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广州市越秀区侨联在大塘街党群服务中心召开基层侨联组织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暨大塘街侨胞之家授牌仪式。大塘街侨胞之家设置在越秀区大塘街道党群服务中心6楼,依托越秀区图书馆大塘街分馆、大塘街文化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室打造独具特色的“侨文化”空间,并联动大塘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大塘街双百工程社工站等,围绕联谊交流、团结互助、便民服务、侨情收集、文娱活动等方面开展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塘街侨胞之家设置在越秀区大塘街道党群服务中心6楼,打造独具特色的“侨文化”空间。

大塘街现有户籍人口中,归侨100多人、侨眷2000余人,大部分为60岁以上的银发族。前来参加活动的庄阿姨表示,刚刚出电梯门的瞬间,被扑面而来的“欢迎您回家”主题墙温暖到了。

在大塘街“侨胞之家”主题墙上,展示了接受国务院侨办颁发“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称号的场景、大塘地区羽毛球团体赛、大塘地区“迎国庆、贺中秋”游园活动、街侨联换届选举的各类画面。

大塘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林俊娜表示,侨胞之家所在地,也就是大塘街党群服务中心本身就是一个服务群众的阵地,对外免费开放,群众可以预约使用。

“此前我们和老侨胞的联系度高一点,老人家各方面都需要社区的帮助。”林俊娜表示,接下来,也会聚焦中青年侨胞搭建交流平台,让这些新侨胞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去年我们也建设了人才会客厅,吸纳世界各地的人才,让大家在这里可以互通信息、共享资源。”

在书架旁落座的杨姨发现了这个“侨文化”空间的小心思,有很多书籍正是她想了解的儿子移民国度的国情,而且圆桌上静静躺着的放大镜“适时”解决了她老眼昏花的难题,听说未来这里还要引入“声音志愿者”为老年人读书,杨姨倍感开心,激动得差点打个越洋电话叫醒儿子分享喜悦。

当归侨叶先生看到宣传栏上有关“参政议政”的照片时,他激动地给在场的各位讲起了故事:那是2023年底市、区两级人大代表进站(大塘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为侨解民忧的故事。他说,照片里的美国归侨许先生多年来一直寻求有关部门协助解决小区楼下无名道路乱停车问题,但未果。后来,通过大塘街侨联反映民意,再由大塘街人大工委介入发挥民主监督作用,该难题终于在政府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妥善解决,有效畅通了辖区应急通道,也疏通了侨界群众的“心结”。

在街区的很多志愿服务中,都有街侨联副主席、美国侨眷王大卫高大的身影。今年春节,王大卫化身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人,用龙虎墙边长大的亲身经历,教导学子们要做有骨气的“龙的传人”。

未来,大塘街将力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履行“积极参政议政、依法维护侨益、拓展海外联谊、服务经济发展、弘扬中华文化、参与社会建设”等为侨服务基本职能;依托侨胞之家,为侨搭桥,团结引领广大侨界群众共同为振兴中华作贡献。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通讯员 陈卫 林琳 姜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