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场卷电动、下半场卷智能”,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已经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在车辆使用当中,车载软件系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尤其是新能源车企都在大力宣传自己的软件系统,仿佛没有先进的软件系统和算力十足的芯片就不要出来混。事实也的确如此,新生代消费者十分看重车机体验。为了持续提升用户体验,修正软件BUG甚至是推送新开发的功能,软件系统更新(OTA)成为又一个热门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OTA到底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还是又一个为消费者挖的坑?想知道这个问题,各位看官继续往下看。

什么是OTA? 流行的原因是为何?

OTA英文全称是Over-the-AirTechnology,即空中下载技术,是通过移动通信的空中接口,对SIM卡数据及应用进行远程管理的技术。OTA升级就是通过无线网络下载,升级设备所需要的更新,它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允许设备制造商在不需要用户将设备连接到计算机或其他设备的情况下,远程更新设备的软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早开始使用 OTA 升级技术的汽车品牌是特斯拉。早在2012年,特斯拉就推出了Model S参数图片) 电动汽车,并开始使用 OTA 升级技术为车辆提供软件更新。同时也开启了OTA升级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序幕。

随着 OTA 升级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开始采用这种技术。目前,很多车企如像:蔚来、理想、小鹏、极氪、比亚迪、宝马、奔驰、福特、通用等,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品牌,不管是新能源还是燃油车,都已经开始使用OTA 升级技术为车辆提供软件更新。

OTA用作于汽车的哪些方面?

首先,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软件更新,用于更新汽车的软件,例如车载娱乐系统、导航系统、车辆控制系统等。通过 OTA 更新,汽车制造商可以向车主提供新的功能、修复漏洞和提高安全性。说白了,就是修正发现的以及用户反馈的BUG,或者基于阶段性的硬件平台开发新的功能并推送给用户,就像是在同一台电脑上从Win8升级到Win10系统的原理相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是数据收集和分析。OTA 可以收集汽车的各种数据,例如车辆位置、行驶速度、油耗等。甚至是用户的驾驶习惯或者避险操作等,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分析车辆性能、优化车辆设计和提高车辆效率。同时还可以收集用户驾驶习惯,根据海量的驾驶数据,用于AI模型分析,形成新的算法,让智驾系统更安全,辅助用户驾驶更像是“老司机”在协助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就是车辆场景定制化。OTA 可以用于定制化车辆设置,例如座椅位置、空调温度、音响设置甚至香氛调节等。这可以提高车主的个性化体验,使汽车更加贴合他们的需求和偏好。

“常用常新” 是用户最明显的感知

OTA的香,让人们感知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常用常新”。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车机隔三差五就会接到厂家的新推送,提醒“又有新功能上线啦”,这除了让厂家和用户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和频繁,也让整个用车过程变得更加有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极氪007在智能驾驶方面很出圈,除了多家媒体在各种场景花式测试,官方甚至搞了一场极氪007机械车位泊车的人机大战,展示了极氪浩瀚智驾的现有水平和能力,也为即将到来的ZEEKR 007 OS 6.1做了预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连上市仅一个月的小米SU7也在OTA方面放大招,已经有用户陆续收到推送,更新的App支持遥控泊车和直线召唤功能,虽然前期车辆交付的时候没有这个功能,但是OTA速度真的挺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众ID把OTA描成了“一幅画”

不得不说,在这方面新势力品牌努力在做,且走在了前面。反观像大众这样的传统车企,三年前ID上市的时候就承诺用户会提供OTA升级,到现在也没有向国内用户开放,但国外的ID用户已经收到多次OTA推送。

笔者分析这很可能是远在欧洲的开发团队,无法及时响应国内用户需求,对中国用户使用习惯的理解程度也不高。再加上软件的底层优化和设计做得不好,很难保证新功能升级后推送到终端后的使用稳定性,所以只能一拖再拖。但这样的用户体验是很糟糕的,甚至出现车主在网上找破解版的新系统自己升级的窘况,车企对此居然不闻不问,也算是行业一大奇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卷智能”的下半场,除了硬件的迭代加速,汽车的“软件功能”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这种重要不仅指车辆出厂时的软件水平,更包括后续用车过程中技术、功能的更新以及厂家在软件层面乃至智能化硬件层面的服务(岚图汽车为用户免费更换8155芯片)。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车企对OTA的持续不断的完善与推进,消费者对的汽车认知以及评判其是否具备“学习”能力,势必要进入动态模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