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有时需要父母狠下心来,不能纵容孩子的任性和懒惰,爱玩是天性,学习是本身是枯燥,需要坚持的,不如打游戏来得轻松愉快。

有目标感的孩子,有上进心的孩子一旦尝到了学习的甜头,品尝到胜利的果实后,会喜欢上学习,成为自己的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学习之初,孩子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兴趣之前;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碰到问题,一蹶不振的时候,都需要父母的适当“狠心”,把握住大方向,做孩子的陪练员,指导员和朋友。

父母纵容孩子,不指出孩子的缺点,任由孩子随意发展,想学就学,想玩就玩,没有一定的自律性和主动性,孩子的成绩不会很优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母不狠心,再好的教育都是徒劳,再忙也要读一读:

1、教育不是轻松的事,更重要的是陪伴

同样的父母,不一样的教育,孩子的成绩也不一样。一位朋友家有俩娃,老大疏于陪伴,奉行快乐教育,大人轻松,孩子自由,最后的结果是孩子爱打游戏,不爱学习,成绩不佳。

老二上了小学,刚开始,孩子学习也不好,和同班的同学有差距。妈妈痛定思痛,感觉不能走老大的路线了,于是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陪伴孩子的学习,针对弱点,强化补专项,成绩很快上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育不能投机取巧,要的是笨功夫,就是要坐在那里认认真真学习,该背诵的背诵,该练习的练习,来不得半点偷懒,成绩说明一切。

父母下狠心,肯付出辛苦,付出时间和努力陪伴孩子,孩子才会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舍得孩子受学习的苦

耽于玩乐,沉迷游戏,获得的是短暂的快乐,吃不得学习的苦,学习要有坐穿板凳的精神,肯下苦功夫。

苦读苦读,读到一定境界,取得一定的成绩,品尝到学习的胜利果实,比如取得第一名,获得老师表扬,这种正向的激励会鼓励孩子舍得吃苦,以苦为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吃不得学习的苦,以后也会受别的苦,各行各业都不轻松,只是吃的苦不同。学习成绩优秀,可以选择的机会更多,而不是被动选择。

孩子学习不主动是常态,有时候需要父母狠下心,助推孩子一把,培养孩子自律习惯,习惯成自然,每天学习成为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舍得孩子受管教的苦

溺爱自己的孩子,当下轻松快乐,没有争执的苦恼,因为什么都是孩子说了算,长大后就会受社会的苦。

父母不教育,就会由社会来教育,溺爱自己的孩子,不管不问,看着省事儿,到了社会上碰得鼻青脸肿,父母也会跟着受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不同的家庭环境造就不同的孩子,“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不沉迷于当下短暂的快乐,为以后长远的幸福着想,让孩子学会自律,培养好习惯。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