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塑料与人体健康

⒈ 常用塑料

⑴ 聚氯乙烯PVC

它是家居中广泛应用的墙壁装饰材料墙纸的化学原料。把它用刮刀均匀地涂在底纸,再经过一定的工序后,印刷和沟底轧花而成。我们用的肥皂盒、梳子、拖鞋、凉鞋、床单、水桶等都是由聚氯乙烯制成的。有的比丝绸还要柔软,有的比钢铁还要坚硬。在这些材料的制作中掺入不同量和质的添加剂,以使塑料制品达到人们的预计要求。

⑵ 双酚A

双酚A,也称BPA,工业上又叫作聚碳酸酯,可用来生产防碎塑料。BPA无处不在,从矿泉水瓶、医疗器械到食品包装的内里,都有它的身影。每年,全世界生产2700万吨含有PBA的塑料。但BPA也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威胁着胎儿和儿童的健康。癌症和新陈代谢紊乱导致的肥胖也被认为与此有关。欧盟认为含双酚 A 奶瓶会诱发性早熟。从2011年3月2日起,禁止含生产化学物质双酚A的婴儿塑料奶瓶。

⒉ 塑料与人体健康

随着大家对于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关于塑料袋的传言也越来越多,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使用塑料袋装菜容易析出有害物质威胁健康,这个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呢?

⑴ 装菜的“塑料袋”放进冰箱,会不会析出有害物质?

装蔬菜的塑料袋放进冰箱究竟会不会有析出?用实验来告诉你答案。华商报联合西安国联质检部门对此进行了实验,记者从超市分别抽取了连卷的专用袋、2款不同价位材质为PE(聚乙烯)的塑料袋。随后从蔬菜市场内分别购买了包含青菜、黄瓜在内的五种蔬菜,而后分别将五种蔬菜装入到不同的塑料袋内,放入冰箱内储存。1周后,测量蔬菜内是否有邻苯二甲二酯、邻苯二甲酸辛酯等多种增塑剂迁入。结果是5种蔬菜内均没有检测出增塑剂。

一般情况下,只有劣质塑料袋或是装了油性食物、高温下,增塑剂才会迁出。只要购买的是符合标准的塑料袋,一般不会有增塑剂迁出。特别是低温放入冰箱、短时间储存,发生迁移的可能性更小。

日常还是建议大家少用塑料用品,因为微塑料已经默默潜伏在人体很久了,人们不知不觉摄入了很多微塑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⑵ 人体每周吃下5克“微塑料”

微塑料通常是指直径<5mm的塑料纤维、颗粒、薄膜,部分微塑料的直径仅有微米、纳米大小。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在2019年5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世界范围内人体每周约摄入5g塑料(多为微塑料),一张银行卡的重量大约是5g。
目前医学界对于人类摄入微塑料会对健康产生的影响还处于知识空白的阶段,但有研究人员猜测微米、纳米级的微塑料颗粒在摄入后可能会进入到人体循环系统内。长期摄入可能会导致化学物质在体内大量堆积,继而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科学家在小鼠实验上发现,微塑料可囤积在小鼠的肠道、其他器官内,继而让小鼠产生炎症反应。导致体内的脂质代谢、能量代谢会出现紊乱,还可能会诱发氧化应激反应、神经毒性反应出现。

⑶ 这些物品是微塑料的“窝”

① 瓶装水:《化学前沿》上曾发表过一项研究,研究从不同国家购买了多个品牌的259种瓶装水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其中93%含有微型塑料合成聚合物颗粒,平均每升瓶装水内含有325个微塑料。

② 外卖: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团队发现,不论是可以加热的聚丙烯餐盒、耐热温度可到70℃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餐盒还是传统的聚苯乙烯餐盒,都会释放微塑料,释放微塑料与否不受到温度的影响。据外卖容器中微塑料的平均丰度和白领的点餐频率进行计算,每人每天可能通过外卖容器摄入12~203片微塑料。

③ 茶包:美国化学会的研究人员发现,用95℃的热水浸泡茶包后,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茶包释放了约116亿个微塑料颗粒和31个纳米塑料颗粒,而这些物质会被人们喝进肚子里。

塑料制品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之一,日常使用它们是不可避免的。在使用时,要尽量避开以上不当的方式。

⑷ 这些使用塑料制品的坏习惯,希望你一个也没有

① 用矿泉水瓶装油:很多人日常会使用底部印有1的一次性塑料瓶去装油,这个做法非常不可取。这类塑料的耐热性较差,使用最高温度不超过70℃,一加热就容易变形还可能会析出有害物质。

② 微波炉加热饭盒不取盖子:餐盒在微波炉加热时建议取下盖子,因为这类餐盒的盖子多为4号PE材质制造,不耐受高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不粘锅怎么就“粘”了?涂层有毒吗?

⒈ 不粘锅为什么能“不粘”?

