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养你大,你养我老”,本是天经地义的一件事,可是湖南衡阳一82岁老太,四个子女却无一人愿意赡养她,就连过年都不曾看她一眼。

无奈之下,老人决定求助媒体,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即使是有记者,四个子女也依旧不改冷漠的态度,甚至就连老太的孙子都直言:想得美!

直到记者的追问,这件事情的原由才逐渐浮出了水面,原来,老太曾经竟为了一只鸡,逼得自己的大儿媳自尽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来如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碗鸡汤 酿成悲剧

对于我们中华儿女来说,“”一字是凝聚在基因里,自从祖祖辈辈拥有了家庭和亲情的概念,赡养长辈、养老送终就成了人之常情。

然而,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孝道”这个古老的规训却屡屡遭到现代文明的冲撞和挤压

许多子女对履行赡养义务敷衍了事,大有“赡养无门”的不孝迹象,产生这种现象,既有观念和责任意识的淡化,也有实际操作层面的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湖南衡阳,就发生了一件被子女集体拒绝赡养的“不孝”事件,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接下来,就让我们追查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

金玉莲,今年82岁,家住湖南衡阳某村,她曾经是一名幸运的拆迁户,分到了5套房产和16万现金,家底可谓小有余裕。

但如今,她独自一人住在一间陈旧的危房里,隔三差五就有水电中断,生活十分窘迫,且毫无温情可言。

金老太太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按理说她的晚年不应该太过孤寂,然而现实远非乐观,这四个儿女个个对她敬而远之,连她的一个小小的心愿——由儿女们轮流赡养她的日常起居,都遭到了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这位82岁的老人家沦落至此?其根源还要追溯到几年前的一件令人扼腕的家庭悲剧。

金老太原本与大儿子王建华及其家人同住,但是因为她的性情不仅十分古板重男轻女思想更是根深蒂固。

作为长子,王建华的妻子自然就成了她的靶子,尽管大儿媳孝顺谨慎,操持家务、照料公婆无微不至,但金老太太总能寻衅挑剔,对儿媳无理的吹毛求疵

一次,金老太太发现自己在院子里养的鸡少了一只,而大儿媳正好在炖鸡汤给生了病的孙子补补身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幕被老太太看去,她立即大发雷霆,怒斥儿媳是个“偷鸡贼,并且还说了一堆的难听话。

她也不管儿媳怎样声泪俱下的解释,只当自己找到了一个泄愤的口子,接下来的几天,老太太处处叨扰、百般羞辱儿媳,甚至连饭也不让她吃肉。

按理说,儿媳没有打招呼就把鸡吨了,惹怒了婆婆也是情有可原的,但作为婆婆,金老太太的反应实在过于残忍了,不分青红皂白的就开始羞辱人。

面对如此严厉的“家法”,儿媳难受愤怨至极,一气之下竟然喝下了农药自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件事情发生后,家中鸡飞狗跳,王建华指责母亲说话太重,才会导致媳妇死亡,但是最让他难以接受的,还是母亲的反应。

在儿媳死后,金老太太不仅没有丝毫的愧疚,反而居高临下诋毁她,说她“矫情”,王建华听了这些话简直是怒火中烧。

他决定从此与母亲断绝关系,宁可一分钱不要母亲的财产,也不愿再与这个骂死自己妻子的“恶毒婆婆”为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失去了大儿子家的庇护,金老太只能到小儿子王建国家“借宿”,但是,她的小儿媳跟她的大儿媳可不一样,根本就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所以两人经常闹矛盾

而且,这个做派有些狡猾的“小儿子”,其实也不算特别孝顺,金老太太被大儿子赶出后,确实去了他家暂住。

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在金老太不知情的情况下,小儿子王建国便暗地里卸了老人的磨,将母亲拆迁房产的所有权全部过户到自己名下,彻底割断了她的经济来源,等到金老太发现真相时,便一怒之下离开了他们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个儿子的态度如此强硬,金老太太难以承受,只好求助于自己的两个女儿,然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两个女儿竟也对她避之唯恐不及

原来,当年拆迁分房时,金老太太曾承诺给两个女儿每人一套,如今却连一间都分不出来,全给了小儿子,女儿们的怨气可见一斑。

“她一直重男轻女,当时又没想着靠我们养老,当时疼谁谁养呗!”

