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1天的时间,我们与工地楼盘的劳务纠纷问题就得到妥善解决。”市民李先生点赞道。日前,李先生通过电话向大亚湾西区街道山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反映一例劳务纠纷问题。接到诉求后,山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迅速联合区城乡建设和综合执法局、区社会事务管理局、西区派出所、西区街道办等多个部门上门化解纠纷,最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近年来,西区街道依托大亚湾开发区“和美网格”治理体系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机制,以综治中心为枢纽,以综合网格为基础单元,以“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等信息化系统为载体,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基层政法力量主动作为,各方力量联动支撑,通过网格“吹哨”反馈群众诉求,联合“应哨”部门化解群众矛盾纠纷,有效避免群众多地跑、多地问、多地等,切实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

N方力量参与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体系

家住丰苑社区金碧园小区的业主杨先生因一起涉及公共区域违规搭建的邻里纠纷困恼不已。“我和邻居同住2楼,共用一个公共露台。”杨先生介绍,过去他曾与这位邻居一同吃团圆饭,但后来因邻居在露台的公共区域违规搭建,导致自己的生活受到影响,自己交涉无果,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生活矛盾,曾经的友邻几乎变成了“敌人”。

得知这一消息后,丰苑社区网格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看。了解情况后,随即通过粤政易网格工作群吹响“网格哨”,群内有关部门迅速响应,主动联系网格员了解情况。随后,网格员马上组织由社区干部、驻村民警、街道执法办和驻村办共同参与的调解小组进行现场调解,最终化解了这起邻里纠纷,违建业主将自行拆除违法建筑,与杨先生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化干戈为玉帛。

“执法部门的介入为社区网格员开展调解工作起到极大的助力作用。”丰苑社区党支部书记翟雪敏说,近年来,在西区街道的推动下,丰苑社区形成了由党建引领,社区主导,志愿者、楼栋长和行业协会等N方力量参与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大家主动上报网格问题,反馈社情民意,积极参与社区调解,为社区的平安建设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为实现网格工作规范化、流程化和常态化,西区街道持续优化网格治理布局,不断完善“和美网格”工作机制,推动街道全体干部职工入格,根据办公室职责配合做好网格事件处置和网格共建工作。同时,由村(社区)专职网格员负责组建粤政易网格群,网格群成员由区直部门专业网格员、街道办入格成员以及村(社区)网格员组成,日常网格事务在群内沟通,区直、街道入格人员定期下沉村(社区)和网格开展走访,并及时响应网格员的请求协助事项。

实行从上报到评价“五步闭环”工作法

“广场舞音乐太吵了……”在龙光社区龙光城北二区小区里,由社区网格员、物业管家和小区居民共同组成的交流群是大家交流沟通的主阵地,同时也成为网格员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之一。该社区网格员潘惠龙介绍,平时他们会通过“网上冲浪”和实地走访等方式了解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

两年前,西区街道在全市率先打造综治中心信息化服务平台,该平台成功对接大亚湾开发区应急指挥中心、广东省“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和AI智慧视频等平台,整合综治、信访、公安、执法、应急等资源,为应急调度、防台防汛、矛盾化解等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持。

目前,西区街道划分为251个基础网格,依托“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对网格员或公众上报的事件根据不同类型把具体处理工作分流到对应的责任单位(部门),完成从上报-派发-反馈-核查-评价“五步闭环”。数据显示,2023年,辖区网格员共上报事件17139件,办结17126件,办结率99.92%,“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正成为温暖的现实。

西区街道还建立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群众诉求服务综合小分格”工作机制,推动多部门“联合接访、联合调处、联合帮扶”,发挥信访维稳中心接访窗的作用,通过“律师顾问”“心理咨询”“检察院”等服务窗口,对群众诉求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最大限度把基层社会各类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 张嘉培 通讯员 惠湾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