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北京召开全国政协会议,会议期间,毛主席同各行各业的代表们握手致意。

当主席走到一个身材瘦弱的小姑娘面前时,笑着对她:“听他们说你是开火车的,开火车可是个苦差事,你身体这么单薄,能吃得消吗?”

这个瘦弱的小姑娘叫田桂英,她当时十分激动,没想到敬爱的毛主席竟然还认识她。

但是不一会,她脸上又闪现了一丝不高兴,而且她接下来的举动,更是让毛主席吃了一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1930年的东北,由于连年战乱,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劳苦大众都在生死边缘挣扎着。

田桂英就是在这一年出生在了大连的一个贫困渔家,算上田桂英,这个贫困的家庭共有六个孩子,全靠父母亲打渔艰难的活着。

从有记忆开始,田桂英就从来没有吃饱过。父亲带着五个稍微年长的姐姐每天都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搏命,可是辛苦捕到的鱼交完伪满政府的苛捐杂税,剩下的只能维持全家人不被饿死。

田桂英是最小的孩子,所以在家中总会被多偏爱一些。在姐姐们的支持下,父母亲拿出了家里仅剩的积蓄,供着田桂英读了三年书。

这三年让田桂英认识了一些常见的字,可以读书并且学会了写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姐姐们的相继出嫁,家里的生活愈发的困难,为了不给贫困的家庭增加负担,田桂英无奈之下只能选择了辍学。

1943年,田桂英找到了一份外企纺织厂的工作,她本以为自己从此可以为家里出一份力,但最终因为不堪忍受外企的压榨剥削,就跑去一家民营企业学习雕刻印刷。

去学习印刷时,田桂英才14岁。虽然年纪小,但是她干起工作来肯拼命,身上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身边的人都很喜欢这个踏实刻苦的小姑娘。

纺织厂女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年后,一个朋友给田桂英介绍了一个大连机务段食堂服务员的工作。这让田桂英很是高兴,因为这里供吃供住不说,还能领到十几块的工资。这在战争年代绝对是个安逸体面的工作。

从小吃苦长大的田桂英格外的珍惜这一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每天在干完自己的活之后,都会热情的去帮助别人。她的人生不再是为了吃饱肚子而活着了。

但是这个安逸的工作,她也并没有干多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不怕吃苦,为了梦想而奋斗

一天,田桂英突然找到机务段段长,表示自己要开火车。

那时一次偶然的机会,田桂英看到了一张苏联女火车司机的宣传画,画上女司机英姿飒爽的风采以及眼神中的自豪让她深受震撼。

晚上,田桂英怎都睡不着,她反复的问着自己,我能不能像人家一样,也能当一名火车司机?

但段长没有立刻答应她,而是给了她一个开清油车的工作。

在这里,田桂英的工作一如既往的认真刻苦,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新的技术,很快的她就成为了这里的技术能手。

因为她优秀的表现,大连机务段党组织决定批准田桂英同志加入光荣的中国共产党。这让田桂英的工作热情更加的高涨,第二年就被评为旅大市(现大连市)一等劳动模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幸运总是会眷顾努力的人。当时机务段还有一位苏联段长,他准备在中国培养一批女火车司机,那张宣传画也是基于这种考虑才被贴在那里的。

这个消息让田桂英的激动坏了,她恨不得立刻就去报名。但是当她将这一想法跟家里人说了之后,家里人并不赞成。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女性出去抛头露面是并不被认可的,一时间说闲话的人不少。

田桂英并没有被这些反对的声音所压倒,这反而激起了她骨子里的那一份不屈血性。她默默地在报名表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咬着牙对自己说,田桂英你一定可以成为一名光荣的火车司机的,一定可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报名的人不止田桂英一个,最终一共有二十多个和她一样有抱负的年轻女青年,递交了报名表。

