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预拘留通知书》是什么?

面对被执行人的消极和拖延,

预拘留能否为案件画上“终止符”?

看看下面案例,

一起来了解!

收到《预拘留通知书》后,
他慌了……

“张某,现在向你送达《预拘留通知书》,责令你在指定期限内自觉履行本院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否则,本院将依法对你采取拘留措施。”收到《预拘留通知书》的张某,神情略显凝重,少了一些“傲气”,也褪了几分“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积极应对求和解
分期偿付换解封

彭某与张某民间借贷案进入执行程序后,香洲法院迅速启动被执行人张某名下的房产拍卖处置程序。眼看房子要被拍卖,张某积极与彭某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彭某同意解封张某名下房产,张某分期履行60万余元债务。

逃避债务办离婚
房产解封速转移

然而,房产解封后,张某支付了34万元后便开始拖延、躲避,彭某遂向法院申请了恢复执行。经调查核实,执行法官发现,上次和解后,张某便与妻子办理了离婚登记,并在房产解封后迅速将房子过户至前妻名下。

违法转移再查封
传唤到案拒履行

违反和解协议,还转移财产!法官一面着手查封上述财产,一面传唤张某到案。张某对自己转移财产的行为供认不讳,但以无力偿还为由上演“摆烂”和“耍赖”,还兜着圈子向法官打听“法院只能查封被执行人名下的房产吧”“法院不会真的拘留吧”……

先行警示“预拘留”
迅速筹款再和解

直至收到《预拘留通知书》,张某方才开始重视起来。在法官的劝导和敦促、“预拘留”的警示和威慑下,张某开始拨打电话筹凑资金,并积极与彭某协商还款事项。最终,张某向彭某支付10万元,双方再次达成分期履行协议,并以查封的房产作为债务担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收到《预拘留通知书》后

继续“摆烂”

真的会被拘留吗?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案例

花式耍赖的执行“等式”

黄某与王某民间借贷纠纷,法院判决黄某向王某返还借款2.5万元及利息。判决生效后,黄某拒绝还款,王某向香洲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拒不履行+拒绝报告
=预拘留

执行法官收到案件后,多次催告黄某尽快报告财产、积极履行债务,但黄某一直置之不理。为敦促黄某尽快履行,法官决定将黄某列入“珠海法院预拘留执行公告”名单,并于2024年4月30日公开发布。

“这个名单是什么意思嘛?”久未露面的黄某看到公告后急忙打听情况,在法官解释完“预拘留”措施及其后果并传唤其到法院处理债务时,黄某慌称“我在广西去不了,我自己联系她还钱”,并迅速挂断电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意躲避+抗拒履行
=拘留

“法官,黄某没联系过我还钱,但我在吉大看到他的车了,你们快来!”收到王某的电话,执行法官迅速出动将黄某带回法院。黄某把微信中的3千余元转给王某后,随即两手一摊“没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知上了“预拘留”名单,还玩“躲猫猫”,到了法院还“消极对抗”,以为可以“赖到底”!见此情况,法官果断决定对黄某作出拘留十五日的惩戒。

在拘留所里待了三天,黄某终于待不住了,遂委托亲友付清了所有欠款。申请执行人收到款项后,为执行法官送来一封朴实真挚的感谢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预拘留’是对违反规定应予以司法拘留的被执行人及协助义务人,作出正式惩戒决定前的一种缓冲‘惩戒预警’措施,可对被执行人起到告知、提醒、警示作用。当然,拘留只是手段,促进履行才是目的。”香洲法院执行局局长表示。

“预拘留”

既彰显了法律权威与执行威慑

又兼具教育性和灵活性

充分体现了善意文明执行理念

未来,香洲法院将继续秉持

“如我在诉”的理念

“执”民所急,“行”民所益

努力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

审核:苏倩雯

撰稿:肖辉燕 戴露 邵珠倩

声明:本文文字、图片为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