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撰文/ 张霖郁

编辑/ 黄大路

设计/ 师 超

2021年1月,Christian Sobottka加盟哈曼,出任哈曼国际汽车事业部总裁。之前,他是一位博世人,在那里工作了19年零1个月,离职前他的职位是博世汽车转向事业部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任职6年零1个月。

2021年虽仍处疫情,却是中国国内 “新汽车” 热度持续高涨的时期,但当时很多具体方向尚未形成一致, “智能化” 有一段时期甚至遇冷。

身处欧洲的Christian在这一年感觉到越来越多消费电子供应商涌入汽车行业。“那一年,我看到汽车的属性正发生变化,从机械属性转向科技产品属性。另外,进入汽车行业的门槛变低了,整个行业正从传统的慢节奏进入加速转型期。”北京车展期间,Christian告诉汽车商业评论记者。

Christian正是这一年开启了在哈曼的新篇章。

Christian Sobottka▼

哈曼国际汽车事业部总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随着整车的属性发生变化,汽车供应链都在重新整合资源,或并购或拆分,寻求技术变革与突破,目的是都想找到新的业务入口。

罗兰贝格的一篇汽车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至2020年,传统零部件供应商的息税前利润率分别为6.8%、5.1%、2.5%,电池供应商的息税前利润率则分别为10.8%、10.5%、7.2%,几乎是前者的两倍,而来自汽车领域外的软件供应商,利润率甚至是传统零部件厂商的四倍多。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哈曼也开始经历转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路进化

哈曼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仔细研究它的历史,会发现哈曼具有自我进化的能力,每一次行业或时代的转折中,它都抓住了变革的机遇。

哈曼的两位创始人之一Sidney Harma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做调频器起家的哈曼在1954年推出了AM/FM高保真迷你收音机Harman Kardon Festival D1000。当时二战后收音机在美国盛行,哈曼集成了调频器、前/后级功放,推出的这款体积小巧的收音机,上市后一炮走红。

之后的几十年内,哈曼接连收购了多家音响公司,为其日后成为全球知名的消费音响及专业音视制造商打下了重要基础。

1995年,哈曼收购了一家德国公司Becker。Becker当年主要生产车载收音机以及开发导航系统。哈曼通过此次收购,正式进入汽车领域,并在之后的20年内迅速发展为世界领先的车载音响和信息娱乐系统制造商, 产品覆盖信息娱乐系统、导航系统、车载音响、语音控制、人机交互等。客户包括莱斯莱斯、法拉利、奔驰、奥迪、宝马、MINI、福特、雷克萨斯、现代等品牌,奠定了其在汽车界的江湖地位。

2015年,公司最高管理层看到车端到云端的发展趋势,这一年哈曼收购了美国软件公司Symphony Teleca,这是一家从事云端服务的软件公司。同年,哈曼还收购了一家以色列公司Redbend,这是一家从事互联设备的软件公司,并且具有OTA能力。

2015年至2016年,哈曼已经将汽车业务模块从车载音响以及信息娱乐系统扩展至云端软件服务上。

这个时间段正是国内新势力如雨后春笋创立之时,哈曼具有前瞻眼光,已预见新汽车的变革,提前布局了软件以及云端服务能力。

2017年,三星以80亿美元收购了哈曼,这笔收购成为三星史上最大的一次交易。

这一消费电子业巨头不仅为哈曼带来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市场资源,也使得哈曼在消费电子技术迅速融入汽车行业方面具有了无可比拟的优势。哈曼也由此加速向科技公司转型。

当然此笔收购,三星也通过哈曼来进行资源整合进一步拓展汽车业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体验为先

“座舱体验在未来是汽车差异化的关键因素之一”,Christian告诉汽车商业评论记者。

哈曼Road-ready系列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1月8日,拉斯维加斯的CES展上,哈曼发布了最新的Road-ready产品组合。关于为什么叫Ready这个名字,Christian解释说因为这些产品都是车规级可以直接上车的,大大节省了厂家的量产时间,Ready系列可实现车内软硬件无缝升级,为车型赋能。

此次在北京车展供受邀客户体验的共有五类Ready系列产品,一是Ready Display,二是Ready Vision QVUE 和AR HUD,三是Ready Care,四是Ready Upgrade,还有Ready Connect。

哈曼Ready Display▼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Ready Display主要是车载显示屏产品,核心是哈曼采用了三星的Neo QLED显示技术,这一技术让画质的呈现效果可媲美OLED显示屏,同时价格更加亲民。

