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12日,一场特殊的摄影展在上海黄浦区泡芙云书店举办,展览作品均由青海玉树牧区7-12岁的小学生拍摄。5月12日,三位小摄影师保地、朋措达杰、俄斯拉毛趁春假来到现场,参加这场属于他们的摄影展。在此之前,他们去过最远的地方,是离村子3小时车程的县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览在泡芙云书店举行

本次展出的40余幅作品全部来自于“你看摄影助学计划”,该计划是由小红书博主张轩诚和孔若琛发起的公益项目,于2019年发起并持续至今。他们通过捐赠相机和开设摄影课的方式,帮助玉树州扎芒小学和山荣小学的孩子们用摄影的方式去观察世界、记录生活和表达自己。

这次摄影展的名字是“海拔4201.31m —— 牧区儿童摄影作品展”。 张轩诚介绍,这个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数字来自一个简单的加法计算:牧区平均海拔高达4200米,参加摄影计划孩子们的平均身高是1.31米 ,“4201.31这个数字的背后,代表的就是这样一片土地和生活在那里的一群孩子。这个数字也是他们拿起相机,去发现一个更美好更广阔世界的起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轩诚开设账号“代青才措爱拍照”,分享孩子们的摄影作品。

“这是一群牧区儿童用相机看见世界,同时由此被整个世界看到的故事。”张轩诚还记得2019年和孔若琛第一次前往扎芒小学的情景。当时学校2年级一共有8位学生,他们成为了“你看摄影助学计划”的首批学员。

孩子们参加了15天的课程,领到了属于自己的相机。从此,相机成为了他们观察世界的另一双眼睛。两位老师给予这些小学员相当大的自由度,只是教给了他们相机的基本操作方式,然后每半年回收一次照片,每年夏天集中为他们授课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昂文嘉措的自拍

孩子们交出的照片给两位老师带来了无限惊喜。张轩诚特别喜欢10 岁男孩昂文嘉措的一幅作品。画面捕捉了昂文嘉措仰面倒在草地上的一个瞬间,他对着阳光和镜头露出灿烂的笑容,膝盖上还沾着草原上新鲜的泥土,高高翘起一条腿直指蓝天。

更有趣的是,这是昂文嘉措的一张自拍照。他在相机菜单中找到定时模式并设置好时间,冲回镜头前倒下,完成了这张充满动感的照片。这是昂文嘉措学习摄影的第35天拍下的作品,此前在课堂上,两位老师并未教给他们如何使用相机的自拍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位牧区小学生分享学习学习摄影的故事

“我非常惊讶于这些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新奇的想法,他们很快就完全摸透了相机的使用方法。” 张轩诚说。

每次回收孩子们拍摄的照片,一张张翻看,张轩诚和孔若琛都觉得进入了一个自己作为摄影师很难触达的世界。孩子们拍下放牧上山时与牦牛的合影,拍下放学回家在嬉戏打闹的场景,拍下刚出生的小牛犊,拍下草原上的秃鹫……一些腼腆害羞的孩子,在照片和视频中展示出从未被老师见到过的活泼一面,他们用镜头讲述着自己最真实的状态。

有一次草原上出现了彩虹,孔若琛在回收的照片中发现8个孩子中有6个人用镜头捕捉了这转瞬即逝的美丽。草原牧区广阔,孩子们的家相距很远,拍摄的角度也各不相同。虽然没有亲临现场,但孔若琛通过这些孩子的眼睛,从6个不同的角度,看到了玉树草原上最美的彩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朋措达杰

现场,三位牧区的孩子分享了他们学习摄影的点滴。12 岁的保地说:“我的小牛从出生时就喜欢盯着我看,我想拍下它可爱的眼睛。”12 岁的朋措达杰说:“我妈妈挤牛奶时我会给她拍照,我想记住她辛苦的样子,好好学习报答她。”10 岁的俄斯拉毛说:“我最喜欢拍的季节就是夏天,窗外全是绿色,特别漂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斯拉毛和她拍摄的作品

在张轩诚和孔若琛帮助下,5年来共有100余名牧区孩子参加“你看摄影助学计划”,拍下20000余张照片,记录日常学习和生活。与此同时,张轩诚在小红书开设账号“代青才措爱拍照”,并加入小红书摄影垂类的“影像发现计划”,定期分享孩子们的摄影作品。孩子们镜头里的雪山草原风光、日常放牛、采虫草的农活,以及校园学习嬉戏的场景,打动了250万小红书网友。一位网友在评论区留言“每一张都很纯真,通过这些照片看到他们眼中不一样的世界和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保地在展览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保地拍摄的刚出生的白色小牦牛

总有人问张轩诚和孔若琛,教牧区孩子摄影的意义是什么。张轩诚说:“我们的目标从来都不是为了培养摄影师,我们只是相信摄影可以成为一种途径,陪伴这些孩子共同经历这段对于外部世界充满探索和好奇的时光。”

当孩子们与相机相遇,他们共同呈现出了一个个细腻奇趣的瞬间。而这些被定格的瞬间通过互联网,正在向世界发出孩子们自己的声音。通过这些照片,张轩诚和孔若琛希望外界可以更真实地了解青海玉树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这种真实不是为了唤起同情,而是去真切地了解孩子们每天看到什么,听见什么,在做什么。

展览现场,小红书影像发现计划负责人阿特说,“孩子们的影像作品纯净动人,小红书鼓励每一位用户表达自我,分享生活点滴,让每一个独特的视角都能在这里找到共鸣,从‘我看见’到‘我被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