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听到丹东,第一时间想起的大概是声名远扬的丹东草莓。地处北纬40度,森林覆盖率高达70%,靠近鸭绿江畔,优质的水源和气候条件使得这里成为了草莓生长的黄金地带。

一到冬天,个大鲜甜的草莓从丹东出发运往全国各地,这是这座城市最火热的时候。等到春夏时节,草莓进入淡季,丹东最纯粹真实的一面才真正显露出来。

丹东,解放前称“安东”。它是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与朝鲜新义州隔鸭绿江相望。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便是边境重镇,兵家必争之地。唐灭高句丽后,在此设立安东都护府,命大将薛仁贵镇守。

即便到了近代,丹东也绝对算得上是一座英雄城市。一出火车站迎面便是挥手致意的毛主席雕像,这座城市的基调就这么被定下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30

去认识“最可爱的人”

不管历史书还是影视作品,都无法让我更直观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直到我走进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通过一件件烈士的遗物、战场上残破的武器装备,才真正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全貌。

看着展板上,当时与美国国力各种悬殊的数据,第一次实打实明白什么叫用血肉之躯打赢了这场艰难的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内 | ©视觉中国

走出纪念馆,站在英华山上,回顾这场以正义之师行正义之举的立国之战,无限感慨,我们今天的幸福与自豪都是这些“最可爱的人”赋予的。

12:00

高丽火盆

来到中朝边境城市,怎能不体验正宗的朝鲜美食。当然可以选择耳熟能详的烤肉、冷面、汤饭,随便街边一家小店都便宜又好吃。

但我更推荐深藏居民楼,更有“热炕头”感觉的高丽火盆。

进门脱鞋上炕,阿姨就端来滋滋作响的煎锅,嘴里喊着烫却一刻不停地吃着锅上的米肠、五花肉、豆芽、豆腐,最后再把米饭放上去接着炒,才叫完美收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丽火盆 | ©视觉中国

14:00

望江发呆

吃完午餐,溜达到历史文化数字体验馆。数字化高科技带着我穿越回丹东的每个重要历史时刻,感受丹东的四季不同风貌,再现被炸毁前的鸭绿江大桥全貌。

最后当然要在三层露台喝杯咖啡,静静观赏着宽阔平静的鸭绿江,浩浩汤汤奔流入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丹东历史文化数字体验馆 | ©今日丹东

16:30

鸭绿江断桥

1950年8月,美军战机多次越过三八线对丹东轰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城市设施严重被破坏。面对美国的不断挑衅,为保卫祖国领土不受侵犯,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鸭绿江断桥 | ©视觉中国

傍晚之前赶到鸭绿江断桥,登上这座百年历史的大桥,一路走亲眼见证的累累弹痕皆是战争的伤疤。从桥断的部分远眺对岸朝鲜新义州,城市建筑清晰可见。

夕阳西下,回头望祖国在身后,江风吹拂,仿佛能听到七十多年前入朝作战的志愿军战士们坚定嘹亮的歌声。

18:00

人间美味黄蚬子

丹东烧烤不一定是最好吃的,但烤海鲜绝对在东北数一数二。特别是黄蚬子,怎一个鲜字了得!伴随着炭火的高温,黄蚬子缓缓张开自己的壳,吸一口里面的汤汁,这便是来自渤海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蚬子被炭火烘烤后张开了口 | ©图虫:咖啡加点糖

老纪是我每次来丹东必吃的店,不到七点,店外一排小马扎上坐满了人。食客们早已在砖块垒好的小灶上自给自足烤起来,晚来的只能眼巴巴流着口水看着,等第二批海鲜上货。

这时老板就会免费送一盘生腌虾给大家解馋,生腌从不是潮汕的专属,丹东的生腌虾新鲜入味,丝毫不用担心卫生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00

满族美食演变的炒叉子

玉米是东北最常见的农作物,丹东人用玉米面发酵压成筷子粗的面条,加洋葱、韭菜、鸡蛋或者海鲜一起炒制,成为最受百姓欢迎的小吃之一。

炒叉子是由满族美食“酸汤子”演变而来,不同点在于发酵程度不同,酸味也不同,酸汤子主要以煮食带汤的形式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丹东米叉子 | ©文旅之声

