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南墅镇东石新村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带头领办合作社并全部入股东石新村强村共富公司,集中农民土地,盘活闲置土地,发展现代农场,通过“三三四”利益分配机制,把村集体和农民的利益牢牢结合在一起,走上了一条共同致富的道路。去年,东石新村工作经验入选《全省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案例选编》,系青岛市唯一入选案例。
“目前,东石新村流转土地800余亩,建了43个高温棚,按照确定的利益分配标准,去年村集体增加收入近20万元。”南墅镇东石新村党委书记吕洪海说。自完成村庄建制调整以来,东石新村以镇党委为轴心,搭建“自然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链条,建立起权责清晰、运转顺畅的组织领导体系,为集体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新村“两委”成员带头把承包地全部入股合作社,并引导党员先行先试,入股土地100余亩,同时将原有170亩废弃铁矿坑复垦整理,作为集体资产入股。在“两委”班子及党员干部的带动下,东石自然村156户村民,将土地入股合作社,变成了持证“股民”。为进一步推动集体增收、村民致富,东石新村成立强村共富公司,将合作社百分之百入股共富公司,集体农场变为“共富农场”。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扶持资金620余万元,建设高温大棚,种植西红柿、葡萄、甜瓜等高效经济作物。
“在自己村农场干活离家近,每月还能挣一两千元。”高温大棚里生机盎然,正在给西红柿授粉的村民吕术伍说。“共富农场”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收益分配形式,每年向股民支付每亩510元的土地流转费作为保底收益,并将净利润按照“三三四”的分配机制分红,即30%用于入股分红、30%用于共富公司运营及扩大再生产、40%归村集体所有。同时,为进一步保障低收入群体利益,优先招募凭土地入股的脱贫户、留守老人等在农场工作,固定工每月可收入2000元左右,临时工分时计酬,每小时15元。
“我们去年种了300多亩红薯,一亩卖6000元左右,收入不错,今年增加到500亩。”青岛薯我甜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香志告诉记者,为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发展,提高规模效益,东石新村强村共富公司利用周边村庄沙质土壤优势,推广发展红薯种植业,发动村民以土地入股,并由所在村庄承担入股土地的管理职责。去年,“共富农场”栽植红薯300余亩,建起了300吨的红薯储存窖,红薯收获后由共富公司统一收购、储存、销售。为调动土地流转积极性,村民入股一亩土地并参与管理,就按照每月每亩30元的标准发放管理费。共富农场在扣除管理以及生产的各项费用后,剩余利润按照比例分红,若遇到天灾等因素导致亏损,“股民”将按照同等比例承担损失,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五一”假期,南墅镇与李沧区兴城路街道开展假日乡村游活动,将咸鸭蛋等特产送进城区,引来社区居民纷纷采购。5月1日,卖出蜜薯干600余包,玉米糁200余包,褐麦挂面、高叶酸玉米各180余箱;青岛薯我甜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与2家企业达成团购意向。
今年以来,南墅镇到李沧区开展送特产“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活动5次,销售农产品近55万元。为扩大产品销路,增加村民和集体收益,东石新村注册了“七彩东石”农产品商标,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联动销售模式,线下开展送货进企进校、开设乡村会客厅、设立超市“东石专柜”等,线上开设“东石优品”微信商城、书记抖音直播带货等,把特色农产品带到更多人的餐桌。(本报记者 耿鹏举 通讯员 张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