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一句话引发了轩然大波,他竟然在公开场合否认中国人曾帮助过犹太人的历史,不禁让人咋舌。

巴以冲突再起,这是全世界人民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以色列似乎罔顾和平的企盼,依然对巴勒斯坦用兵,这完全站在了世界人民的对立面。

但是,这都不是否认历史的借口,铭记历史,可以让我们反思过去的伤痛,同时也能厘清谁是谁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伟大的中国外交官

世人皆知辛德勒,无人记得何凤山,其实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欧洲犹太人陷入纳粹的残杀之时,一位中国外交官挺身而出,像上帝一般拯救了数千名犹太人的性命。

跟大多数中国人一样,何凤山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但他从出生那刻起就不一般,何凤山上学后展现出的样子更像是神童,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最终考上了公费留德生,得以来到慕尼黑大学深造。

博士毕业后,何凤山回到国内,当时的蒋介石,聘请了许多德国军官担任军事顾问,并且还向德国购买武器,因此与德国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是很重要的,由于何凤山留德的背景,他开始从事外交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希特勒全面下达对犹太人的屠杀指令后,欧洲的犹太人人心惶惶,他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保命,比如逃到其他的国家。

纳粹早有预料,将大使馆改为领事馆,在纳粹的威逼下,许多国家的大使馆都不敢给犹太人发放签证。

1938年,何凤山被派往奥地利工作,此时德国已经占领了奥地利,并且在维也纳展开了针对犹太人的大清洗。

很多人可能认为,整个欧洲只有德国对犹太人施加了暴行,但实际上,当时的欧洲,大部分地区都是反犹的,甚至连法国也是如此,欧洲犹太人的困境可见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快,民主人士就在埃维昂召开了犹太难民的安置问题大会。

其实开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各个国家行行好,对犹太人伸出援手,但碍于强大的德国,与会的三十多个国家的代表都不敢接收难民

在奥地利的所有外国大使馆,全部对犹太人大门紧闭,何凤山不忍心看到这些人被纳粹残害,于是大手一挥,开始给犹太人发放去往上海的签证。

一个十七岁的犹太小伙,跑遍了四十多个国家的大使馆,都没能拿到签证,直到他来到国民政府大使馆后,何凤山直接给了他20份签证,这令其大喜过望,他和家人的生命安全有了保障。

小伙儿捧着厚厚的一沓签证回到家中,立马给了其他犹太人希望,他们纷纷涌入国民政府大使馆,向何凤山递交了办理签证的材料。

期间,纳粹从中破坏,罚没了大使馆大楼,但何凤山不屈不挠,自己找了一个小屋子办公,继续为拯救犹太人的性命奔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来到上海

高峰时期,何凤山一个月能发出将近1000份签证,奥地利的犹太人得以坐飞机来到上海,或者将上海作为中转地去到其他国家。

大量的犹太人涌入上海,最顶峰时期达到了三万人。

何凤山的行为是正义的,体现出了人类高贵的灵魂,但政治又是肮脏的,何凤山很快受到了上级的训斥。

甚至有人造谣,称何凤山之所以发放了如此之多的签证,并不是因为他对犹太人有着同情心,而是因为他在借机敛财,他已经将签证做成了买卖。

蒋介石立马派人调查,相关人员飞往奥地利,对何凤山进行了严密的观察,可最后一无所获,何凤山凭借自己过硬的品格避免了诬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两年之后,上面因为压力将其召回国,何凤山后来回忆道,他后悔没能多救一个犹太人。

回国后的何凤山选择了上前线,投身到抗日的队伍中,后来他又为国家建设出工出力,直到退休以后,他才选择了定居美国。

在他长达三十余年的国内生活中,何凤山对自己帮助犹太人的事迹丝毫没有提起,究其原因何凤山的女儿在父亲去世后做出过解释,她说何凤山并不认为自己帮助犹太人的行为有多么伟大,他只是做了一个正常人都会做的事情。

三、忘恩负义的内塔尼亚胡

近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表了一篇暴论,在全世界都在声援巴勒斯坦的浪潮下,以色列依然没有任何的动摇,坚持对巴勒斯坦继续用兵。

内塔尼亚胡表示,他们犹太人实在是太惨了,纳粹的暴行是犹太人永世难忘的伤痕,在那个冰冷的时期,没有一个国家对犹太人伸出援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言一出,咱们中国网友坐不住了,何凤山的故事听过没?当年,你们以色列前总理沙龙还赞颂何凤山,称其不是英雄,而是上帝!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在听说了何凤山的故事后,也深感惭愧,发出了自己很渺小的感叹。

这些你内塔尼亚胡都忘了吗?你可是哈佛大学的高材生,相信你的记忆里和历史知识都比一般人要强,怎么在这件事上开始说瞎话了呢?

内塔尼亚胡的争议言论一经发出,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随之宣布闭馆,并且是以“整修”的名义,我们不得不认为这是在“温和的回应”,在如此敏感的时期做出这样的决定,不得不让人有所猜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内塔尼亚胡的初衷很容易揣测,他无非就是想给以色列或者说给犹太人贴上可怜、受苦受难的标签,并以此作为对巴勒斯坦继续动武的借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