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3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济南A股上市企业成绩单出炉:

48家A股上市公司2023年共实现营业总收入5957.93亿元,位居省内第二位,实现归母净利润280.27亿元,位居省内第三位。

其中,华电国际去年营收1171.76亿元,全省排名第五位,是济南市唯一一家营收超千亿元的公司;

营收超过100亿元的上市公司10家,归母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公司有9家,数量与青岛持平,同处全省首位;

天岳先进是去年营收增幅最大的鲁股,营收12.51亿元,同比增长199.9%;

除此之外,去年润华服务、科源制药、海看股份、国子软件、宏盛华源5家企业相继上市,济南市新增首发上市及过会企业8家,居全省首位。

3月13日,山东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这是农历龙年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也是今年济南首家上市公司。

截至目前,济南市上市公司总数61家、股票63只,居全省第三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能否认,上市公司是企业中的佼佼者。

从企业自身发展角度看,上市是迎接更多机遇、获得更多关注的有效途径。

同时,把上市当目标,企业通过规范化发展约束自己,本身就是一个“蝶变”的过程。

今年,济南就有不少企业公开提上市:

1月3日,济南邦德激光在山东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开启了IPO新征程。

1月31日,济南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召开2023年工作总结会暨2024年“项目深化”工作会议,会上首次提出将力争3-5年内拥有1-2家文旅相关产业上市企业。

4月18日,山东轨道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就挂牌上市工作启动中介机构券商服务采购工作,而它的大股东是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这也意味着济南轨交集团也将与资本市场“链接”。

同天,济钢集团旗下子公司山东微波电真空技术有限公司发布上市辅导法律咨询服务采购项目公告,这意味着济南空天信息产业或将在资本市场实现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地区经济发展角度看,上市企业的多寡、质量,直接反映了当地的营商环境、竞争力。

甚至可以简单地将上市公司看作地方经济实力的硬指标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举个例子。

无锡,只是江苏省普通的一个地级市,其GDP位居江苏第三位,但是全市却有143家上市企业,这一数字居全国第九位。去年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14家,其中A股11家,成为强者中的一匹“黑马”。

无锡的排位上升除了得益于积淀深厚的科技制造业基础,也和政府部门的持续加力推动密切相关。在上市服务环节,无锡市打造了新型金融服务对接平台,以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为重点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高效对接。

在GYbrand全球品牌研究院独家编制的2023年度中国百强城市名单中,无锡位居第16位,用当地媒体的话说是:稳坐准一线城市行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济南对企业上市的引导和支持政策也更加细致周到。

2022年9月发布实施的《关于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拟上市企业在中国证监会山东监管局报备并正式进入上市辅导期的,可获得补助300万元;获中国证监会或证券交易所正式受理首发上市申报材料的,可获得补助300万元;首发上市成功的,可获得补助400万元。

济南市还启动了“企业上市倍增行动计划”“荷尖行动”,将企业上市作为促进省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拿出真金白银足支持引导企业做大做强,足以看出济南的诚意。

对上市企业,济南也有自己的目标。

去年发布的《济南市推进企业上市倍增行动计划》提出,力争到2026年年末,全市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50家,年均新增10家,总数突破100家,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位次明显提升。

济南上市公司的后备力量充足。

目前,有1家企业过会待发,5家企业在证券交易所问询,17家企业在山东证监局备案辅导,此外,济南还有后备企业400家,形成了梯次分明、储备充足、品质优良的上市后备企业队伍。

上市是最好的转型升级、最好的品牌宣传,也是最好的招商引资、最好的总部经济。

期待更多的济南企业成功上市,也期待更多有上市梦想的企业选择落户济南!(来源:观济南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