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5式步枪是5.8毫米口径,在该枪族服役的时候,我国还以95式步枪为基础研发了班用机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5式班用机枪

然而到191枪族服役后,中国又重新装备7.62毫米机枪了。为何我国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对于班用机枪的口径可以直接说一句暴论,那就是除了扛枪的士兵,一个班里面所有人都希望班用机枪的口径越大越好。

为了减轻子弹重量

当年中国选择服役5.8毫米口径的班用机枪,原因有二。

第一个原因是班用机枪对前线班组人员来说更轻松。因为子弹这玩意作为用起来就上百发往外射的东西,对重量是很敏感的。

依材料和装药量等区别,5.56毫米口径子弹的重量大多在3~5克一枚,7.62毫米口径子弹的重量在7~10克一枚,12.7毫米口径的子弹重量能超过20克一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子弹

假设一个士兵带100发子弹,那么他带5.56毫米口径子弹,子弹的重量会是300~500克,7.62毫米口径的子弹重量会是700~1000克,12.7毫米口径以上的子弹会是2000克。

这个口径提升递进的重量是直接翻倍的,对士兵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

所以全球所有的轻武器设计师,都在想办法的削减武器的重量。

比如说现目前主流的子弹都是黄铜或者是覆铜钢,于是就有一些厂家推出了塑料子弹。

塑料子弹比起金属子弹,重量又要低20%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塑料子弹

如果不是塑料子弹的成本更高,这玩意会很轻松的取代现目前主流的金属子弹。

口径更小的子弹能极大的降低士兵的负重,自然是各国枪械设计师都会去尝试的方案。

全球被美国带歪了

第二个原因,是中国当年被美国带歪了。

上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的时候,在美国的带领下,全球一度出现过一股“小口径机枪热潮”。

当时美国装备了5.56毫米口径的M249班用机枪,受美国影响,很多国家也开始搞起了小口径班用机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249班用机枪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服役小口径班用机枪的目的,是和其军改挂钩的。

海湾战争后美国的军改方向是“高机动性”,火力和装甲防护讲究一个能用就行。整个部队全部的建设重心,都集中到如何快速的投入战场。

所以美国服役M249班用机枪是为了满足其轻量化的军改需求,让士兵轻装上阵。

不过后来的事情证明了美国的失败,美军通过阿富汗战争有了一个经验,那就是轻机枪有时候真的不顶用!

在伊拉克战争的时候,M249班用机枪是颇受美军好评的。毕竟这么轻的玩意,携带起来很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249班用机枪

同时伊拉克战争是一场美国借助自己强大的海军和空军优势,对伊拉克正规军进行压制的战争。

打击敌人的任务已经交给美国的战斗机和导弹了,士兵手里的班用机枪根本开不了几次火。

但是到阿富汗战争,等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要自己去和敌人打游击战,得用自己手里的武器去和敌人火拼的时候,M249班用机枪的风评立马就垮了下来。

说到底,火力不足恐惧症是根植到每一个士兵心底的。你有更强的火力,就能直接压得对面抬不起头。

试想一下,一队去拔碉堡的八路军战士,给他们三个选择,分别是59式坦克、RPG火箭炮,以及5.56毫米的班用机枪,他们会选哪一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9坦克

毫无疑问,人家肯定直接选59坦克了,处于交火状态的士兵永远只痛恨自己手里的家伙事口径不够大。

要不是人类的体力是有极限的,给军队设计机枪的设计师高低能设计出155毫米口径的班用机枪。

并且对于枪械的使用我们能发现一个很明显的规律,那就是载重能力越大的东西上,机枪的口径越大。

靠人抗的班用机枪,口径通常是5.56毫米或者是7.62毫米。能装在车上扛着走的机枪,口径就能达到12.7毫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车载机枪

如果是飞机上的航炮,那个口径就能超过20毫米了。

如果火炮也能算“机枪”的话,那么坦克上面则搭载着一挺口径超过100毫米的“机枪”。

所以现代班用机枪口径的设计规律,就是如何在人能抗住的情况下,尽可能高的提升一线部队的火力。

结合以上种种,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口径和重量是机枪最重要的两个指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减轻枪械重量

我们上边已经谈过了机枪的口径,在重量上,只要条件允许自然是能减轻就减轻。

要想减轻机枪的重量,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材料,另一个是载具。

在材料上,正如我们上边提到的塑料子弹,相较于金属子弹能减轻20%以上的重量。

随着人类的材料学不断发展,人类也找到了越来越多既轻又坚固的材料。让现代机枪大量使用更轻的材料,能明显减轻枪械的重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塑料子弹

现代的步枪已经在大量使用工程塑料了,极大减轻了步枪的重量。

机枪因为持续射击导致的高温问题,在材料上使用限制比较大。

但这些年来因为工程塑料也出现了一些更能耐高温的材料,所以机枪上出现工程塑料也是一个趋势。

比如说我国7.62毫米的QJY-201班用机枪,就像现代步枪一样大量使用了工程塑料。

至于载具方面,中美则给出了不同的解题思路。

美国现在在研发像机械狗一类的载具,可以随班一级单位行动,帮助士兵携带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机械狗载具

中国则在外骨骼上发力,搞出了依靠结构减轻士兵压力的外骨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军战士尝试佩戴外骨骼作战

这些外骨骼能将士兵身上的重量转移一部分到地面上,能大幅度的降低士兵的压力,让士兵抗更重的枪械。

不过在士兵承重能力大幅度提升的情况下,估计未来会出现12.7毫米口径的班用机枪。

参考资料:

【1】中国新闻网·《中国新型班用轻机枪曝光 设计更人性化》

【2】参考消息·《只要没坏就不用修!外媒盘点美军最喜爱的6种枪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