对象就是太平洋领域的相关国家。通过降低关税等贸易手段促进协议覆盖下的商贸繁荣,同时也增强当地的活力。而随着世界贸易的不断增加,这个协议的价值不断提升,开始陆续有相关国家申请加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TPP

2009年,美国、秘鲁、澳大利亚、越南宣布加入申请TPP的谈判之中,马来西亚也在2010年加入了谈判。因为加入这项协议要求必须获得全部成员国的一致认同和允许,所以谈判过程不仅漫长,而且已经入会的成员在谈判中享有很大的优势。在2010年之后,墨西哥、加拿大、日本、韩国也宣布要加入TPP的谈判之中,这个组织的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2月,十二个会员国在新西兰的奥克兰正式签署《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然而2016年在世界历史上是不平凡的一年,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元年”。很多国际领域的重大事项都在这一年峰回路转,一波三折。美国加入TPP是在奥巴马执政时期推行的相关政策,美国国内对于这项协定的争议很大。这份协定需要回到各国内部得到议会的授权,可美国国会却迟迟无法达成共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退出TPP

2017年1月20日,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就职当天就公开宣布从12国的跨太平洋贸易伙伴关系(TPP)中退出。三天后,特朗普正式签署了行政命令,让美国已经进行了多年的谈判付之东流。美国单方面退出协定,其他的会员国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就将原本的跨太平洋贸易伙伴关系(TPP)改名为“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这个协定虽然改了名字也少了美国的加入,但是它依旧囊括了太平洋地区的众多国家和经济体,覆盖4.98亿人口,生产总值之和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3%。因为其所在的特殊地理位置,这份协定对于大陆和台湾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CPTPP出现

台湾地区早在2016年,蔡英文上台伊始就不断打算要加入当时的TPP。但是囿于协定的规范限制,每个申请加入者都面临着长期的经贸谈判考验。在美国退出之前,美国和日本都在这个组织内部拥有重大的影响力。日本一直都希望台湾能够开放福岛地区受到核污染地区所生产的食品,明里暗里都在向台湾传递信息。可是台湾人对于食品安全的敏感性很高,民间对于核灾食品的抗拒性极强。一旦开放日本核灾食品,这势必会对于民进党在民间的声望造成影响,甚至冲击到民进党最看重的选举情况。为了避免被日本直接讹诈,所以台湾加入TPP或者CPTPP的行动都只停留在了口头阶段,并没有付诸实施。但是今年大陆方面也向CPTPP方面递交了申请,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台湾岛内的经济部门一片慌乱。台湾经济部门在短短一个星期之内就组织好了相关的文件提交到了CPTPP,再度以“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的身份申请加入。其目的就是不希望自己落在了大陆后面,也希望再度吸取这一特殊名称所能够带来的国际便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际贸易一盘棋

大陆和台湾如今都提交了加入CPTPP的申请,按照以往的谈判流程看来,延续时间可能会很久。日本从申请到加入,前后都用了差不多三年的时间。所以,这场竞速赛可能会很漫长,而且这是一场大陆不能输的比赛。因为如今的民进党很明显会利用这一议题来进行政治操作,所以我们的涉台部门才会对于相关的议题上提出:“台湾地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构成加入区域自贸安排和商签双边自贸协议先例”。时间和空间都已经发生了转变,当年的台湾加入国际贸易组织是在1992年的相关原则之下进行的,没有这样的原则约束,台湾就不能参与到相关的自贸协议之中。所以当一切回到原点,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问题的基础,台湾地区得以进入WTO正是因为尊重了这一原则。无论未来的台湾地区会不会以开放日本核灾食品为代价来换得CPTPP的入场券,这一议题都会必须要建立在两岸之间都认同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之上进行。民进党当局想要离开这一基础,那么一切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未来的台海关系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