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家人住在江苏省苏州市的一个小区里,一家老小加起来有六口人。小区环境很不错,绿树成荫,环境幽静。我们住在5楼,房子不大但五脏俱全。家里最年长的是我的公公张福海,八十多岁的老人家了,身体还很硬朗。我的婆婆叫张素珍,比公公小几岁,脾气有些暴躁。我丈夫张小明是家里的独子,在一家制药公司上班。我们有两个孩子,大的叫张雷,今年18岁;小的叫张佳,16岁。

我叫陈红,今年40岁,是一名家庭主妇。自从孩子们上了高中,我就在家里料理家务,操持家里的大小事务。我的性格比较内向、腼腆,但是对于家人和孩子的事情,我会坚持自己的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丈夫张小明是一个非常勤劳肯干的人,工作尽职尽责,很少在家里发脾气。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每个月给家里的经济来源。他比较听婆婆的话,很少违背婆婆的意见。

我公公张福海是一个很有主见的老人,有自己的一套生活理念。他觉得孙子们是家里的根子,应该全力支持孩子们的前程,不遗余力。

我婆婆张素珍比较固执,有些事情一旦定了主意,很难改变。她非常溺爱我们家的两个孩子,对他们是百分之百的宠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年高考的时候,我们全家人都紧张万分。孩子们在这几年里一直刻苦用功,我和丈夫也尽量给予他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终于,高考的分数出来了,大儿子张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京大学;而小儿子张佳也顺利被北京大学录取。

当我们一家人拿到孩子们的录取通知书时,无不欢欣雀跃。公公和婆婆抱着孙子们亲了又亲,流下了老泪。我和丈夫也难掩内心的喜悦,孩子们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好了!我的两个好孙子考上了名校,太棒了!"婆婆高兴得合不拢嘴。公公也拍着手连声说:"有出息!有出息!以后就指望你们报答祖宗了!"

就在我们欢天喜地的时候,婆婆突然说:"孩子们以后在外地上学,生活开支肯定很大。作为祖父母的,我们应该多多关照。我打算每个月给雷雷和佳佳每人一万元的生活费,你们看行吗?"

我和丈夫被婆婆的话狠狠地怔住了。一万元啊,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虽然公公和婆婆都是退休人员,但他们的退休金加起来也就六七千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妈,您这样太操劳了,一个月两万元啊,太多了。"丈夫连忙说。

"什么操劳不操劳的?这是应该的!你们生活费不就靠我们支持吗?"婆婆理直气壮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婆婆如此决绝的模样,我心里直犯嘀咕。一万元每个月啊,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虽然婆婆的好意我心领了,但这笔钱对于他们两个老人来说,实在是太大的一个负担。

"妈,一万元每月实在太多了。孩子们在学校里的开支并不会那么大,而且他们也可以自己打工赚钱维持生活。"我开口说道,语气却有些犹豫。

"什么?你这是什么话?"婆婆似乎被我的话惹恼了,脸色一下子就阴沉下来,"孩子们正值求学的年纪,怎么能分心去打工呢?你是嫌我这个做婆婆的太抠门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我并没有这个意思。"我赶紧解释道,"只是觉得一万元太多了些,怕你们两个老人的生活费不够。"

"你放心吧,我们老两口的退休金足够维持生活了。"婆婆理直气壮地说,"再说了,这钱是给我孙子们的,与你无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知道,一旦婆婆定了主意,是很难改变的。可是,我内心总是觉得这样做不太合适。我们的孩子应该学会自己独立生活,而不是整天依赖着父母和祖父母。

果然,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婆婆对于每月给孙子们一万元生活费的事情,是硬梆梆地坚持下来。不管我们如何劝说,她都不为所动。

"孩子们是祖宗的根子,我们老人家当然应该全力支持他们。"婆婆斩钉截铁地说,"你们年轻人不懂这个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当谈到这个话题,婆婆就会摆出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好像我们反对她的做法就是在亏待了孩子们一样。有时候,连公公都劝不住她。

"你就听婆婆的吧,孩子们将来有出息了,也会报答我们的。"公公无奈地对我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婆婆的固执,我内心也开始产生一些犹豫。一方面,我理解婆婆对孙子们的那份溺爱之心;另一方面,我也担心孩子们将来无法自食其力,过于依赖别人。

有一天晚上,我对丈夫说:"你说,我们是不是该听婆婆的,接受她的好意呢?毕竟,她是一片好心。"

丈夫沉吟片刻,说:"妈的确是出于好心,但我们也要考虑到孩子们将来是否能独立生活。一味依赖父母的资助,对他们的成长并不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如果我们拒绝了婆婆的钱,她肯定会生气的。"我叹了口气,"你说,我们怎么办?"

丈夫认真地看着我,说:"不如这样,我们先听婆婆的,接受她的资助。不过,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们,让他们明白自立的重要性。等他们长大后,我们再鼓励他们独立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了丈夫的话,我心里稍感放心一些。的确,眼下还是先顺着婆婆的意思,日后再作打算也不迟。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我也得先跟孩子们商量一下。于是有一天,我把张雷和张佳叫到客厅,跟他们谈了谈这件事。

"爷爷奶奶他们打算每个月给你们每人一万元的生活费,你们怎么看?"我开门见山地问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雷和张佳面面相觷,似乎没想到我会突然问这个。

"一万元?这么多吗?"张佳先开口了,"我觉得有点太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啊,奶奶真是太疼爱我们了。"张雷点点头,脸上带着一丝难为情,"不过,我们将来是要独立生活的,太依赖家里的资助可不行。"

听到孩子们这么说,我的心里顿时就放下了一块大石头。原来他们跟我有着相同的想法,我暗自庆幸,看来我的教育还是有些成效的。

"那你们打算怎么办?要不要接受爷爷奶奶的钱?"我问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觉得,我们可以先接受,将就一下。"张雷说,"不过,我们将来一定要自食其力,不能永远依赖家里。"

"对,我们要为将来独立生活做好准备。"张佳也跟着点头。

看着孩子们一副理智稳重的样子,我不禁感到欣慰。虽然婆婆的做法出于好心,但孩子们心里却有着自己的主见,这才是最重要的。

尽管我和孩子们都有了共识,但婆婆却还是对此事铁了心要行。几天后的一个晚上,我们全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饭,婆婆却突然说起了这件事。

"雷雷、佳佳,你们放心,从下个月开始,奶奶每个月都会给你们每人一万元的生活费。"婆婆笑眯眯地说,"以后你们在外地上学,什么都不用愁了。"

听到这话,我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我以为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没想到婆婆却还是如此执拗。

"妈,我们已经跟孩子们商量过了,他们并不想要那么多生活费。"我开口说道,"您也不用操这么多心。"

"什么?你们商量过了?"婆婆脸色一下子就难看起来,"你们这是什么意思?孩子们还小,哪懂得这些事!"

"奶奶,我们并不是小孩子了。"张雷开口说道,"我们将来一定要独立生活,所以不能总是依赖家里的资助。"

"你小子说什么呢?"婆婆似乎被张雷的话惹恼了,提高了嗓门,"你们现在正值求学的年纪,我这不是为了你们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