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谭 浩

Ho Tam

亚历克斯·费希尔

Alex Fischer

■ Ho Tam,2010年

摄影:Ho Tam

亚历克斯·费希尔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沃克顿镇——一个只有5000人口的小城。他1986年出生,身在当今这个数码时代,电脑是他创作的唯一媒介,网络是其获取照片的主要途径,他以网络公共资源中的图片或有他人授权许可的照片为基础进行创作。

在作品中他展示了人性化的未来世界,通过当代艺术的视角探索了当今社会的各种意识形态以及对社会未来发展的预测。他的喷墨打印作品被认为有油画的感觉,但他把自己定位为数码影像制作人,而非摄影艺术家或画家。费希尔现在多伦多市的画廊集中地——皇后西区的工作室里工作和生活。

Alex Fischer 作品

"摄影师不把我的作品当做摄影作品,画家也不把我的作品当做绘画作品。他们总是认为我的作品属于对方的范畴。"

——亚历克斯·费希尔

摄影师访谈

Ho Tam:你如何成为一名艺术家的?如何对制作摄影蒙太奇(photomontage)产生了兴趣?

亚历克斯:这像是天生的,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人们就说我以后会是个艺术家,那时我总是在画画。90年代数码技术刚刚问世,我就开始用它作媒介创作了。我很明确我上大学的目的——接受教育,了解艺术史。可以说,是艺术引领我走上这条路的。

上大学之前我就开始制作拼贴画了。最初我画写实素描,画完就把作品扫描到电脑里保存起来,并上传到网上供人观看。后来我开始用微软绘画程序在图片上涂涂改改。随着技术进步,绘画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我现在已经能用它制作大幅数码作品了。

我一般用叠加图像的方式创作。我很少自己拍摄照片,而是从我电脑的图片库里选择,里面全是我从网上搜集来的一些艺术家的作品。为了避免版权纠纷,我一般都用最低分辨率的图片,或者跟艺术家联系获得他们的许可。我用过数百人的图片,也经常使用那些与我同属于一个画廊的艺术家的作品,因为我认识他们,容易取得许可。

大多数人在我的创作中看不出来其他人作品的痕迹。最近我在网站上发布了我在创作中曾用过的一百幅图片,观众可以自己去对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lex Fischer

Teen Dream

2010

Ho Tam:你创作的主题是什么?

亚历克斯:创作之初我并不给自己定一个明确的主题,因为在创作过程中作品会自己生出主题。我对哲学的兴趣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了我的创作,给作品染上了一层未来的意味。我想我在回应艺术家所关注的最基本最简单的一个问题——如何用有意义的方式表示现在。就我而言,我选择数码作为创作媒介来表现我的视角,这跟我和电脑紧密相连的生活体验密切相关——每天上网,看博客,看自己的作品,获得各种信息。这就是我视觉刺激的主要来源,是我了解艺术和艺术家的方式。我的作品就是我对自身体验的一个映射——以视觉方式表现这种体验,去呈现未来世界中的种种可能性,比如我们的形态以及周边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lex Fischer

Fungus Philosopher

2010

我在回应艺术家所关注的最基本最简单的一个问题——如何用有意义的方式表示现在。我选择数码作为创作媒介来表现我的视角,这跟我和电脑紧密相连的生活体验密切相关——每天上网,看博客,看自己的作品,获得各种信息。”

Ho Tam:能否谈谈你的创作过程?

亚历克斯:我每天9点起床,然后就坐在电脑前工作。一般我从观看和搜集网上图片开始,创作之前会先看看网上现在都有什么图,搜集十几二十张,这是我下一步创作的基础。然后我从中选择一张喜欢的图片,从最基本的构图做起,往上面堆加图像,直到最终效果与我的预期截然不同,我才会满意。这是个有机的过程,经过一层层的堆砌重构,有时一幅人像会变成风景画,然后又变回为人像。

有时我给自己限定期限,比如一天之内完成一幅作品,这至少需要连续工作10个小时。但实际情况是,我会一直做到自己满意为止。一张小小的作品就可能耗上25到30个小时,大幅作品则需要200到250小时。

我尽量使创作过程难度大一些。我要挑战自己,不重复那些做过的事情。我不能容忍一个轻而易举的创作过程。

Ho Tam:你是否把摄影当做一种不同于其它媒介的艺术形式?

