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王光美同志来到广东休养,一直听人说起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林若同志高风亮节,不仅政绩亮眼,作风更是朴素。为此,王光美有心想要去拜访,没想到林若以工作太忙拒绝了她。很多人都对此十分好奇,到底这个林若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拒绝王光美的拜访,是骄傲还是低调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若出生于1924年,家乡在广东潮汕的一个小村庄,父亲做了点小生意,让家里的生活还算过得去。但是战争的到来,让这个家庭饱受摧残,为了躲避战乱,一家人不得不颠沛流离。那段时间的经历,让林若体会到了国家和人民的危难,而他也在求学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理想,那就是为国家和人民而奋斗。

二十一岁那年,林若考上了中山大学,并且加入了党组织,开始从事地下工作。为此他上了敌人的抓捕名单,幸好组织及时掩护他离开,让他得以继续在广东地区默默奉献。解放之后,林若在广东基层工作,由于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很快就被委以重任,先后当过东莞市委书记和广州市委书记等重要职务,1982年时还成为了广东省委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此前他曾当过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同志的副手,因此对广东的发展情况十分了解,而且作为年轻一代的领导干部,林若有着更加大胆的创新精神。因此,邓公亲自委任他为广东省委书记,希望在他的带领之下,可以让广东成为改革事业的排头兵。

林若上任之后,颁布了一系列的举措,联合多个部门一起进行改革,以此来维护和促进经济领域的稳定和长远的发展。期间,他曾遇到了不少的阻力,比如市场经济形势下的价格改革,让很多的地区都十分排斥,认为这是破坏全国物价。

但林若对此十分坚定,认为这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环节,必须要有所突破,否则很难得到成长。在他的领导之下,许多的工厂都进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后,大量的乡镇企业也加入了改革的行列,就连乡村经济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若在担任广东省委书记期间,对广东做出的贡献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他的工作能力得到了一致认可,其优良的作风更是备受好评。作为省委书记,他的家中比普通人都要朴素,外出的时候他也从来不讲排面,能多简朴就有多简朴,能多低调就有多低调,为了节省国家资源,他经常会主动负担自己和同事的餐费以及住宿费。

1988年,广东的发展基本进入了正轨,林若觉得自己年事已高,想要退居二线,将发展广东的重任交给更有能力的年轻人。但组织上并不想轻易放过这位优秀的好干部,希望他可以再奉献几年。最终,林若还是答应留下来继续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组织为了照顾他,把他安排在了较为轻松的岗位。

80年代末,王光美同志对林若慕名已久,一来到广东就想上门拜访他,但林若不想牵扯太多非工作上的人和事,于是婉言谢绝了。可王光美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她主动上门,和林若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王光美看到这位省委书记的家里破破烂烂的,一样新家具都没有,一点都没有省委书记该有的派头,内心非常震撼。她也终于意识到,林若确实如人们所说,是一位心怀国家和人民的好干部。

而林若却淡然的表示,自己并不在意物质享受,他在意的是自己应该以身作则,带头做出表率。一旦自己有所松懈,开始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就会在干部队伍里助长这样的不良风气。王光美听完后,对他佩服不已,尤其在看到广东的巨大变化时,不得不感慨他果真是广东人民的好书记。2012年,林若在广州去世,享年89岁。

林若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从小就立下了伟大的志向,终其一生都奋斗在为国奉献的道路上,他有着坚定的信仰与使命感,在每一个工作岗位都竭尽全力去奉献,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留下了非常辉煌的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孩子们也一直遵循着父亲的教导,三个儿子都没有依仗父亲的权势得到特殊照顾,也没有进入政坛,而是在其他的领域默默耕耘,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去收获成功。这种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宝贵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