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统一台湾之后大量的中原民众前往台湾屯垦,台湾民间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而民间也仿照着大陆模式,建立起了由乡绅大族为基层维护者的民间秩序,协助官府掌控当地。到了清代中后期,台湾岛内风云变幻,状况不断。在经历了一系列大变革事件后,涌现出了许多大家族,在各地建立起了自己家族的势力范围。以台湾雾峰林家、高雄陈家、板桥林家、鹿港辜家、基隆颜家为代表的五大家族先后崛起,都进入了官方的统治序列中,不乏族中子弟出仕为官者。而当日本入侵台湾,他们很快就又转向了日本人,成为了亦官亦商的双面角色。其具体的情形如何,且待在下慢慢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湾

亦官亦商的五大家族

清朝统一台湾后,原本在岛上执政的郑氏集团军队大部分都被遣返回了内陆,台湾岛内出现了劳动力短缺。所以大陆开始出现大批量的移民,在台湾当地进行屯垦。当时的民众主要集中于台湾地区的港口和平原,所以最早的大家族都是在这些地区产生。随着清朝统治秩序的扩张和儒家文化的渗透,台湾地区的富商豪绅也按照中原的宗法规范以家族为单位发展了起来。其中的雾峰林家、高雄陈家、板桥林家、鹿港辜家、基隆颜家等五大家族就是生活在台中雾峰、高雄苓雅、彰化鹿港、新北板桥和基隆市的大家族。他们或是屯垦而拥有大量土地,或是经商而积累万贯家财,最终掌控了一方,成为当地最有势力的基层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岸家族观念本是一体

在清朝的统治背景下,大家族之中除了经商务农之外,就是和政府建立起特殊的联系。而清朝中后期的大陆也涌现了诸如胡雪岩一样的红顶商人。在台湾的五大家族中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家族内部亦官亦商。板桥林家最初主要经营稻米产业,兴家始祖是生活于乾嘉时期的林平侯。台湾在乾隆时期曾经爆发过林爽文叛乱,以至于米价飞涨。林家因为手中握有大批的稻米而发家致富,成为豪绅。1874年,日本借口台湾土著杀害琉球渔民而公然入侵台湾岛。清朝派出了钦差大臣沈葆桢前往处置,当时的林家家主向沈葆桢捐赠了200万两银子作为军费,林家因此得到了樟脑的贩售特权。自此之后,板桥林家和官府的距离越来越近。到了清朝光绪年间,林家家主林维源被封为“督办台湾抚垦大臣”,后来加上了一系列的官职之后的称谓是“诰授光禄大夫督办全台抚垦大臣侍郎卫太仆寺正卿”。清政府对于板桥林家可以说是荣耀加身,优礼有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板桥林家

当日本侵略台湾的铁蹄进入到台湾后,台湾民众开始了自发的抵抗运动。板桥林家也组织了抗日民兵,但当战况不力,无法扭转的时刻。板桥林家选择了妥协,林维源回到了厦门,不再过问家事。林家的民兵被日本军队收编,用于对付其他的抗日力量。而林维源也多次拒绝了日本人的威逼利诱,抛弃了万贯家财,一生再也没有回到台湾。而林家就被其他的房支所掌握,1909年新一代的家主林熊徵执掌家业。林熊徵生于1888年,也曾经是清朝的国民。可是在日本殖民的教育之下,他的立场很快就倒向了日本。他先后担任了台北厅参事、大稻埕区长、台北州协议会员、台湾总督府评议委员,深得日本人信任。林家的产业也从稻米转向了制糖业,后来林熊徵创办了华南银行,林氏一族于是转战了金融业,家族的繁荣一直延续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氏家族

雾峰林家也是在乾隆时期来到台湾进行发展的家族,严格说来板桥林家都是雾峰林家的分支。这一家族最早是通过武力强行开垦大量土地而发家的大地主,家族之中武风昌盛。林爽文叛乱时,当时的家主林石也被卷入其中,清政府于是抄没了雾峰林家的家产。后来是由林石的儿媳重振家族事业,改为经营林地和木炭业,雾峰林家再度兴旺。到了清朝中晚期,太平天国爆发,雾峰林家子弟林文察率军抗击太平军,立下赫赫战功。林文察官至总兵,也使得雾峰林家成为了台湾最有权势的家族之一。而其后代林朝栋也在中法战争积极抵御侵略者,成为了清朝的将领,显赫一时。日本入侵台湾后,雾峰林家的子弟林献堂始终秉持着中国理念,一生不说日语,不穿木屐。但是在日本统治时期,雾峰林家的当家人也选择了和日本合作,并没有与日本针锋相对。如今看来,这也是人之常情。雾峰林家的当家人林烈堂担任台中厅参事、州市协议会员,兴办教育和慈善业。在林烈堂的主导下,台中地区建立了“公立台中中学校”,大力发展教育。日本对于雾峰林家也是非常重视,包括林献堂在内的多名子弟都被授予了日本贵族院的议员身份。而且,雾峰林家的子弟也在日本的允许下迎娶了十位日本籍女子,是五大家族中数量最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雾峰林家

