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就任新一轮俄罗斯总统之后,宣布首个访问的国家就是中国,已经确定在5月16日正式访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在普京访华之前,中国一架专机飞往印度新德里,中国新任驻印大使徐飞洪履新,印度总理莫迪也送给了中国一份“大礼”。

自上一任中国驻印大使离任以来,这个职位空缺长达一年半的时间,也是上世纪80年代中印恢复互派大使到现在空缺最长的一次。

中印边境问题一直影响着两国的外交关系,自从2022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后,中印的关系下降到了冰点,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两国主张谈判解决争议,避免军事对抗升级,但执行起来非常困难,中方在会谈中表现出极大的诚意,可印度对此冷淡了许多,甚至于2023年3月在中印边境部署的士兵达到了1万人,进一步加剧了边境的紧张局势。

除了在协商方面的问题之外,印度在中国记者签证问题也处处“使绊子”,不仅毫无理由将签证有效期缩短至一个月,还拒绝了记者的延期签证,这导致了中国在印度的记者人数锐减。

2023年,中国最后两名记者签证也遭到了印度当局的拒绝,也就是说中国在印度没有了官媒记者,这种做法无疑增加了处理双边关系时可能出现的误判,也给中印广关系正常带来了阻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双方军长级别会谈进行到21轮,多达29次边境事务磋商会议仍然没有从根本性上达成共识,双方就这样一直保持对抗状态。

没想到,在今年4月份,莫迪公开表示中印度关系十分重要,迫切想要解决中印在边界上存在的问题,这对中印两国失,甚至整个地区都很重要。

中印关系想要正常发展,需要两国相互配合,目前印度恢复了中国驻印大使这一空缺,还从中印边界4个点位脱离接触,让中印边境局势处于可控之中,表现出了足够了诚意,也算得上一份“大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这并不能说明中印关系已经正常化,但对我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有利于两国加强对话。

对于印度来说,中国是合作伙伴而是不竞争对手,中印作为亚洲的两个大国,在应对能源、气候、粮食危机上有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无限的发展潜力。

在这种背景下,双方应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将对方视为发展的伙伴与机遇,而非潜在的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飞洪大使认为中印边境问题并不是中印关系的全部,两国固然有分歧,但我们不能将目光只放在分歧上而忽略合作。

双方应该共同努力,相互尊重、照顾彼此关切,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早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推动中印边境事态早日翻篇。

对于印度来说,现在两国刚刚有了关系正常化的倾向、也是开启合作新篇章的良机,莫迪当局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抓住机遇,不要让一时的误判和短视影响了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印两国之间的合作与对话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十分重要。

双方应摒弃偏见和误解,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彼此,共同探索合作的新领域和新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印关系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2024-05-10,《徐飞洪出任中国驻印度大使,该岗位空缺多时》
观察者网,2024-05-11,《新任驻印度大使徐飞洪:中印边境局势稳定可控,两军已在边界西段4个点位实现脱离接触》
中国青年报,2024-04-11,《莫迪称“中印需抓紧解决两国边界问题”,中方:正密切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