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崛起,我国汽车出口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已发展成为中国外贸出口的新动能代表。得益于俄罗斯、中东、南美和欧洲等地区以及全球广阔的市场空间的支撑,中国汽车出口成绩节节攀升。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总量达522.1万辆,同比增长57.4%,创历史新高。2024年1-2月,出口汽车83.1万辆,同比增长22.1%,实现“开门红”。

中国制造的汽车产品目前已销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良好的质量和先进的技术正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在海外逐渐成为绿色化、智能化、个性化车型的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诸多热门的出海目的地中,以泰国、马来西亚等为代表的东南亚地区,成为中国车企落子海外的重要市场,上汽、广汽、长安、比亚迪、长城等国内大型汽车集团,以及小鹏、哪吒等造车新势力纷纷开始或加大在东南亚地区的投资。

除了东南亚,南美地区受益于日系、德系、美系等车企的数年布局,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工厂和零部件供应体系,加之为应对全球碳中和,该地区国家纷纷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这使得南美地区也成为极具潜力的出海市场。

如奇瑞作为巴西建厂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南美一直是其重点出口市场;零跑汽车也计划在与斯特兰蒂斯集团的合作基础上向南美市场出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国际化战略,中国汽车正逐步展现出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新形象。但与此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准入障碍、技术壁垒、合规风险等成为需要中国车企拿出“精力和智慧”去面对、去解决的新挑战。

此外,如何建立和维护海外市场的品牌形象,提供符合当地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也是中国汽车制造商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分析出海国家或地区的市场特点,对于中国汽车企业制定有效的国际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谈思汽车主要分析了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这4个东南亚国家,以及巴西、哥伦比亚、秘鲁、智利、阿根廷这5个南美国家的汽车市场特点和法规准入,供业内人士参考,如有不准确之处,欢迎指正。

01 东南亚地区汽车市场分析及法规准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汽车市场及准入概述

泰国

市场特点

汽车产业是泰国第一大工业,泰国是东盟最大的汽车制造国和出口国,拥有成熟的汽车工业和完善的供应链。进入电气化时代后,泰国政府计划将本国打造成东南亚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落地发展。

目前,主流日系车企在泰国均有建厂布局,日系车企完善的燃油车产业链推动泰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自主品牌快速完善新能源工厂布局,广汽、比亚迪、哪吒等自主品牌将于年内投产纯电车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泰国销量前十汽车品牌

准入认证

早在2006年5月1日,泰国就加入联合国WP.29的《1958年协定书》(E53),同时不断改进其汽车产品管理规程,以便逐步和国际法规相接轨。泰国的汽车认证制度主要包括排放认证和型式认证,分别由泰国工业标准协会(Thai Industrial Standards Institute,简称TISI)和泰国陆地交通部(Department of Land Transport,简称DLT)负责和主管。

泰国整车认证管控涉及轿车(M1)、轻型载货车(N1)、重型载货车(N2、N3)、客车(M2、M3)、挂车(O类)及摩托车(L类)等。其认证模式是整车型式批准认证,采取国际认证+本国认证结合的双认证制度(即联合国IWVTA认证+TISI排放认证)。

汽车产品需依据UN ECE法规来进行检测及认证并获得联合国IWVTA证书,再按照TISI标准在泰国当地进行排放测试,纯电动汽车则可豁免排放认证。待完成上述检测认证流程后,需向泰国陆路交通部DLT进行注册,方可进入市场销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泰国的整车法规准入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泰国DLT发证流程

马来西亚

市场特点

马来西亚汽车产业是东盟地区的重要力量,是一个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自主品牌的汽车工业国家。2023年,马来西亚汽车销量共售出799,731辆,其中乘用车700323辆(同比增长12%),商用车80571辆(同比增长2%)。而在乘用车市场中,轿车份额高于其他品类,SUV因功能性替代转移,超越MPV成为马来西亚市场第二大品类。