最后,经过了严格的选拔,九个姑娘留了下来,开始了她们的培训。

当时的火车是烧煤的蒸汽火车,完全靠着人力来将煤铲进去燃烧。这可不是一个轻松活,很多男性都无法胜任这份工作。

面对如此考验,田桂英等九人并没有退缩,而是更加刻苦的去学习,一天下来,她们累的胳膊都抬不起来,但从来没有一个人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

就这样经过了九个月没日没夜的学习,共有四个姑娘通过了最终的考核,田桂英正是当中之一,而且她还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被任命为司机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妇女的火车头

1950年3月8日,大连铁路局给田桂英几人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出车仪式,她们驾驶的火车被命名为“三八号”,上面挂着一副“妇女火车头”的彩旗,田桂英为司机长,这个小组也被大家亲切的称呼为“三八女子包车组”。

田桂英成了新中国历史上首位女性火车司机,一时间她成了全国所有妇女同志争相学习的对象。

“三八号”的出现,是新中国妇女们对“妇女能顶半边天”最好的诠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田桂英她们的事迹被全国无数的报刊所宣传,还被写进了中小学的课本中,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这些女火车司机的故事。她的形象还被搬上了荧幕,拍成了电影,激励了当时全国无数的妇女同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田桂英没有被铺天盖地的宣传冲昏头脑,在自己的岗位上依旧是勤勤恳恳,踏实严谨的工作着。

1950年5月1号,哈尔滨召开劳动大会。田桂英驾驶“三八号”机车,开了1000多公里,整整花了一天一夜才将大连劳动代表安全送到哈尔滨。

而在这半年里,田桂英开着火车行驶在东北各大城镇时间,行驶距离超过6万里,节约煤炭5万多公斤。

同年田桂英当选为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并被推选为东北铁路工人代表赴京。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田桂英同别的劳动模范一起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还作为模范代表给毛主席献了彩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田桂英激动一直流着眼泪,连准备好的祝福语都忘记说了,一直到会见结束,田桂英都没有从激动的情绪中缓过来。

毛主席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记住了这个会开火车的小姑娘。

后来田桂英还和其他的新中国青年代表们一起访问苏联,在苏联她专门去和当地的女火车司机们交流。

这一刻田桂英不再是一个只会羡慕的小姑娘了,而是和她们一样,都成了新时代的女性代表。

1951年,田桂英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再次见到了毛主席,这才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一向要强的田桂英还以为主席说她瘦弱是“瞧不起她”,于是在和毛主席握手时,她就故意攥紧毛主席的手。

毛主席也觉察出了这个小姑娘不服输的精神,就打趣道:“你这个小同志脾气还不小。”

周围的人都笑了。

每次说起这件事,田桂英的眼神中都是骄傲,能被毛主席两次接见,这是她人生中最光荣的事情。

在田桂英担任司机长的三年里,她带领包车组一共行程超过20万公里,没有发生过一次安全事故,圆满顺利的完成了东北铁路局给与她们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田桂英又想从事火车机械工程行业,先后到沈阳、唐山等地学习,60年代初成为了一名工程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田桂英任沈阳铁路局工程处工会女工科副科长。

不管是在什么地方,田桂英都没有放低对自己的要求。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岗位中,她都是以开火车的严谨和刻苦态度来对待的。这让身边的人都很是佩服她,开玩笑说“田桂英同志要做一辈子的妇女火车头。”

确实如此,田桂英深深的知道,要是没有共产党,没有毛主席,她就不会有现在的好日子。所以共和国第一女火车司机既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也是一种鞭策。所以她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给自己身上的荣誉抹黑。

1985年,55岁的田桂英正式退休,离开了工作岗位。但她的事迹还没有停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记

退休后,田桂英也没闲着。她经常到铁路学校做培训,带徒弟。她的经历也被编写成书,激励着下一代人。

如今,田桂英老人已经94岁高龄,身体依旧健朗。她还经常告诉徒弟们:

现在火车快了,但人心不能快!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人,本本分分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