9:00

明长城最东端

从丹东市区坐车,一路沿着鸭绿江来到我国明长城最东端起点——虎山长城。看着车窗外的鸭绿江,地理课本上的边境线在眼前逐渐变得清晰。当年明朝皇帝怎么也想不到为防范建州女真建造的虎山长城,终究是徒劳。

登上烽火台还能看到对面辛勤耕作的朝鲜人民,大声呼喊,说不定还能有人挥手回应。

回程时,发现江边沿途种满了栗子树,我不禁妄想:秋天收获季节能否来此任意采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丹东虎山长城 | ©图虫:安东刚子

11:30

安东特色焖子

焖子在北方并不稀罕,反倒近几年在丹东几乎绝迹。

安东焖子最大的区别就是蘸料,如今只剩新柳街的一家比较正宗。红薯淀粉做成凉粉一样半透明块状结晶物,在平底锅上煎至金黄表皮微酥,蘸料由麻酱、大酱、蒜汁和虾油混合。

一碗热乎的炒焖子上桌,必须来上一瓶丹东本地饮料——大香蕉,丹东人路过绝对会夸一句:“带价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丹东炒焖子 | ©元宝发布

13:00

英雄城市新地标

浪头港2号码头停靠着退役的543导弹护卫舰,已成为这座英雄城市的新地标。丹东舰是上世纪80年代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导弹护卫舰,登上甲板会发现这座服役36年的舰艇略显陈旧。

但对军迷来说此地不容错过,未拆除的前主炮、舰炮、副炮,以及反舰导弹发射架、露天驾驶台、火控雷达、指挥室、雷达高频室等都给人很多想象空间。

当然,作为普通人,看看战士们的舰艇生活区域也挺有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丹东舰 | ©丹东发布

14:30

国境线上的美术馆

月亮岛是中朝界河上的一座小岛,岛上有个小小的私人美术馆,展品不多偏小众,建筑本身就充满了艺术感。缺乏生机的冬季会略显荒凉,一到春夏时节鲜花盛开,在碧波荡漾的鸭绿江映衬下,这座清冷的现代建筑可是妥妥的文艺范儿。

难得的是,这座美术馆一年只办一次展,一年只跟一位艺术家合作,并以艺术家名字命名“年度美术馆”,颇有一期一会的意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丹东与新义州边境,月亮岛上的欧式建筑 | ©Shieldcube

15:30

安东老街:时光倒流一百年

当我还在为美国炸毁丹东咬牙切齿时,有人告诉我:有个地方有复原的老街景。

安东老街是丹东最大的场景集合地,参照百年前经典建筑形式,汇集了满清、民国、日本占领时期独特的历史文化元素,还原了当时知名老字号和标志建筑。一楼是丹东小吃特产大集合,不过我更推荐地方戏、民间艺术等演出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东老街 | ©健忘的行摄世界

时下炙手可热的明星刘宇宁,最初就是在此演唱而走红的。二楼则是充满了创意巧思的各类文创店。

17:00

锦江山公园

很少有游客会选择在陌生的城市逛公园,作为丹东最大的综合性公园,锦江山公园是属于本地人的集体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锦江山公园的三清阁 | ©图虫:111222333.dfic

飞椅、旋转木马之类的并不稀奇,没想到里面有座小型动物园不仅养了不少珍奇异兽,还能给小羊喂奶、喂小浣熊吃瓜子,这种跟动物们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可不多。更没想到园内还有辽东解放纪念塔,据说毛岸英同志入朝前曾在此拍照留念。

华灯初上,登上公园山顶,饱览最美的丹东夜景,为此行画下完美句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锦江山公园望向城市 | ©视觉中国

提起与朝鲜接壤的城市,世人只知延吉却鲜少有人提及丹东。丹东草莓的香甜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座城市,这是好事。

我更想让人们知道,丹东远不止草莓,还有初夏嘎嘎甜的大樱桃,肥美的黄蚬子、虾爬子,香糯的秋栗子……当然最重要的是这座英雄城市值得被每个中国人铭记的历史。

文/张甜

图/见文中标注

编辑/Tasia

长期征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