亚历克斯:摄影跟我关系不大,因为实际上我并不拍照,也不像别人那样编辑处理照片。我上一次展览作品的时候,有人觉得它们很像油画。我现在尽力避免这一点,因为我希望我的创作能够走得更远一些,成为油画和照片的混合体,或者说任何两种平面图像的混合体。

我的作品都是喷墨打印,呈现方式取决于我手头的材料。每幅作品的尺寸都是特定的,用我设定的分辨率能精确打印出来,换种尺寸就会丢失某些信息。每次在创作之初我就想好了成品的尺寸。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图像能展现在与其同样大小的屏幕上,这样能更精确地看到成品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lex Fischer

Figure Head

2010

Ho Tam:你是否觉得别人对你的作品有误解?

亚历克斯:我尽量放开作品的解读空间,不把自己归为某一类艺术家。我一般说我自己是个数码影像制作者——我甚至都不给自己的工作下定义。我不过是在制作影像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lex Fischer

Salt Lake Schulnik

2010

我的作品都是喷墨打印,呈现方式取决于我手头的材料。每幅作品的尺寸都是特定的,用我设定的分辨率能精确打印出来,换种尺寸就会丢失某些信息。每次在创作之初我就想好了成品的尺寸。"

Ho Tam:你使用什么图片处理系统?

亚历克斯:基本上就用Corel Painter和Adobe Photoshop,有时也尝试其它软件。Photoshop的分层处理和曲线编辑最好不过,Painter则擅长模拟质感和修补图片,能做出以假乱真的材质效果。工作时我也用手写绘画输入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lex Fischer

Trouble on Volcano Sundae

2010

我的作品中有很多细节,这在一幅小的复制品或电脑屏幕上是看不到的,因为有些并不显眼。每幅照片都有很多值得细看的东西。人造的事物正在分崩离析,自然却欣欣向荣,接管了一切。有时你走着走着,恍如身在森林,却一下子意识到这里曾经是一片操场。这种感觉很奇怪。"

Ho Tam:你如何看待商业摄影?

亚历克斯:我没有做过商业性质的工作。离商业运作最近的一次是跟一个建筑公司合作,他们向威尼斯双年展提议了一个建筑项目方案。他们对我的作品很感兴趣,想用于他们提议的那个项目上。

我一开始很警觉,怕他们对我提出特定的要求,因为我的创作从来都不是起始于某个明确的美学概念。要是有人告诉我他期待某个具体结果,那我就不太好做了。幸运的是他们很开放,到目前为止合作都很顺利。

话说回来,我确实喜欢很多平面设计作品。我经常看一些搞商业摄影的艺术家的博客,他们所用的视觉语言明确且精细。他们为自己赢得了一个特定的身份和风格,我很欣赏这一点。

Ho Tam:大多数时候你都不拍照片,那你有相机吗?

亚历克斯:我有台数码相机,用来拍些简单的东西。例如我需要某个人体姿势的时候,我就不会从我的图片库里成千上万的图片中翻找,而是拍张新的,这样比较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lex Fischer

Cooks Cape

2010

一开始我用某些质感元素作出抽象的图案,但我觉得我有责任让人们更容易看懂作品。于是我加入了一些叙事成分和比喻元素,这样人们就能理解。

我的图片库约有一万张图片,我尽量按作者给它们分类,有的是按照某次展览分的。我会记得某人在某方面的特别之处,比如有个艺术家色彩感很好,另一个则有其他优点。但在条理分明的管理之外,我也允许例外的发生——哪个图片先抓住我的眼球我就用哪个,而不是按照文件夹筛选。"

Ho Tam:你认为什么是好的摄影作品?

亚历克斯: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好照片有很多角度,有的技术完美,有的主题鲜明。我喜欢不同照片间的这种区别,它们各有特色。我看待照片的角度跟我使用照片的方式联系紧密,这是很明显的(笑)。我看重色彩、明暗度和模拟纹理,因为我就是要利用照片的这些油画特质进行创作,而它们实际上是平整光滑的。

全文完

图文转载自《前线——国际摄影艺术家访谈》编著 (加)谭浩、 策划编辑 曲扬毅, 现代出版社 , 2011.7

编辑:leon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