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629篇原创文章,作者:寄居蟹

作者简介:寄居蟹,山东人,曾在《兵器》、《舰载武器》等军事类期刊发表多篇文章,喜欢撰写冷门装备,但不是技术党。

全文共5273字,配图10幅,阅读需要15分钟,2021年10月10日首发, 2023年1月23日重发,2024年5月17日再发。

日本陆军对于坦克这种技术装备的敏感性并不弱,通过武官在欧洲的观察,日本人认为坦克将会是一种改变战争形势的装备。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海军也在更早的明治末年就通过驻外武官了解到潜艇这种新式海战兵器的作用并积极引进。

1917年(大正6年),日本陆军审议了坦克的购买问题,并派遣了陆军车辆调查委员会的成员水谷吉藏大尉到欧洲洽谈,从英国进口了一辆MK.IV母型坦克,这辆坦克在1918年10月24日运抵横滨港。

1918年8月(大正7年),日本又通过驻法国武官和英国武官分别购买了一辆雷诺FT-17轻型坦克和一辆“赛犬”中型坦克进行测试。经过测试后,日本于次年再次订购了一批FT-17和“赛犬”,这样以来,当时主要的重、中和轻型坦克日本陆军都有装备。从1920年起日本陆军军官团也就坦克的操作、组织和理论展开了讨论,引起了不少指挥人员的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千叶陆军学校装备有MK.IV雌性坦克

1925年(大正14年),日本陆军进行宇垣军缩,常规步兵师团被削掉4个,但借此契机,福冈久留米“第一战车队”于5月1日成立,该部装备“赛犬”坦克1辆,装备37毫米炮的FT-17坦克1辆,装备机枪的FT-17坦克两辆;千叶陆军步兵学校“步兵学校战车队”(教队战车队)也同时成立,该部装备“赛犬”坦克3辆、装备37毫米炮的FT-17坦克1辆,装备机枪的FT-17坦克1辆。日本并没有使用欧洲原产国的武器,而是换装了日本自己的装备,机枪统一换装三年式6.5毫米重机枪,37毫米炮则换装日本产的“狙击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 日本装备的FT-17,火炮是日本自产的狙击炮,这种坦克在日军早期装甲兵器中占比很大

本来日军计划组建更多的坦克部队,但是直到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依然只有这两支坦克部队,但装备数量和编制规模有所扩大。1933年(昭和8年)8月,步兵学校的坦克部队扩编为两个坦克大队,分属第一和第十二师团。日本陆军认为,为保持战时需要,日本陆军应装备190辆轻型坦克和30辆重型坦克,编成3个轻型战车大队和1个重型战车大队,但是日本就当时这点装备,甚至连规模稍大一点的训练都无法进行,更不要说实现200多辆坦克的装备规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3. 绪方胜一(1875-1960)

其实日本陆军对于这种状况早有认识。1925年2月,日本陆军省派遣了一个代表团,由陆军科学研究所所长绪方胜一少将(当年5月晋升为中将)率领,前往美国和欧洲进行考察。在美国主要考察克里斯蒂公司,但是由于该公司产品过于超前,日本技术人员拿捏不准,为了稳妥起见,没有订购。而英国维克斯公司则表示要先满足本国军队对于坦克的需要,无力支撑日本的订货;法国则是因为新型坦克依然在研制,无法提供,但是仓库内大量的FT-17可以立即提供,面对这种情况,日本陆军对于是否购买这些坦克进行了激烈争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4. 铃木孝雄(1869-1964)

陆军技术本部极力反对引进这些产品,尤其是技术本部长铃木孝雄认为有闲钱购买这些破烂,还不如把这笔钱投入研制日本自己的国产坦克上。铃木之所以敢说这个话,是因为技术本部早在1924年就已经开始研究坦克,并制造了履带式的3吨牵引车,时速14公里/小时,比FT-17强多了。这个观点被陆军省接受,陆军省高层同意自行研制坦克,但是有个条件,因为研发费用已经列入大正15年度(1926年)预算,因此研制工作必须在大正16年3月31日前完成,否则就得退钱,实际研发时间只有2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