鹿港辜家的历史,笔者之前曾经有所涉及。引领日本人进占台北城的辜显荣,实际上除了是台北地区的士绅富商之外,他还有清政府的官职。1888年台湾地区爆发了民变,由彰化农民施九缎率领的数千民众围攻彰化县。辜显荣协助当时的台湾巡抚刘铭传和将领林朝栋平定叛乱,叙功被封为五品职衔,自此之后有了官方的身份。1895年,日本攻台战事正酣。台北富商李春生召集士绅商议投诚,值得注意的是李春生也是清朝加封的五品同知。1882年,李春生因为捐献出了大批财物,被台湾巡抚保举为五品同知并且赏戴蓝翎。这说明台北献城的主事者实际上都是清朝的官员。而辜家自从辜显荣之后而平步青云在台湾风生水起,后代之中多人出任日本官职,之前的文章中已经有介绍,今不赘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鹿港辜家

高雄陈家发迹较晚,是在光绪年间通过蔗糖的出口生意赚到了第一桶金。其家族的蓬勃发展主要就是依靠了日本人的扶植,高雄陈家也是五大家族中和日本关系最为紧密的一家。高雄陈家在日本殖民台湾之后,主动为征服全台的日本军队建造营房,提供后勤保障。因为之前就有和日本往来的经验,陈家的当家人陈中和的日本人脉很深。在日本确立了殖民统治之后,陈中和被任命为保甲局局长。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监督民众,并且劝降当时依旧活跃在台湾南部的抗日力量。在日俄战争期间,陈中和主动为日军刺探俄军的情报。他派遣小船在海上监视俄军的动向,并且及时提供给日本人。陈中和因此立下了大功,备受日本人信任。陈中和于上世纪初在台湾建立了最早的现代制糖工厂,将台湾极为丰富的蔗糖资源转化为现代加工业的产品,行销海外。后来的陈氏家族就开始大力发展台湾南部的土地,名下的土地资源不断增加。而与此同时,陈氏家族的政治地位也在发展。陈中和与长子陈启贞、四子陈启峰都当过高雄州协议会会员,是南台湾最为财雄势大的家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雄陈家的前任家主陈田锚

基隆颜家在五大家族当中看似并不显眼,但实际上却深藏不露。1847年颜氏家族的兴基祖先颜斗猛通过开垦土地,种植茶叶,在基隆等地站稳了脚跟。随着台湾煤矿业的发展,颜氏家族投入了采矿行业,由此而发家致富。从煤炭的开采到运输,颜氏家族都有所涉猎。当台湾巡抚刘铭传在台湾发现了金矿之后,颜氏家族又开始进入到了淘金产业,而金矿事业就成为了延续家族事业命脉的根本。颜氏家族正是通过金矿采集而得以跻身五大家族之一,日本占领台湾后,颜氏家族的颜云年和日本财团藤田组合作创立了台北炭矿公司。后来又吸引到日本重磅财团三井公司合作,成立了基隆炭矿公司。颜氏家族因此和日本结下了关系,据《台湾岛史记》介绍颜云年的儿子颜钦贤曾经有机会到日本皇族才能够就读的学习院学习,和后来的昭和天皇裕仁成为了同窗。学习院在二战前只有贵族可以就读,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被日本灭亡的朝鲜李氏、琉球王族子弟同样可以进入学习院学习,后来的爱新觉罗溥杰也曾经到学习院就读。而颜钦贤能够进入学习院,很明显是因为基隆颜家在日本和台湾的威望所致。颜钦贤的儿子颜惠民也是在日本完成教育,先后在东京都千代田区立番町小学校、学习院中等科、早稻田大学矿山科就读。两代人都可以进入日本皇室的学习院学习,颜家的地位又得以凸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隆煤矿

从清朝到日本的身份转变是忠贞的缺失

五大家族之中,基隆颜家虽然没有在日本殖民时代出仕为官,但是却在日本能够享有崇高的地位,其中的关窍耐人寻味。而除此之外的四大家族都是游走在官商之间,在政治和经济两界长袖善舞游刃有余的红顶商人。特别是雾峰林家、板桥林家和鹿港辜家,他们本身在清朝时期就是借助清政府的政治加持而得以发展。当日本人入侵,各个家族的当家人不是选择了沉默,就是选择了与日本合作。实际上在日本建立统治初期,还有很多的清朝在台官员积极抵抗日本人。台北陈秋菊是清朝的四品武官,新竹胡阿锦是五品武官。他们在1895年12月串联了多路反日势力,相约一道反日。事情泄露之后,提前举事却遭到了失败。但是相较于五大家族而言,他们保留了民族的气节,虽败犹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献堂

事实上,台湾岛内的商业气氛浓厚,很多士绅都是通过纳捐而得到了官位。他们本身对于朝廷的忠贞度就不足,加上台湾地处偏僻,距离统治中心很远。所以这些人对于统一王朝的观念认知也存在模糊地带,如林献堂先生一样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五大家族的子弟不论做官经商一切都是为了利益,所以他们才会成为日本人的爪牙和日本豢养的买办势力,这也是他们的悲哀之处。随着时光的流逝,五大家族的繁荣景象已经消失,而不变的是留在历史长河中的浪潮和后人的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