去年,当地本土品牌Perodua和Proton(目前被吉利收购49.9%股权)分别占据全年汽车销量的第一、第二席位,紧随其后的是本田、丰田等日系车。国内自主品牌沿着“一带一路”拓市场,以及相关支持政策下,纷纷布局东盟市场,主要车企有吉利、长安、北汽、金龙、东风、江铃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准入认证

马来西亚为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组织(WP.29)成员,代码为E52。马来西亚参照欧盟对汽车产品准入统一的管理和技术法规体系,全面采用UN ECE汽车技术法规体系(目前已采纳ECE 法规100项左右),并在汽车产品准入管理体制上采取与国际通行惯例的车辆型式批准制度。

进入马来西亚的新车需要经过型式批准委员会的审批,并接受马来西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JPJ)(实际为其认可的技术服务机构TS)的产品检查与认证,获得整车型式认证VTA后,方可进入马来西亚市场。

此外,车辆需要运输到马来西亚环境部指定检测机构进行排放和噪声检测。进入马来西亚的产品检测大部分试验都可以在马来西亚境外进行,但是噪声和排放(电消耗及续航里程)需要在马来西亚本地的实验室进行,不认可境外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来西亚汽车产品认证批准基本流程图

印度尼西亚

市场特点

印度尼西亚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其汽车市场近年来持续增长。政府通过降低关税和外商投资限制,吸引外资汽车企业投资建厂,推动了当地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印尼政府特别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计划到2027年成为全球前三大电动汽车生产国之一,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

去年全年的销量数据显示,日系车仍占据印尼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市场占有率为92%;韩系车的市占率为3.7%,位居市场第二位;中国品牌的市占率为3.1%,位居市场第三位。但总体而言,中国品牌正在夺取日系和韩系的市场,具有极大的市场成长空间。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已布局印尼市场的中国车企包括比亚迪、奇瑞、名爵、五菱、赛力斯、东风小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准入认证

印尼是WP.29的成员国,对于机动车整车采用型式认证,由印尼交通部和印尼工业部共同监管,目前采用了13个UN ECE法规。印尼第22/2009号法规规定:任何一辆将在公共道路使用和运行的机动车辆须满足技术及道路性能要求,整车制造商需要先在印尼工业部(MOI)注册,再向印尼交通部(MOT)提出申请,并将车辆送往印尼车辆测试认证中心(BPLJSKB)进行测试,最终获得整车型式认证证书,车辆才可以进入印尼市场并合法登记使用。

在印尼的汽车管理部门中,交通部(MOT)负责车辆的型式认证(SUT)。这意味着该部门对车辆的设计和构造进行审核和批准,确保它们符合印尼的安全、环保和性能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南

市场特点

越南的汽车产业起步较晚,但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促进了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越南政府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通过提供购置税减免、购车补贴等激励措施,以期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到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年8月,越南本土车企Vinfast敲钟纳斯达克,半个月后市值飙升至1600亿美元,被外界称为“越南特斯拉”,吸引了众多国际汽车制造商的关注和投资。越南电动汽车市场规模虽小,但增长潜力十足,2023年,电动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量的6%。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电动化起步较晚,但越南却是拥有全球领先的高密度充电站基础设施的国家之一。

准入认证

越南机动车型式认证体系是越南政府为确保机动车质量和安全性能而建立的一套认证制度。该体系主要由越南交通运输部(MOT Ministry Of Transport Vietnam)及其下属的机动车辆注册局(VR Vietnam Register)负责管理和执行。

在越南,所有国内组装或进口的机动车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都需要通过型式认证才能进入市场并合法使用。型式认证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车辆符合越南的强制性技术标准和安全性能要求。

越南的汽车登检流程主要分为两部分:资料审核和实车检测,并且针对整车(Completely Built-Up, CBU)和散件组装(Completely Knocked Down, CKD)这两种不同的进口方式,规定了不同的操作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CBU进口登检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CKD进口登检流程

以上为“东南亚与南美地区9个国家汽车市场分析及准入法规要求(上)”的内容,由于篇幅原因,巴西、哥伦比亚、秘鲁、智利、阿根廷这5个南美国家的汽车市场特点和法规准入内容将放在下篇展开。详情可关注“谈思汽车”,获取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