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主题,广州地区各家博物馆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集中展示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进一步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的桥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博物馆小镇”入口已搭建好。

“博物馆小镇”点亮主会场

南都记者从广州艺术博物院获悉,博物馆日当天,“观往知来·润物无声”——5·18国际博物馆日广州主会场活动将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举行。届时,市内各博物馆及文化单位将在此联合推出系列主题活动,开启一场文博盛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博物馆小镇”地图。

主会场利用广州艺术博物院阔大的中庭,搭建了一个创意十足的“博物馆小镇”。浓浓古风的陈设布置、8个主题沉浸式场景,40+博物馆与文化创意单位齐聚“出摊”,“05后”青少年艺术市集也炫彩亮相。现场有大量令人目不暇接的精彩文博项目布置。观众既可在此遍赏多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复制品),体验文物墨拓、滚章等传统工艺,也能在琳琅满目的商货产品中,趣味探寻古今商贸的历史,还能穿梭于各种好玩的主题桌游、手工体验、知识问答、有奖打卡活动之中,更有精美的专属印章和文创产品等你带回家。小镇中的“穿越隧道”更是融合文博与科技,一方屏幕遍观博物知识图谱,古风与数字图像技术碰撞,带观众“一秒穿越”。

文博爱好者期待的广州市“文化寻宝地图”——6条全新博物馆研学路线也将首次发布,为大家提供全新的“广州打开方式”。而多位在过去的一年中向博物馆慷慨捐赠的热心人士,也将在现场接过荣誉证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博物馆之夜。

全国金融博物馆联盟成立

另据介绍,当日下午,文博、旅游界的大咖们还将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主题开展演讲,随后还将进行“数字化时代:博物馆教育与研究的融合与创新”圆桌对话,共同探讨新时代博物馆发展方向。晚上,在艺术家的引导下,大家可以一同夜游艺博院,畅谈艺术作品背后的“古仔”(故事),探寻画作中那些隐藏的细节与深意,还能乘着夜色,沿着线索在画中“探险”,完成任务手册上的挑战。

主会场活动的重头戏还包括全国金融博物馆联盟成立仪式,以及广州市博物馆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依托这些全新的平台,博物馆间的交流与合作将再上新台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新展览将与观众见面。

各大博物馆重磅新展接踵开幕

博物馆日期间,一批全新展览联袂登场。

两千多年前,合浦与广州一起,先后属秦、南越国和汉王朝的统治,并在其后很长一段历史时间内协同发展,孕育灿烂的岭南文化。广州博物馆“岭海同风——广州合浦历史文化联展” 通过120多件(套)文物,展现两地区域文化的共融共生和交流互鉴。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推出的“中国智慧——影响中国的外销瓷”展展出108件/套明清时期漂洋过海的中国瓷器,以及瑞典、英国、法国、荷兰、葡萄牙等国所生产的各种瓷器,形象阐述18、19世纪广州口岸对外贸易的历史,多角度展示凝结中国智慧的外销瓷参与并影响欧洲生活的盛景万象。南汉二陵博物馆连续推出“长洲要塞史迹展”“寻迹羊城——2023年广州考古新发现”两大新展,以丰富的考古发现和历史资料,铺陈开广州历史的悠远画面。

五年一次的“广东省美术作品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拉开帷幕,参展作品生动诠释了“笔墨当随时代”的美学命题,充分展现了广东近年来美术创作的整体水平与实力,和新时代岭南画坛的精神气象。院内另一大展《万壑争流——广州艺术博物院藏中国古代画派艺术展(第三期)》则集金陵画派、扬州画派、丹徒画派和海上画派之精华,汇聚院藏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59件,首秀画作29件,诚意满满。“马思聪的音乐艺术”“欧初捐赠文物展”“赵泰来捐赠文物展”三个常设展厅也以崭新面貌与观众见面。

广州华侨博物馆展出“侨行万里 一脉岐黄”华侨华人与中医药文化展,以独特视角印证了中医药伴随华侨华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历史过程。广州好普艺术馆也将于5⽉18⽇上线新展——“墨韵天成·肖洒视界”,展出20余幅肖洒⽔墨作品,带观众领略来⾃东⽅艺术的宁静与深邃。广州东方博物馆则将图文展和讲座一并搬到了番禺图书馆,实现馆际协作。

“帝国南疆——南越王墓出土文物精品展”“雄才大略汉武帝——刘彻和他的时代”“天下同一——秦汉文明展”……博物馆日期间,众多“广州出品”的精彩展览和馆藏文物也集中“出差”大连、西安、中山等地,将广州故事传播四方,展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源远流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博物馆面向游客推出系列讲座。

