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CD)病情复杂,常涉及多个学科,同时诊断缺乏金标准,须在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结肠炎的基础上,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及病理组织学进行综合判断。加之,CD的治疗需分阶段进行,并配合营养支持治疗与心理干预。现结合最新文献,就CD的诊断和治疗要点进行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CD的诊断

CD的诊断缺乏金标准,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图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CD的诊断

当存在典型的CD临床表现时,可疑诊为CD,此时需进一步检查评估;在取得支持CD的影像学或内镜的检查结果后,则可拟诊CD;如取得了支持CD的病理依据,同时除外其他病因后,即可考虑确诊为CD。

02、CD的治疗

CD患者治疗原则是诱导疾病缓解、维持缓解;近期目标为临床症状缓解、血清/粪便炎性指标正常;远期目标为临床症状缓解、血清/粪便炎性指标正常、内镜下黏膜愈合。相关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传统治疗药物、生物制剂和新型小分子药物三大类(图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 CD的治疗

尽管近年CD的治疗药物取得很大进展,但仍无法突破疗效瓶颈,内镜下有效率报道大多在40%~60%。除了目前已有的生物制剂及小分子药物外,采用多靶点药物及联合治疗难治性CD、粪菌移植、干细胞注射治疗、探索新的治疗靶点药物等仍是当下研究的热点。

未来,基于现代生物学的多组学研究,将有助于临床工作者对CD的发病机制有更深的理解,并应用于疾病分型、疾病进展及药物疗效预测,从而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中国炎症性肠病诊疗质量控制评估中心.中国克罗恩病诊治指南(2023年·广州)[J].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2024,08(1):2-32.
[2]陈晓芬,陈钰涵,马娟.炎症性肠病新型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27):3349-3354.
[3]姚东英,冉志华.小分子药物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最新研究进展[J]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2023,07(2):119-123.

编辑丨王申冲

审核丨卢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