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建安十二年,与刘备交好的徐庶向其推荐了正在种地的诸葛亮。

这不是刘备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早在六年之前,他被曹操打得没地方容身时,水镜先生司马徽便对刘备说:

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

这位卧龙便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至于说刘备为何忍了六年才愿意去请诸葛亮,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刘备没有辜负徐庶的嘱托,亲自去请了诸葛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诸葛亮是个很能看准机会的人,他时时刻刻都在准备着向天下人展示自己的能力,在刘备多次拜访之后,诸葛亮直接以《隆中对》彻底征服了他。

可不要小看了这个《隆中对》,在此后数十年里,他一直都是刘备和蜀汉立身的基本国策,当然也是蜀汉得以在乱世三分天下的指导方针。

只不过谁也想不到,在蜀汉站稳脚跟后,这两个制定和支持这一战略的人会亲手打破它。

刘备打破它是因为头脑发热,要为拜把子兄弟关羽报仇,几乎倾全国之兵去打孙权,结果却被陆逊火烧连营三百里,蜀汉大好的局势就此毁于一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伐吴的失败,虽然没有要了蜀汉的命,但却要了刘备的命,而在刘备之后,蜀汉的军政大权,则全部落到了诸葛亮的手中,此时他所扮演的角色和曾经曹操所扮演的角色基本无二,都是架空皇帝的权臣。

等到诸葛亮经营了蜀汉一段时间后,他便不再满足现状,甚至忘记了自己隆中对中对益州之地的分析,开启了接连数次的北伐新模式。

不得不说,诸葛亮的北伐并不是明智的,而从第一次北伐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最终的结局,第一次北伐痛失了11位大将,单单看名单就能知道他败得有多惨。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

刘备兵败夷陵之后,蜀汉政权便面临了巨大危机,当此之时,最乐意看到的蜀吴相争的自然是曹魏了,而无论这两方里的哪一个,都无法独自承受曹魏的打击,联合又成为了蜀吴最稳妥的战略方针。

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自然也意识到了这种危机,所以他没有延续刘备对孙权的痛恨,转而派出了使者出使东吴,重新缔结了和平联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诸葛亮这步棋走得很好,也为蜀汉迎来了两年多休养生息的宝贵时间,使得蜀汉的国力大增。

从这时候开始,诸葛亮便已经开始着手考虑北伐的事情,为此他还亲自出征南中,平定了南方的叛乱,以让北伐没有后顾之忧。

建兴五年,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然后与赵云率兵进驻汉中,北伐已成定局。

一年之后,魏文帝曹丕去世,曹睿继位执掌曹魏,这在诸葛亮看来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所以他正式挑兵点将,向魏国出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伐之前,魏延向诸葛亮提出了一条很不错的建议,那就是由他率领五千精兵奇袭关中,但是诸葛亮却以如此进军太过凶险为由,拒绝了魏延的计策,如果诸葛亮采纳了这条建议,或许就不会有后面的马谡失守街亭了。

诸葛亮定的计策是让赵云带领一支疑兵佯攻关中,吸引魏军主力,然后自己则率领主力进军祁山。

由于事先魏国根本不相信蜀国会主动出击,自然没有任何防备,陇右五郡中有三郡闻风投降,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首战告捷,正式吹响了战争的擂鼓。

蜀汉失去街亭的痛楚

诸葛亮在陇右一路高歌,曹魏朝野震动,不过很快刚继位的曹睿便稳住了阵脚,他亲自坐镇长安,派遣曹真抵御赵云,派张郃抵御诸葛亮,派徐邈率军反攻南安郡。

可以说,曹睿的这种派遣非常有威慑力,最起码,让诸葛亮犯了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诸葛亮虽然在军事指挥上的能力不怎么能让人恭维,但是在对各方大将能力的分析上却一点也不弱,他知道张郃是魏国的名将,这次带着魏国大军前来,必定要取咽喉之地——街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