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收官了。在游艇上的最后一日,围绕在费可身上的纷纷扰扰、是是非非,终于画上了句号。

费可最终落水而亡,贪婪的陈树发、苏倩、程浩们纷纷入狱,除了无端入局的张萱,似乎每一个犯错的人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结局,简直就是八个字——平平无奇、高开低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一众主角团中,何珊是少有的例外。她既没有贪欲,也不爱慕虚荣,她受聘于他人,却一直试图为费可正名。乍一看,何珊是剧中少有的正面人物。

只是,转念一想,在正与邪的选择题中,何珊不是那个唯一正确的选项。她表面善良、实则自私,看似无辜、着实冷血。

陈树发们与费可之间,或是被骗财,或是被骗色,有的家破人亡、有的倾家荡产。所以,陈树发们给费可泼脏水至少有迹可循。

但是,何珊却不同。在两人之间,费可才是那个被辜负与被伤害的人。在最后一集之中,费可与何珊聊起了当年的往事。

阔别许久,故人重逢。费可还是忍不住问出了藏在心中许久的那个问题,“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十二年前,是不是你举报的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费可的问题单刀直入——十二年前的替考事件,到底是不是何珊举报的?

关于费可的疑问,何珊的回答简直是经典的答非所问。对于两人之间的恩恩怨怨,何珊是这样说的:“如果是我的诚实伤害到你,那我不会道歉。但是这么多年来,我经常会感到自责。如果十年前我站出来说,你不叫费可,你也不是成大的学生,你还会变成这样子吗?你可能就不会在谎言里越陷越深!

这就是何珊的狡猾之处,费可的问题明明是十二年前的替考;她的回答却巧妙地绕过了提问,把话题转移到了十年前费可冒充成大学生的事情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二年来,替考事件才是费可始终解不开的心结。何珊却避重就轻,一句不痛不痒的话过后,就把话题过渡到了费可伪造学生身份、蹭课被戳穿的事情上。

关于费可的故事,何珊是这样说的,“我经常会感到内疚,是我相信了你,我相信了你说你想好好念书,我相信了你,想偷偷回成大上完一次大学的说辞,我才动了恻隐之心。我其实害了船上的每一个人,所以我才要做点什么,尽可能地去补救。

这段话让人恶心、令人作呕。如果换作陈树发、苏倩,甚至任何一个路人甲来说,我们都还可以理解。毕竟,由于被骗的经历,陈树发、苏倩们难免会带着有色眼镜看费可,必然无法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然而,何珊不是旁人,她是费可高中时最要好的朋友,是费可暴风骤雨里庇护的女人。她经历了费可的高中时代,见证了费可的大学生活,了解费可十二年来的心路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手握着费可的日记,又了解所有的细节,所以,她的中伤不是蠢,而是标准的坏。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费可来到成江大学,只是为了圆一个上大学的梦想。她知道这是费可的肺腑之言,却偏偏要黑白颠倒,说费可回到成大居心不良。这不是智商问题,而是典型的人品问题。

你其实不是爱钱,甚至算不上虚荣,你只是不再相信任何人,你在用你的方式证明自己。”何珊的这段话,看似是在为费可辩解,实则是用似是而非、欲盖弥彰的说辞,变相地暗示费可贪财、爱慕虚荣。

何珊说,自己常常会感到自责与内疚。然而,她的自责与内疚,与十二年的替考事件无关;她只是后悔没有早一点戳穿费可冒牌大学生的身份。

从费可踏入成江大学的第一天开始,何珊就对费可产生了怀疑。她生怕费可此行是为了报复自己,生怕一不小心就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她最后悔的是,十年前没有站出来说,李泽瑞不叫费可,他也不是成大的学生。对于何珊而言,突然出现的费可,改写了她的命运。

本来,她是成大新闻系的高材生,又有徐欧这样的校草男友。然而,在登山事件过后,费可的身份暴露了,何珊自己的名声也毁了,男友徐欧也彻底分手了。她紧张兮兮、小心翼翼过了一年,最终却还是迎来了鸡飞蛋打的结局。

整个故事里,何珊在意的只有她自己。

在高二那年,是费可给了整理了厚厚的笔记,生怕她落下了功课;在大二那年,是费可在狂风暴雨里保护着她,避免了她遭遇失温;在临死的当晚,是费可在风浪中托起了她,拯救了她的性命。

船上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控诉费可给他们带来的伤害,唯独何珊不可以。十年前蹭课成大,十年前加入金融社,费可是抱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还是单纯为了圆梦,何珊最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珊说,她对于费可很愧疚。但是,在费可被停考五年时,她在哪里;在费可父亲需要天价医药费时,她在哪里;在费可彻底黑化,骗财又骗色时,她又在哪里。

评价一个人,不要听她说了什么,而要看她做了什么。再多的滤镜和美颜,都不过是何珊的人格美容。

又当又立,自私自利,才是何珊最真实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