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南战场上,越军总是运用其情报网络优势,不断地对中国解放军的张万年指挥的127师施加压力。

张万年的头顶上,时常悬着越南特工的利剑。

越南特工队伍曾多次潜入,试图直接刺杀张万年,但这些企图始终未能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争的硝烟中,越军的诡计更进一步,他们假扮成解放军,企图混入中国阵地。

79年200越军假扮我军偷袭127师,一路畅通无阻,张万年:靠近再打

狡猾越军,伪装偷袭

在战时,张万年指挥的43军127师和128师虽非攻克越南谅山的主力,但其主要任务是牵制敌军,并协助55军围剿谅山周边的越军。这一战略布局始终令越军如坐针毡。

1979年2月23日清晨,127师的防线在一片平静中被打破。

约7点35分,379团的540高地和长条山高地突遭猛烈炮击。

师属榴弹炮营迅速反应,展开还击。

不久后,一群身着不同服装的人沿简易公路急速向540高地推进,其中不乏装扮成解放军的士兵。

这些人行进间,带队的军官还用流利的中国话急促地呼喊:“快点!快点!大家跟上!”在大白天的阳光下,这种场景通常会被误认为是友军援助。

然而,这恰恰是越军的诡计——前来的竟是338师462团的部队和谅山特工大队的特工。

在1979年2月22日的深夜,随着夜幕的降临,越军338师直属炮团开始对宁明县板烂村480高地进行猛烈的炮击,制造了一片混乱和恐慌的氛围。

而在这场混乱中,一个越南特种部队小组正秘密地换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服。

他们熟练地穿越崎岖的山岭,如鬼魅般潜入了540高地的后方,准备实施一场大胆的偷袭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支特种部队对中国军队的装备和服饰了如指掌。

他们不仅仅是简单地穿上了解放军的制服,更是细致到模仿支前民工的装扮。

在战争期间,跟随部队上前线的翻译、向导、支前民工和民兵通常会穿着普通的衣物,以便于快速动作和隐蔽行动。

然而,为了在紧张的战场环境中迅速识别敌我,他们每人都会佩戴解放军的标准腰带,挎着军用水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越军特工在细节上做得极为到位,他们有的穿着解放鞋,有的则是民用布鞋,腰间束着腰带,背上水壶,一举一动间尽显解放军的风范。

更为关键的是,这些身着解放军军服的越军士兵在行军中保持了整齐的步伐和严格的纪律,表现出解放军的典型军容军纪。

这种行为完美地误导了在540高地执行护路任务的民兵。

他们看到这些“同胞”时,没有一丝怀疑,完全相信这些是来自友军的援助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靠近再打,一举歼灭

不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在张万年的精妙指挥下,43军展现了其无懈可击的战术防御体系。

张万年带领的部队内置有一套严密的警戒和通信机制,使得任何敌人的潜入行动都难以成功。这种机制包括了详尽的口令系统和命令传达程序。

每一个阵地交接和战区通行都受到严格控制,不仅要求准确的口令,而且每一条命令都必须通过确立的命令链传递,确保信息的精准无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越军338师462团4营的部队企图悄无声息地穿越密林,突破民兵岗哨时,他们的计划立即被识破。

岗哨上的民兵一经询问口令,便能迅速识别出敌军的真面目。

此外,所有执行防守任务的解放军连排,未接到上级指挥部的任何通知,便立刻将所有未经许可的穿越者视为敌人。

越军未曾预料到的是,张万年的战术安排极具创造性和前瞻性。

在他的指挥下,127师和128师的指挥部被故意设置在距离前线仅3公里的地点,各团指挥部更是靠近至不足2公里,营指挥所与前沿阵地的距离仅为500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近距离部署虽然使指挥部暴露在越军的重火力射程之内,却极大地增强了指挥的响应速度和兵力集中的效率。

43军的主力部队通过电台、旗语、灯光和火光等多种通信手段,与上级指挥机构保持密切的联系。

这种及时的通信能力确保了师部和军部能迅速掌握前线的动态,并作出快速反应。

在张万年精密策划的防卫系统下,越军的企图悄悄渗透到43军的后方显得格外困难。

他们的行动虽然试图保持低调,但在这样的高度警觉下,小动作很难不引起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路上,由于一些民兵战士可能缺乏足够的警觉性,他们未对这批穿军装的越军进行深入盘查。

这些民兵或许误以为这些人是师指挥部派来增援540高地的部队,因此放行无阻。然而,越军的计划并未能逃过哨兵的监视。

在540高地,负责警戒的哨兵通过望远镜迅速发现了这批士兵的异常。

他们的行动虽然谨慎,但细节中的一些不符引起了哨兵的怀疑。这位哨兵没有犹豫,立刻将观察到的情况上报给了连指挥所。

连指挥所在与团部核实后,迅速确认了敌军的诡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军错误估计了解放军的防御部署,以为解放军会重点防御正面敌人,忽视了背后的防御。

实际上,解放军在540高地的阵地防守是全方位的,每个方向都配有观察员和充足的防御力量,确保了无死角的警戒态势。

当379团指挥部注意到有一支身份不明的部队向其控制的540高地靠近时,他们没有慌乱,而是立刻向上级军部汇报了情况。

张万年接到报告后,表现出了他的冷静和决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指示379团保持观察,不要轻举妄动,待敌军进入步枪射程内再全力以赴,一举歼灭。

随着晨光初照,越军计划从两个方向对解放军的阵地发起攻击。一部分越军向540高地的主峰推进,而另一部分则向扁复村北侧的长条山阵地悄悄移动。

他们的步伐沉重,全副武装,每个士兵都显得紧张而警觉,仿佛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变。

大约在早晨8点35分,约150名越军士兵抵达了540高地北侧的前沿阵地。

当他们的领队军官刚高喊出“奉127师指挥部命令前来支援”的口号时,紧张的气氛突然爆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