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3岁男童被狗咬伤不幸去世。

这件事的可怕性千万不要低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培培/纵览新闻客户端

4月21日,小星(化名)在新野县赵岗村附近公路旁玩耍时,被突然跑出来的一只“哈士奇”攻击咬成重伤,还没来得及注射第五针狂犬病疫苗,小星就出现了发热、恐风、狂躁、吞咽障碍等狂犬病症状,最终抢救无效于5月9日去世。

按照国家疾控局发布的规范,狂犬病Ⅲ级暴露者应接受处置伤口、注射被动免疫制剂、接种狂犬病疫苗三个步骤的治疗。

5月15日,小星母亲樊女士告诉媒体记者,孩子被狗咬后接受了上述治疗,但最终没有挽救生命,

其实,类似的悲剧事件,并非第一次发生。

2019年4月26日,江苏3岁女童放学回家路上被同学家的宠物狗抓伤,去医院打狂犬疫苗后发烧死亡;

2018年9月26日,浙江6岁男童在家附近被狗咬伤后注射3针狂犬疫苗后仍去世,死因被医生诊断为狂犬病病发。

2017年7月,西安一名32岁女子被一条流浪狗咬伤左腿外踝和内踝,事发后,该女子及时注射了狂犬疫苗。此后,她按照医嘱,又注射了3针狂犬疫苗。但不幸的是,28天后,她仍然因狂犬病发作不治身亡。

按程序注射了多针疫苗仍然难逃一劫,想想都令人后背发凉。估计此前很多人的心理定势是,被狗咬了赶紧打疫苗就没事。但他们的不幸遭遇打破了这样的安全“常识”。

有人怀疑疫苗有问题,但这一点遭到了否认。专业士分析,有可能在注射疫苗之前,狂犬病病毒已顺着神经开始蔓延,最后形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导致呼吸衰竭。还有可能是注射了疫苗之后,患者的体内还没有产生抗体,狂犬病病毒已经开始沿神经蔓延。也就是说,病毒跑到了抗体前面。

虽然这只是一起极低概率事件,但万一摊到了自己头上呢?就算最终真的没事,那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惧感,对生命都是一种难以承受之重。狂犬病可防不可治,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病死率高达百分之百的急性传染病。而上述悲剧表明,即使注射疫苗,也不能说百分之百摆脱了死神的威胁。

这两个百分之百,足以让人倒抽一口冷气——我知道很多人爱狗、怕蛇,但一个人倘若遭受狂犬病毒袭击,岂不是比被最毒的眼镜王蛇咬伤还可怕?

流浪狗可能是我们在现代城市的水泥森林里能遭遇到的最凶猛、杀伤力最强的动物了。据报道,有人仅仅被一只流浪狗舔了一下手,50天后就狂犬病发作不治身亡。说那些流浪狗是一种重大的公共安全隐患,并不为过。

数据表明,我国犬只数量为1.3亿只,已稳居世界第一位,而这其中的流浪狗比例有多少,难以精确统计,但从人们时不时可与它们猝然相遇的场景看,肯定不是个小数目。一些地方曾经在出现狂犬病后采取治理流浪狗的“全城打狗”行动。但哪怕悲剧刚发生不久,这样的行动也遭到了一些“爱狗人士”的非议。

在我看来,虽然一些地方处理流浪狗的方式可以不那么粗暴,但“打狗”措施本身体现了对人类生命负责的态度,而人类生命应该被摆放到最高的位置,没有之一。舍此,都是对人类尊严的一种亵渎与侵犯。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流浪狗频频伤人的背后,是某些偏执的“爱狗人士”的盲目纵容。曾在网上读到一篇为流浪狗开脱的文字说,较于其他动物,人对狂犬病的抵抗力还比较出色,在不治疗的情况下只有不到4成的机率发病——可这一发病就等于宣判死刑不得更改啊,这么高的发病率还不够吗?一个人要偏执、冷血到什么地步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

事实上,流浪狗本身也暴露了某些“爱狗人士”的虚伪,因为,这些流浪狗往往正是由“爱狗人士”遗弃而成的。在一些国家,养狗是需要考试的,像考驾照一样。但在我们这里,似乎是只要有钱就可以。

。我还有一个疑惑是,按说现在技术已经很发达,一些地方规定宠物狗须植入一个电子芯片,芯片里有狗主人的相关信息。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被流浪狗伤害的苦主找不到狗主人、索赔无门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咬人的恶犬

去世的3岁男童母亲樊女士称,那条狗还没有找到。她说她现在特别无助,只希望尽快找到狗主人,为孩子讨回公道。

怎样提高养狗者的违规成本?进一步说,既然狂犬病是百分之百致死率,我们能否将相关安全隐患百分之百地堵住?

否则,它随机摊到任何一个人头上,都是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夏天来了,狂犬病毒也开始活跃了。各位小心。

来源:常识流通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