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家俊辉 广州报道

5月15日,在第15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来临之际,广东省公安厅经济犯罪侦查局联合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广东省工商联等单位发起的以“护航企业经济安全与合规发展”为主题的广东省企业经侦宣讲座谈会在广州成功举行。

座谈会上,来自南粤银行、微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深行业专家,围绕“提高识别能力,防范金融诈骗”的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以期加强社会公众对金融领域投资诈骗的认识,提高识别、防范金融投资骗局的能力,更好保护自身财产安全。

近年来,金融投资诈骗案件高发频发,犯罪分子利用花样繁多的金融产品、金融科技手段实施诈骗,社会公众、企业,甚至金融机构都饱受其害。“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金融科技广泛应用,金融产品不断创新,在满足广大消费者、投资者金融和投资需求的同时,也加大了金融诈骗的识别和防范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犯罪分子的违法犯罪行为,诈骗手段越来越隐蔽,诈骗金额也越来越大”,南粤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唐晓纬表示,多发高发频发的金融投资诈骗案件,不仅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还严重破坏了正常的金融环境和秩序,必须予以强烈打击。

微众银行企业市场推广部营销管理室副经理赵娜指出,金融诈骗主要类型包括集资诈骗、贷款诈骗、金融票据诈骗、信用证诈骗、信用卡诈骗、保险诈骗等等。“细分来看,不法贷款中介是我行面临的一个比较突出的类型,因为它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迷惑性,同时并不是每次不法贷款中介都与诈骗相关的,所以消费者难以发现”。

作为一家数字银行,相比于传统银行,微众银行并没有线下网点,业务基本都在线上进行。“这样一来就比较容易被不法分子‘钻空子’”,赵娜以微业贷举例,“微业贷是我行企业金融的一款全线上的信用贷款产品。由于没有线下网点,我们都是通过互联网方式展业的,这就给不法贷款中介有了机会,他们不仅会冒充我行的员工,用一些诸如‘线下服务中心’等手段去诱骗企业客户支付高额中介费”。

赵娜进一步补充道,国家倡导普惠金融支持小微实体经济发展,很多政策都是直接让利给小微企业的,但由于不法贷款中介的出现,会让原来的“普惠”贷款产品变得非常高费用,可以说不法贷款中介的泛滥不仅扰乱了金融秩序,还让最需要金融服务的小微企业得不到该有的支持。

根据赵娜介绍,为了有效应对不法贷款中介,加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微众银行正在持续开展消费者宣传教育活动,提升消费者防范意识。同时,通过内部教育和专项培训等方式,提升员工业务技能和客户服务水平,强化员工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和风险责任意识。“我们还发挥数字科技优势,推出了客户经理身份验证功能,从技术角度持续提升防护手段和验伪功能,后来还新增数字水印等技术手段,不断提升安全防护等级,帮助金融消费者防患于未然”。

而作为传统银行,唐晓纬表示,南粤银行也在积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面向行内员工和客户持续开展广覆盖、多层次的宣传教育活动。同时,不断强化内控体系建设,规范业务发展和员工操作,切实增强消费者的金融安全感。

最后,唐晓纬、赵娜等与会嘉宾也呼吁,面对金融诈骗,关键是要社会公众提升金融素养,不断提高自身防骗识诈的意识和能力,不被不切实际的“高收益”所惑,不给诈骗犯罪分子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