公教活动强化沉浸式体验

多样的活动也将令市民游客在博物馆中获得丰富而新颖的体验。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在5月18日-19日两天将向公众免费开放,馆内将举办博物馆寻宝与展品创意绘画活动,品牌活动“灰塑探索营”今年的第一场活动也将与大家相约。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将在博物馆日当天开放夜场,并举办4场剧本杀活动。

5月18日,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将举办馆校“大思政课”教育实践成果展示及分享会,邀请大、中、小学的校方代表进行馆校“大思政课”教育实践案例分享,并参观、体验馆校“大思政课”教育实践成果展。农讲所纪念馆推出“毛泽东诗词互动”活动,观众可在盲盒中抽取毛泽东所作诗词制作的诗词填空卡,答出空白处的诗词可赢得精美礼品。“农讲所·醒春集”则是集美食、非遗、亲子互动、教育于一体的创意文化集市,在农讲所广场的榕荫下给大家带来夏日的浪漫。南越王博物院推出汉风文化节之5·18特别活动“仲夏越韵”以及“考古体验半日亲子营”研学,在古韵中感受岭南文化的魅力。

天河区博物馆将灰塑与中华书法相结合。塑中华汉字“福”,祝真挚万“福”。广州市赵氏天水堂博物馆将在5月18日举办拓片活动,广州市南华珠宝矿物博物馆推出“熠熠生辉——彩色宝石的切工琢型”系列活动。

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主推“画笔游园——博物馆十大精品绘画创作”和“探索玩具书的无限可能”——“Hey,地球探秘者”系列分享会,广州海事博物馆推出“南海丝路”微笑艺术工作坊和创意陶彩坊,让孩子们在动手和倾听中,增强学习的专注度和思考能力,塑造自己心中的美好世界。

部分活动在博物馆日之后还将持续进行,5月19日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将推出“中国传统书画研究”系列学术活动、“读懂艺术史”之西方美术史系列讲座。普公古陶瓷博物馆也将在19日推出宋韵建盏赏析讲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博物馆资源走进社区。

将博物馆资源与城市生活无缝对接

今年博物馆日期间广州各博物馆活动的一大亮点,是纷纷“打破围墙”,深入到城市、社区之中,将博物馆资源与当代城市生活无缝对接。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推出“江南第一燕——瞿秋白生平展”青少年主题研学和“勠力同心开新局”青少年主题研学,以红色大巴串联广州市内各红色史迹点(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以“实景团建”重温当年今日,实现在移动的课堂中践行博物馆教育。荔湾区博物馆策划推出“岭南民居建筑的瑰宝——西关大屋”“百年前的广州明信片——通草画”“粉末春秋展芳华——粤剧脸谱艺术”等10项岭南文化特色教育课程,5月17日在广东实验中学荔湾学校第一小学部举办启动仪式,与10所中小学校签约共建,并举办文化展示和教育体验活动市集,把博物馆送到同学们身边。

博物馆日前夕,南越王博物院“南越王·行”房车主题流动博物馆正式出发。今年巡展主题为“缘系岭南 寻迹三郡”,巡展线路以粤西、广西为重心,旨在促进南越国历史文化在两广地区的深度文化交融,坚实南越王博物院在院外的流动博物馆宣传阵地。而5月18日当天上午,位于广州地铁一号线、八号线连接点的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也将首次联动广州地铁开展线上与线下活动,包括非遗展示、博物馆文明礼仪宣传等。同日,南汉二陵博物馆推出“长洲要塞史迹展”的首场研学活动——白鹤岗炮台文物径研学。

近年来,广州在提升面向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博物馆日期间,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推出“一起来 更精彩”2024融合音乐会暨志愿服务集市活动,以多样的文化活动为残疾人生活添彩。馆方将与“追光主播”计划达成共建合作,在当日上线首个粤语导览作品。馆方还计划将馆内“吾志所向 一往无前——孙中山早年的奋斗历程”“中国第一家官办水泥厂——广东士敏土厂简史”等展览内容制作成盲文书,赠送给相关机构和图书馆。南越王博物院将开展“追梦·星梦童画”关爱特殊儿童公益活动,融入爱心义卖、互动课堂及大型绘画等形式,还将邀请棠溪小学特殊教育班级的孩子们来到现场体验,为特殊儿童提供社会适应性实践机会,让更多人关注、关爱身边的特殊群体。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马玉尘 通讯员 穗艺宣

图片由广州艺术博物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