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红楼梦》中,有一位女子,才貌双全,位列金陵十二钗副册之首。只是,作为读者的我们,对这个人物,常常充满着偏见的看法。这位女子,便是夏金桂。

而导致我们对她产生这样的看法的原因,不外乎以下这两点。

其一:对香菱的同情。

香菱,原名英莲,一生命运多舛,原本出身于殷实之家,却在四岁之时被人贩子拐走;长到十二三岁,好不容易遇到了中意她的冯渊;又被薛蟠纵使家奴活活打死。

最终,成了薛蟠的女人,成了她的小妾。

香菱命薄,心地善良,平易近人;其言行举止,更是非同寻常。夏金桂未嫁入薛家之前,香菱或许也遭受着来自薛姨妈的唠叨、薛蟠的霸道,但到底生活还是过得去的;尤其是薛蟠离开贾府后,住进大观园的她,更是过生了渴望已久的舒坦生活。

在得知薛蟠即将迎娶夏家千金夏金桂的时候,她更是比薛蟠还激动。

宝玉忙道:“咱们也别管他绝后不绝后,只是这姑娘可好?你们大爷怎么就中意了?”
香菱笑道:“一则是天缘,二则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当年又是通家来往,从小儿都一处厮混过。叙亲是姑舅兄妹,又没嫌疑。虽离了这几年,前儿一到他家,夏奶奶又是没儿子的,一见了你哥哥出落的这样,又是哭,又是笑,竟比见了儿子的还胜。
又令他兄妹相见,谁知这姑娘出落地花朵似的了,在家里也读书写字,所以你哥哥当时就一心看准了。
连当铺里老朝奉、伙计们一群人连搅了人家三()四日,他们还留多住几日,好容易苦辞才放回家。
你哥哥一进门,就咕咕唧唧求我们奶奶去求亲。我们奶奶原也是见过这姑娘的,且又门当户对,也依了。和这里姨太太、凤姑娘商议了,打发人去一说就成了。只是娶的日子太急,所以我们忙乱的狠。我也巴不得早些过来,又添一个作诗的人了。”
宝玉冷笑道:“虽如此说,但只我到替你担心虑后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一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香菱对夏金桂嫁入薛家的渴望;她是真心喜欢、真心愿意接纳这位奶奶的。

因为在她的印象中,这位夏家千金,不仅姿色出众,还颇有文化,按她的意思,往后大观园中,又将多出一位会作诗的女孩了。

只是,听了香菱一席话,一向单纯、一向善良的宝玉却说出了这样一句奇怪的话:

虽如此说,但只我到替你担心虑后呢。”

宝玉为何替香菱担忧?我们应该明白,在这之前,他并没有见过这位千金啊。

其实这一点容易理解;而理解了这一点后,或许我们也会更理性地看待夏金桂对香菱的态度了。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句简单的十字警句,显然不是人们的随口一说,而是人们在无数个血淋淋的教训中体会出来的。

夏金桂初嫁薛蟠,未生下一个男婴,这在封建社会,意味着地位的不稳固,而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作为正室的她,是否能够容忍自己的丈夫身边,有着与其恩爱多年的小妾呢?

对于这一点,王夫人给出了答案,所以,在与其同龄的人之中,贾政的小妾仅有周姨娘一人,并且未生下一儿一女;对于这一点,王熙凤同样给出了答案,凤姐嫁给贾琏后,不仅想尽千方百计,赶走了贾琏身边原有的两位通房丫鬟;就连她本身从娘家带来的三个陪房丫鬟也没有放过,仅仅留下了对她绝对忠心的平儿一人。

由此可见,夏金桂对香菱的态度,并非体现出其狠毒;相反,体现出来的,是她作为少奶奶的手段与心机。原文对此,特意用了一句话进行说明:其心机与城府,步凤姐后尘。

其二:夏金桂公然与婆婆对嘴,可谓是整部《红楼梦》中最大的笑话。

在封建社会,对出嫁的女子要求是非常严厉的。所谓女子应该遵守的“三从四德”,并非虚言。作为出嫁的女子,需要孝敬公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纵观《红楼梦》前八十回,我们会发现,尽管婆媳之间存在矛盾,诸如王夫人与贾母、诸如邢夫人与王熙凤,但显然,都没有闹出过如同夏金桂与薛姨妈这样的笑话。

作为薛蟠的正室,也是出生皇商之家的贵族小姐,也是受到良好教育的女子,为何在婆家,会如此放肆?公然撕破脸与婆婆大吵大闹呢?

