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从凤凰山机场起飞,在看了成都最后一眼后,于当天下午六点半的时间到达了台湾。

他一直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会东山再起,重新再杀回大陆这边去,却没想过,这是蒋介石看大陆的最后一眼。

蒋介石最后携着家眷仓皇逃离了大陆,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赶到了台湾去。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是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道理。

然而也正是因为蒋介石这一走,台湾当局被蒋介石占山为王,国共两党的恩恩怨怨继续延伸到一般的平民百姓身上,台海两岸的同胞也历尽了沧桑和坎坷。

不得不说,蒋家就是实际造成台海分裂的罪魁祸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罪魁祸首之蒋家

说起“蒋介石”这个名字,总是与“反共”、“国民党”这些词语息息相关的。

在孙中山的眼中,蒋介石是一个有勇有谋、能干大事的人,以至于后来孙中山在创办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时,还亲自将校长的位置拱手相让。

孙中山早年还在世的时候,蒋介石也确实是这样一个能堪当大任的人。

在北伐战争初期,蒋介石尽心尽力地与共产党合作,打败了不少直系军阀,占领了中国的半壁江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到后来,以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和蒋介石被帝国主义煽动,竟残忍地大肆屠戮共产党同胞,先后发动了“七一五”、“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这也直接导致了北伐战争的失败。

在这之后,蒋介石“反共”的手段愈发肆无忌惮,不但多番对共产党进行围剿,甚至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以后,不但对帝国主义的入侵视若无睹,反而还对自己的同胞穷追不舍。

大敌当前,最重要的本就是要保住人民百姓,保住国家根本。

蒋介石却是一个极其固执的人物,一心只有对共产党的仇视与怨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不是那场“西安事变”,蒋介石也不会接受“联合抗日”的决议。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也正是蒋介石素来都看不起的这支在山沟里打游击的“泥腿子”,竟然百万雄师过大江,最后成了他整个蒋家王朝的掘墓人。

蒋介石晚年时期在台湾地区的所作所为,更是直接影响到了台湾接下来一个世纪的发展历史。

1950年年初,蒋介石在台湾颁布了“惩治叛乱条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份文件中,蒋介石首次正式提出了“反共”方针: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这份“国光计划”是蒋介石在台北秘密制定的方案,“反共”这件事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都被当作国民党的行动指标。

败走台湾的蒋介石一直妄想通过美国的援助来实现自己“反共”的梦想,尽管这些“反共”的口号在台湾地区喊得震天响,但实际上,国民党的兵力屡屡在进攻大陆沿海地区时,大都是以失败告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如此,蒋介石却仍旧死性不改,在之后数十年的时间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一直在伺机反扑,种种“反共”的计划层出不穷。

与此同时,蒋介石还切断了台湾与大陆之间的交流通道,明令禁止台湾地区的百姓和军官私自前往大陆。

1975年4月,蒋介石最终在台北病逝。

蒋介石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然而此时蒋氏家族的实力还在延续,这也就意味着蒋家分裂台海两岸的手段仍未停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去世之后,蒋经国作为蒋介石最喜欢的儿子,登上了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的宝座。

曾几何时,面对蒋介石违背孙中山先生遗志的种种劣迹,蒋经国还信誓旦旦地公开声明,表示要同蒋介石断绝父子关系。

只不过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蒋经国最终还是阴差阳错地回到了蒋介石的身边,在其精心培养下,一步步走上了蒋介石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