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本科和硕士基本上已经产业化了,规则很明确:学生需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能够毕业。博士的program并没有那么产业化,规则不清晰,从导师支不支持你的研究、你的补助待遇、出差开会、发表论文、参与学术圈活动的机会,到研究项目开题和最后的答辩,基本靠导师主观决断。所以这里边的导师你会发现各种各样,有人品差的,有种族歧视的(只对白人优待),有撒手不管的,有疯狂push的……选一个好点的导师自然很重要。

2、如果给读博期间的导师分个类,大概可以分这么几个类型:

1.学术能力强、人品好、愿意指导你帮助你提高的(极其稀有)
2.学术能力强、人品好、但基本不怎么管你的
3.学术能力强、人品差、但还是要指导你的
4.学术能力强、人品差、基本不管你的
5.学术能力一般、人品好、愿意指导你帮助你提高的
6.学术能力一般、人品好、但基本不怎么管你的
7.学术能力一般、人品差——不用列了,前两项就已经告诉你不要选他了。

看一看哪一款适合自己。

其实不管是人品,还是学术能力,你只需要看他能不能帮助你在项目中对你有所提高,对你完成博士学位有实实在在的帮助。对所有因素的考虑都应该基于这一点。

我们也知道凡是很难“两全其美”,学术能力强、人品好、愿意指导你帮助你提高的导师毕竟是稀有物种,有的导师其实人品差点也还好,只要他学术能力强,能让你完成项目最终毕业,只不过过程痛苦一点,比起学术能力也一般,给不了你什么有用的资源的导师,兴许还是要好上那么一些的。

3、有位网友其实说得很有道理。还是得看自己的水平是怎么样的。学术能力强的导师你套不到,那就是你自己水平的问题,你水平到了,自然能套到更高水平的教授。导师人品这个东西,只要不是那种严重到影响项目进展和毕业,其实都还好。导师人品好,你博士几年都会很舒心。但是导师水平不够资源不足,你等于还是白忙活。

4、读博还是看个人,别指望导师像本科那样指导你。能在关键的时候帮你提出供思路和资源其实就已经是非常好的导师了。题主的导师可能学术水平一般,资源并不一定会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