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世界建筑设计联盟(ID:world-design100)

本文已获得授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西藏布达拉宫与承德小布达拉宫 ©网络

看!是不是很像?这就是中国的第三座“布达拉宫”,它的真名叫普陀宗乘之庙,又称“小布达拉宫”。这座庙宇是清代乾隆皇帝为了庆祝自己60寿辰和崇庆皇太后80寿辰而下旨仿照西藏布达拉宫建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半鸟瞰实景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建筑群半鸟瞰 ©网络

它坐落在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狮子沟镇狮子沟村,是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建筑群。其实承德普陀宗乘之庙(小布达拉宫)是清代通过对西藏布达拉宫研究和借鉴的基础上修建的,通过汲取西藏布达拉宫的建造经验,借鉴布达拉宫的神韵,并融合满族、汉族等多民族建筑艺术而建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与山相依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半鸟瞰正面实景 ©网络

其建筑风格与西藏布达拉宫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展现出了藏式建筑的独特韵味。它的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匠人们的心血与智慧,无论是雕刻精美的门窗,还是色彩斑斓的壁画,都让人流连忘返。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庄严与神圣,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华民族传统建筑的魅力与风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建筑实景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建筑细节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建筑细节 ©网络

普陀宗乘之庙,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其主体建筑——气势磅礴的大红台,巍然耸立于山巅之巅,通高43米,宛如一位巨人俯瞰着整个世界。台中央的万法归一殿,作为主殿,其殿顶高耸入云,傲然挺立,展现出无尽的威严与庄重。殿顶之上,鎏金鱼鳞铜瓦熠熠生辉,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大红台建筑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大红台建筑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建筑实景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建筑实景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建筑实景 ©网络

环绕在大红台周围的,是60余座(现存40余座)平顶碉房式白台和梵塔白台,它们依山势而建,呈纵深式自由布局。这些白台与红台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幅壮美的画面,让人流连忘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建筑实景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五塔门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建筑实景 ©网络

普陀宗乘之庙不仅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1961年3月4日,普陀宗乘之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对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极高认可。而1994年12月,包括普陀宗乘之庙在内的“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录为世界遗产,这无疑是对其独特魅力和世界影响力的最好证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雪景中的建筑群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雪景中的建筑群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雪景中的建筑群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雪景中的建筑群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雪伴碑亭 ©网络

通过深入探究承德普陀宗乘之庙与西藏布达拉宫的异同,我们不仅能更好地领略到它们的建筑艺术之美,更能感受到中华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对于中华建筑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编辑:田芳
审核:筑君

素材来源事务所及相关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速联系,我们尽快妥善处理。未经世界建筑设计联盟授权,请勿以此编辑版本转载。

- End -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自:世界建筑设计联盟

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文章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 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