听到此话,金老太太如何不心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人赡养 求助媒体

就这样,金老太太无家可归,只能住进早已拆迁的陋室,阴冷潮湿的环境,让她的身体每况愈下,每每大雨倾盆,老房子便漏雨淋淋,金老太不得不蜷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她曾经视儿子为天,轻看女儿,无视儿女们的期盼与付出,妄图以权益霸道独占拆迁房产,最终冰冷的利益算计只换来了全家人的隔膜矛盾,今日的困境,又怎能怪得了别人?

面对如此绝境,金老太没有办法,只能向媒体求助,她的遭遇也因此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当记者们走访子女时,却遭到了一致冷遇,大儿子王建华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

“你养我让我老弟去养,我不养。她不是我妈,也没有我这个儿子!”

小儿子王建国态度则更加理直气壮:

“我们夫妻俩工作忙,哪有时间照顾老人?再说,她还有16万现金和两个女儿,何必来麻烦我们?”

姐妹二人虽未直接拒绝,但也诚恳表示:

“妈从小就重男轻女,现在要求我们赡养,良心在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儿女的口诛笔伐,金老太不免汗颜,可她依旧倔强地认为,子女无权不尽赡养之责,并打算循法律途径,要求子女供养自己的晚年生活。

“要么给我分房产,要么每月付给我1000元赡养费,否则就走向法律途径!”金老太咄咄逼人的威胁,可子女们并不当回事。

这下子金老太太也是一筹莫展,她只得做最后一搏,找到小儿子表示,如果他愿意赡养自己,每月她愿意给他1000块钱,只可惜,王建国再一次拒绝了母亲的请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投无路的金老太太,倒也没想着真的要跟儿子法庭见,最终也只能作罢,就这样,她的赡养问题仍然没有着落,每天在危旧的房屋中饱受寒风飘摇,惴惴不安地度日。

总的来说,金老太太晚年无人赡养,固然令人扼腕叹息,但其中也有她自己的因素在作祟

她那陋习顽疾与家庭权利的争夺,最终导致了遭子女唾弃的下场,这不禁令人深思:在当今社会,家庭矛盾的根源何在?代沟冲突如何解决?老有所养的理念又该如何贯彻?个中还有太多值得反思和探讨的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是陋习祸根,金老太的“重男轻女”观念,是上世纪农村社会的遗毒,她不仅生前拆迁房产未分文给女儿,连最起码的生活照顾都未施予,这样的偏袒行为,自然招致女儿们的反感。
其次是利益冲突,拆迁房产归属引发了子女间的争夺与猜忌,财产都被转移给了小儿子,自然激化了子女间的矛盾。
再者是代沟悖离,作为传统农村老人,金老太太不理解现代社会的法律理念,认为子女理所当然应尽赡养之责,而现代子女则更看重自由意愿,在无经济约束的情况下,很难被老观念束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物质利益的基础,伦理道德也很难落实,金老太虽期盼能得到子女的呵护,却罔顾子女的现实需求,这无疑是缘木求鱼。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时代矛盾,我们要勇于面对现实问题,努力消弭人性的陋习,用包容与理解来反思先辈的过错,同时也要建立健全的法制与社会保障体系,确保老年人的基本权益,不让他们在晚年遭受委屈。

结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首金老太太的一生,也让我们感受到重视家庭和睦的重要性,一个缺乏爱与包容的家庭,注定会演变成道德与法治的真空。

作为后人,我们更要倡导男女平等的理念,破除旧有的性别成见,让每个生命都能获得应有的尊重。

生命虽短暂,总该有些意义,寄语世人,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这个家园注入更多的仁爱之光。

这是一个让人扼腕的悲剧性故事,金老太太虽是祸从口出、罪有应得,但若仔细追根溯源,她的一言一行其实都根植于更深层次的社会病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当代人虽难免有某些时代局限性,但我们理应有决心以开放理性的胸怀去接纳新事物,唯有如此,我们才不会在探索人生彼岸的道路上,止步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