“不粘锅”之所以“不粘”全靠内表面的涂层材料。这些涂层材料具有良好的润滑性,摩擦系数小,表面张力较小,使其难以粘附物质,所以,食物就不容易粘上去。

⒉ 不粘锅真的一点都“不粘”吗?

由于不粘锅的涂层具有很强的防粘性,正常烹调时即使不放油也很难粘锅。日常煎鸡蛋、牛排等不用担心会粘锅,遇到一些黏性很强的勾芡淀粉熬干时,会粘在锅底,但容易清洗去除。

不粘锅也不是绝对一点都不粘的,只是相比其它锅具,粘的量很少。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不粘锅本身质量不过关,使用不当而导致涂层破损,还是会粘锅的。

⒊ 使用不粘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 购买正规商家生产的合格产品;

⑵ 避免尖锐物体刮伤涂层。如炒菜用的锅铲不要用金属材质的,尽量使用木制或者合成材料材质;洗锅时使用海绵或者布,不要用钢丝球。

⑶ 尽量不制作酸性食物。酸可以与锅体中未被涂层覆盖的金属基底材料(如铁)发生反应,从而使涂层脱落。

⑷ 不要干烧,防止温度过高产生毒素,不要等油冒烟之后再放入食材。

⑸ 不要超过使用年限。一旦出现粘锅现象,说明涂层已经开始脱落,这时就需要更换新锅了。

⒋ 传言“不粘锅有毒”是真的吗?

事实上,常用的不粘锅安全使用温度上限为260℃,超过此温度可能会分解产生一些有毒物质,吸入可引起化学性肺炎,肺气肿等。而一般食用油的发烟温度为200℃左右,小于安全上限,所以相对安全。正确使用不粘锅,不会有中毒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⒌ 家里用什么锅最好?

不同材质的锅,由于性能不同所以各有优缺点,不同烹饪过程中可根据需求选择。

⑴ 锅的种类

不粘锅:不粘性强,易清洗但涂层不耐刮擦,使用温度不能过高。

熟铁锅:轻薄,导热快,常用于爆炒但需要开锅、养锅,易生锈,使用不当易粘锅,耗油量较大,爆炒时油烟较重。

铸铁锅:储热性好,常用作炖菜和焖菜,但导热慢,预热需要一定时间,锅身较重。

不锈钢锅:导热慢,常用于炖煮。耐刮擦,不易生锈但使用不当易粘锅,难清洗。

铝锅:比较轻,导热快,不易锈蚀但不适合长时间烹煮酸碱性较强的食物。

陶瓷锅:化学性质稳定,但传热慢,常用于炖、煮。其中,瓷质锅不能明火加热,常用作电炖锅内胆。砂锅和陶锅可明火加热。

⑵ 哪些锅推荐?哪些不推荐?

铁锅、不锈钢锅、不粘锅:推荐大家日常家庭使用;

陶瓷锅:可以用。不过如果家里有小孩、行动不便的老人、孕妇等,建议尽量避免陶瓷锅,以免受伤。

铝锅:不推荐使用。它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都比较差,而且还会析出金属铝。
不同类型的锅,推荐用在什么地方?

铁锅、不粘锅适合炒菜,尤其是炒肉类。

不锈钢锅适合清炒或者油少的菜,也适合煮水、焖饭(高压锅)。

陶瓷锅可以用来慢炖、慢火熬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学习的助手——笔

⒈ 常见的笔

⑴ 铅笔

铅笔芯是由石墨掺合一定比例的粘土制成的,当掺入粘土较多时铅笔芯硬度增大,笔上标有Hard的首写字母H。反之石墨的比例增大,硬度减小,黑色增强,笔上标有Black的首写字母B。

圆珠笔

油墨是一种粘性油质,是用胡麻子油、合成松子油、矿物油(分馏石油等矿物而得到的油质)、硬胶加入油烟等调制而成的。在使用圆珠笔时,不要在有油、有蜡的纸上写字,不然油、蜡嵌入钢珠沿边的铜碗内影响出油而写不出字来,还要避免笔的撞击、曝晒,不用时随手套好笔帽,以防止碰坏笔头、笔杆变型及笔芯漏油而污染物体。如遇天冷或久置未用,笔不出油时,可将笔头放入温水中浸泡片刻后再在硬纸上划动笔尖,即可使用。

⑶ 钢笔

笔头用含5%~10%的Cr、Ni合金组成的特种钢制成的笔。铬镍钢抗腐蚀性强,不易氧化,是一种不锈钢,该种笔的抗腐蚀性能好,但耐磨性能欠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⒉ 中性笔后面的液体是什么?

在中性笔笔芯的末端,有一截无色或是黄色的神秘液体。

那么,这段神秘的液体到底是什么?

⑴ 随动密封剂:墨水的塞子

这段神秘液体正式的名字叫“随动密封剂”,它其实就是一个堵在墨水后端的凝胶状“塞子”。

随动密封剂可以阻止墨水向后流动,还有一定防冲击作用,它可以让中性笔无论立着放、躺着放还是掉在地上时都不会漏墨。同时,它还能防止墨水中的水分蒸发。它非常粘稠,但又可以在墨水使用减少时跟随墨水向前流动——这也就是“随动”的意思。

⑵ 它是什么做的?

