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来源:湖州公瑾财务公众号

数量不一定是四个,应该来说是四类:

1、有限责任公司

2、个人独资企业

3、家族公司

4、有限合伙公司

第一类,有限责任制公司。这是主业,一般还会分割出一些子公司用作耗材,耗材可以破产,是一种赖账手段。有限责任嘛。另外员工可以挂靠在子公司,出事就是临时工,法律诉讼的对象是子公司,可以放弃。

第二类,个人独资企业。这个可以开多个,买车买房之类的,这是避税手段。一般人花的是税后的钱,资本家一般不交个人所得税,花的都是公司的,公司是资本家的。各国纳税主体都是工薪阶层,资本家一般不纳税

第三类,家族公司。有点像曾经的族田。可以开多个,给不上进的家族亲人混吃等死,也可以给上进的家族子弟锻炼机会,毕竟技术和渠道都是现成的。

第四类,有限合伙公司。简单来说就是骗合伙人。骗技术合伙人,借用分辨靠谱技术人员的能力招来员工后,规避风险,贡献技术后,搭建好体系规范后(化工落泪),踢走,外加“竞业禁止协议”。骗渠道合伙人,还是那句话,隔行入隔山,和政策落地一样,不是产品够好就能卖出去的(绝大部分药企,九成以上的支出是营销),出货渠道搭建起来后,踢走。骗投资合伙人,用“同股不同权章程”,决策权和管理权不外给是最优解,但不是正常解(监管不力)。问题在于股份如何稀释,分红怎么分,怎么给,什么时候给都是有门道的。常见套路是搞一些“高管”,把分红用来“激励““人才”,逼股东出走套路可太多了。

一般来说,上述四类公司灵活交叉成立,虚构业务进行交互,能把监管部门绕的头晕,把员工和合伙人也绕晕。让出钱出力的都为高手自己打工,给多少工资还是自己说了算。不事生产,专门研究如何‘驭人’的高手,分蛋糕的手段接近抢蛋糕,俗称原教旨资本家,是专业吸血鬼。无商不奸。合伙人能成为仇敌散伙,是因为有人缺大德。高端的商战,往往容易变成物理说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