Ready Vision QVUE 和AR HUD为抬头显示类产品,为用户架起物理和数字世界之间的桥梁。QVUE同样采用三星的Neo QLED显示技术,其独特的投影方案可通过反射技术在前挡风玻璃下方黑色长条区域显示驾驶、网联、娱乐等信息。Ready Vision QVUE能在适当的位置提供正确的信息,尽可能减少对驾驶员的干扰。

哈曼Ready Vision QVU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Ready Vision AR HUD是增强现实的抬头显示方案, 它非侵入式的设计、体积紧凑且无需楔形膜设计,不受特定硬件和导航的绑定,同时增加了三维物体检测和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可实现精准定位和极低的延迟表现。

哈曼Ready Vision AR HUD显示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汽车商业评论记者在现场体验了Ready Vision QVUE,第一感受是座舱贯穿式的大屏显示不阻碍视线且视野更开阔,显示效果令人惊艳。

Ready Care作为哈曼开发的驾乘人员安全健康检测的解决方案,通过摄像头识别驾驶员分心或疲劳驾驶,新增的驾乘人员关怀功能可检测驾驶员行为。利用人工智能和神经科学,Ready Care可对驾驶员的认知负荷进行检测并进行闭环式干预,确保车内安全和舒适。此外,采用雷达传感器实现无接触式测量,Ready Care实现了乘客生命体征和车内遗留儿童检测。目前,哈曼正与三星紧密合作,进一步开发生命体征和压力传感技术。

哈曼Ready Car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Ready Upgrade包括哈曼产品级座舱域控制器、软件、配件和工具。通过持续可升级性帮助车厂缩短上市时间和成本,并将产品推向市场的时间减少至6个月内。它是一款可跨车型和在同一车型的不同年度改款中可重复使用的产品。

Ready Upgrade提供两款全新的座舱域控制器:Base和Advanced版本。Ready Upgrade Base专为恶劣环境而设计,在单个显示屏上提供动态的车载信息娱乐和仪表体验,这使得用户可以在联网的8英寸显示屏上选择和互相切换他们喜好的观看内容。而Advanced座舱域控制器通过全新的三星Exynos处理器为高端车型或想为现有车辆增加更多显示屏、更丰富安全功能以及互联服务的汽车厂商提供了优化的解决方案。

哈曼Ready Upgrade Advanced版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不断扩展的Ready产品系列的新成员,Ready Connect车载通信单元提供了从 4G 到 5G 的模块化硬件升级和高度可扩展的软件架构。与三星合作开发的内置天线,可提供更大的连接性能并更好地减少线束数量和信号损失,从而节省额外的成本和重量。

哈曼的Ready Connect▼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产品代表了哈曼当下的最新技术,大大增强了座舱体验。据Christian介绍,“这些产品可以相互无缝集成,在短期内帮助中国车企加速产品的开发,同时也践行了哈曼对于 ‘消费级体验,汽车级品质’的初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转型之路

哈曼在CES上推出Ready系列之后,Christian说向车企推广时他们有三种反应。

第一种是非常有兴趣,想尽快了解这一新技术;第二种是认可这一技术,但表示不知道该如何说服决策层采购该技术;第三种车企自己垂直整合,自研相关产品。

在汽车品牌音响和座舱领域已经证明成功的哈曼,今天需要在汽车消费电子化浪潮中再次证明自己的实力。据悉,法拉利将搭载Ready Upgrade和Ready Care系列,国内的某家新能源汽车品牌也正在采购Ready系列。哈曼和三星的强强联合,正使得哈曼Ready系列产品在产品力和成本上的独特优势逐步显现。

当汽车商业评论记者问到,当前中国车市价格战越打越凶猛,哈曼是否也经历过车企要求降价的要求?

Christian表示,哈曼高度重视维持竞争力,通过优化成本策略、应用新方法论及拥有强大的制造基地和供应链基础来确保持续发展。同时,哈曼的产品和技术装入车企的产品后,会为他们的车型创造超越价格本身的价值,因此有信心应对各种挑战。

同时,他也提到他的职业生涯一直在经历转型。他认为当公司业务发生变化时,作为领导者从知识结构到认知都会跟着发生变化。“我的角色是带领团队转型,自己和大家一起站在科技的最前沿,见证这些新技术被规模化使用的一天。我们的目标是到2030年营收翻一番。” Christian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