随动密封剂的具体配方有很多版本,不过它们大体都是以下这几类东西的组合。

① 基础油

一般是本身就有一定粘度、难挥发同时也不会与中性笔墨水混溶的液体,比如硅油、聚丁烯、液体石蜡等等。

② 增稠剂

可以让基础油变成更稠,并且可以通过分子内或分子间的作用形成类似凝胶的结构。比如增稠剂可以是纳米级二氧化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③ 其他添加剂

表面活性剂等调整流动性和混合状态的添加剂。

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随动密封剂的配方其实也相当讲究。它需要十分粘稠和稳定才能防止墨水渗漏,但另一方面又必须保持一定流动性,才能顺利跟随墨水。要想同时做到这有些矛盾的两点,就需要仔细的配方工艺调整。

⑶ 圆珠笔里怎么没有?

这与两种墨水的性质差异有关。

一方面,中性笔墨水与圆珠笔油墨的粘度差别很大,前者要比后者“稀”得多。

中性笔墨水的粘度通常在0.05~3帕斯卡·秒,油性圆珠笔墨水粘度则高达3~20 帕斯卡·秒。低粘度的中性笔墨水必须加额外的“塞子”来防止渗漏,而圆珠笔油墨自身就已经非常粘稠、很难洒出来了。

另一方面,圆珠笔油墨也不像含水的中性笔墨水那样容易挥发变干,因此不需要加“塞子”来预防墨水蒸发。

⑷ 不小心入口会怎么样?

虽然很难找到确切的安全数据,但鉴于制作随动密封剂的基础成分是一些化学性质很稳定的油类,不小心吸进嘴里一点应该不会造成什么问题。

中性笔墨水在少量误食时通常也没有明显的毒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⒊ 粉笔中的化学

即便是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粉笔仍伴随我们每一节课,电子设备无法取代粉笔在黑板或绿板上耕耘,五颜六色的粉笔对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

粉笔写字是通过粉笔在粗糙平面上摩擦后,将粉末留于粗糙表面来产生白色痕迹。因此,原则上只要不易溶于水且硬度小于粗糙表面的白色物质均可用于制作粉笔。

在我国,粉笔的应用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⑴ 普通粉笔

上世纪80、90年代之前的粉笔,我们通称为第一代产品,即普通粉笔。普通粉笔基本由熟石膏(CaSO4·0.5H2O)、碳酸钙和少量生石灰(氧化钙,可防潮)组成,将配料粉碎成极细的颗粒后,加水使之粘稠,倒入模具加工成型,干燥后即可使用。

普通粉笔的粉尘污染较大,对手有轻度腐蚀,现已基本淘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尘粉笔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消灭粉笔尘污染,第二代粉笔出现,即无尘粉笔。

无尘粉笔属普通粉笔的改进产品,部分产品中调整了石膏和碳酸钙的比例,加入甘油、聚乙二醇、海藻酸钠等作粘结剂,再加入比重较大的填料,如粘土、泥灰岩等使粉尘不易飞散,减少了教师通过呼吸得职业病的比率。此外,加入的光滑剂使粉笔不沾手和衣物,相对清洁。

无尘粉笔中还加入少量的防潮剂,防止粉笔吸潮,写字时因硬度下降易断裂。配合玻璃制的“绿板”使用,有效防止打滑或易断现象,使书写更流利。

无尘粉笔并非真的无尘,可能叫微尘粉笔更合适。

⑶水溶性粉笔

进入二十世纪后,技术革新使粉笔逐渐出现换代产品。

水溶性粉笔以水溶性乳蜡为底,钛白粉(二氧化钛)和立德粉(锌钡白,ZnS和BaSO4混合物)为白色基料,同时加入表面活性剂及色彩丰富的有机染料,均匀混合成膏状后,经挤压成型、干燥后即可使用。

水溶性粉笔是介于传统的蜡笔和粉笔之间的一种书写工具。

水溶性粉笔的配料其实并不溶于水。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难溶于水的乳蜡、染料等有机物被分散成极小的颗粒(乳化作用),因此极易擦拭和清洁,给人以粉笔“溶于水”的错觉。

⑷ 液体粉笔

液体粉笔被称为第四代粉笔,事实上液体粉笔并不是传统意义的粉笔。这种笔也称马克笔,就是记号笔,主要成分是染料,通过水、二甲苯和乙醇作溶剂,所以也称为溶剂型液体粉笔。因为溶剂均有良好的挥发性,同时易溶于有机溶剂,一旦不小心涂到手或衣物上,可用酒精等轻松擦除。这种笔中没有固体粉末成分,当然也就百分百无尘。

马克笔通常在平滑的白板上使用,可用含有酒精的喷剂擦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