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荒野里拜访泰加林的隐士毛腿渔鸮还有它们的邻居,在科考野外营地里,用传统的俄罗斯方式喝伏特加,配上厚厚的秘制三文鱼,不分白天黑夜地找寻各种鸣唱炫飞的小鸟大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林间的泥土道路上发现了貉和熊还有老虎的脚印和粪便,躺在猫头鹰书作者乔纳森的Gaz66卡车里暖和地睡一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军民两用的卡车里面烧炉子很暖和

起来之后继续扛着相机和望远镜跨过刚解冻不久的小河,和科考人员一起去橡树下守候巨大的毛腿渔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疲惫是可以用伏特加和俄式桑拿去除的,就像书里面描述的那样,但是不会像谢尔盖对付乔纳森那样极端地把炉子烧得通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WCS的科考小楼上远眺入海口的朝阳,来一口格瓦斯,抽根小烟,讲几个苏联笑话,到霍锡特阿林自然保护区徒步,在森林和海的边缘看渡鸦如何追打白尾海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住在WCS小屋子很舒服

在回海参崴的路上,遇见清澈河流里找寻配偶的鸳鸯和中华秋沙鸭,还有刚刚回到这里的毛脚鵟和苍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胸秋沙鸭(Mergus serrator)

住到市中心的古典酒店,打开朝着海的窗户,睡一个好觉之后就出发到大海上看海鸟,繁殖的海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角嘴海雀(Cerorhinca monocerata),加新!

有点晕船,那么上岛爬个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中的二号人物谢尔盖在山上拍我们

当然,来都来了!山头看了几个长尾雀,看了红胁绣眼鸟,看了黄眉姬鹟居然还是当地罕见的鸟种,顺便在山崖上拍了丑鸭和斑海豹,啊哈哈!

这就是我们刚刚结束的追寻毛腿渔鸮的行程。之前发过一次招募,有些信息可以点击下方动图了解:

野性海参崴,山和海的结合。

我们在鸟类繁殖地用眼睛用耳朵用心经历的一次观鸟体验,部分复刻了《冰原上的猫头鹰》这本书的情节,当然最厉害的是和书中的人物和俄罗斯远东的科学家一起看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么一说感觉有点像追星的青少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中人物Rada送我们去机场离境了

这一趟行程下来,看了不少东西,最重要的当然是毛腿渔鸮。

近距离地看它们叼着鱼,扇动巨大的翅膀落在头顶,那一刻的震撼一切语言都难以描述,然而随后传来它们的二重唱再次将你推向观鸟人生的高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就是看到各种大声宣告领地的鹀和鸫还有山雀以及柳莺。

听到这些小鸟的鸣唱,终于把对它们的认知补全了——这就是繁殖地的歌唱比赛,我们在国内什么时候听过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泰加林的暮色

至于各种兽类,偶遇了赤狐、梅花鹿还有某种獾,可惜没遇见黑熊和棕熊,足迹看到了,老虎的粪便也看到了,那下次去会怎么样呢?

还有下次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真的有,趁着渔鸮的幼鸟还在巢里面,亲鸟不会走远。

谢尔盖说,可以组织第二个团,时间窗口还存在。

时间订在5月17号出发抵达海参崴,8天在地行程,那就是5月17日—5月24日,海参崴起止,价格19800人民币/人,只招4个人,绝对精品小团了。

根据天气情况安排营地和出海的先后顺序,抓住今年最后一波拍摄渔鸮的机会。

来不及解释了,快上车!

咨询和报名,关于这个小众的猫头鹰团的详情,请加Kai的微信,方便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这里当然也列出部分鸟种list给大家参考,顺便贴几张图简单分享一下。

角嘴海雀,扁嘴海雀, 白眶海鸽,崖海鸦,灰背鸥,黑尾鸥,海鸬鹚,暗绿背鸬鹚,斑脸海番鸭,黑海番鸭,丑鸭,赤颈䴙䴘, 中华秋沙鸭,红胸秋沙鸭,白尾海雕,毛脚鵟,苍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不腻的泰加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丑鸭(Histrionicus histrionicus),应该叫小丑鸭才好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林深时见梅花鹿过马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上的和海里的崖海鸦(Uria aalg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眶海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领队:傅云(老傅)之前做和带老外团,在食住行安排方面和团队协调方面有20年经验。

主要观鸟,鸟种数差不多也到一千了,其它物种也懂一点,对物种背后的故事或者段子有不少可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