在此,我们有必要明白一点。封建社会的女子,出嫁后,为何要孝顺公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出嫁后的女子,若犯了“七出”中的一出,便有可能落得被休的下场。

而在“七出”之中,第一条便是“不孝顺公婆”。可见,封建社会之下,公婆对儿媳妇有着绝对的权威。

或许大多数朋友应该都学过这样一篇文章:《孔雀东南飞》,其中的描述的刘兰芝与焦仲卿,原本是一对恩爱的夫妻,只是,因为刘兰芝三年没有身孕,在焦母的逼迫下,焦仲卿不得不狠心将她休掉。

由此可见,封建社会大家族之中,公婆所拥有的权威。

只是,似乎在这一点上,我们从薛姨妈的身上并不能体会出来。因为面对夏金桂的公然对骂,她除了激烈、除了流泪之外,丝毫没有压制夏金桂的魄力。

金桂听了这话,便隔着窗子往外哭道:“你老人家只管卖人,不必说着一个扯着一个的。我们狠是那吃醋拈酸容不下人的不成,怎么‘拔出肉中刺,眼中钉’?是谁的钉,谁的刺?但凡多嫌着他,也不肯把我的丫头也收在房里了。”
薛姨妈听说,气的身战气咽道:“这是谁家的规矩?婆婆这里说话,媳妇隔窗子拌嘴。亏你是旧家人家的女儿!满嘴里大呼小喊,说的是什么!”

面对儿媳妇的公然对骂,薛姨妈唯一仰仗的,不过是封建社会对女子的道德约束,只是,夏金桂对此服软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并没有。

金桂意谓一不做,二不休,越发发泼喊起来了,说:“我不怕人笑话!你的小老婆治我害我,我到怕人笑话了?再不然,留下他,就卖了我。
谁还不知道你薛家有钱,行动拿钱垫人,又有好亲戚挟制着别人。你不趁早施为,还等什么?
嫌我不好,谁叫你们瞎了眼,三求四告的跑了我们家做什么去了?这会子人也来了,金的银的也赔了,略有个眼睛、鼻子的也霸占去了,该挤发我了!”一面哭喊,一面滚揉,自己拍打。

如此情形之下,夏金桂也是十分激动,但是,我们从她的控诉中,不仅能够明白她公然对骂婆婆薛姨妈的底气,也能看体会出她的程府。

在她的控诉中,有两个地方,值得我们仔细推敲。

1、

谁还不知道你薛家有钱,行动拿钱垫人,又有好亲戚挟制着别人。

这句话,初看之下是对薛家的认可,但其本质,其实是讽刺。因为若薛家真的有钱,真的能够获得贾府的帮助与扶持。那么她便没有这番哭诉了。

此时的薛家,早已破败不堪,早已没有了曾经的辉煌;试想,但凡薛家有一点实力,会让薛蟠在贾府之中成婚吗?

而在薛蟠与夏金桂成婚之时,贾府又是否有人前来帮忙、前来恭贺呢?事情的真相是,究竟王夫人,就连王熙凤,也没有露过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嫌我不好,谁叫你们瞎了眼,三求四告的跑了我们家做什么去了?这会子人也来了,金的银的也赔了,略有个眼睛、鼻子的也霸占去了,该挤发我了。

在这一段控诉中,夏金桂可谓一语中的,说中了薛家的软肋;她之所以有底气与婆婆对骂,是薛家做派下流在先。

在封建社会之中,在大家族之间的婚姻中,女子出嫁都会从娘家带来一笔丰厚的陪嫁。夏家作为“京城之中”有名的皇商,她又是一家之中的独苗,自然,她带来的家私,是丰厚的。

而我们从她的控诉中,显然可以体会出,破败不堪的薛家,已然挪用了她带来的家私。

作为皇商之家的夏家,为何会看上如此没落的薛家?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其背后,拥有着与贾、王、史三家的政治联盟;但是,在她嫁入薛家后,却真实地发现,贾、王、史三家,早已孤立了薛家。

如此一来,夏家想着用夏金桂与薛蟠的婚姻,来获取贾、王、史三家的政治庇护的打算,注定成了空。面对这一幕,夏家可谓在这场婚姻中,赔了夫人又折兵,她又怎能不愤怒呢?

或许,对于此时的夏金桂而言,她是巴不得薛姨妈休了她,但前提是,此时的薛家,还能够拿出她带来的家私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结:

或许,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比较公正、比较理性的看待夏金桂了。才貌双全的她,在嫁入薛家后,之所以成了众人眼中的“泼妇”,一方面,是源于封建社会婚姻的残酷现实,对薛蟠的宠妾香菱,她必须排挤;而另一方面,就是当她嫁入薛家后,发现此时的薛家,早已成了空壳,早已没了与贾、王、史三家保持政治同盟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