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在镇宁自治县的沙子乡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曾一身戎装保家卫国,用青春热血铸起钢铁长城,退役后他们脱下军装扎根基层,成为奋战在各村的基层党组织书记,用不忘初心、永葆本色的军人风采,在“新战场”中再立新功,用实干奉献、锐意进取的军人担当,诠释了“离军不离党,退役不褪色”的铮铮誓言,他们就是镇宁自治县沙子乡的“兵支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镇宁沙子乡的“兵支书”。

2001年退伍回乡后的伍仕付,凭着勤奋、胆识、执着、魄力和一股闯劲担任了沙子乡湾田村支书,任职期间,他带领本村村民踏上了产业兴旺、乡风文明之路。

刚到任时,伍仕付自己慢慢摸索、克服各种困难,一有时间就到村民家中走访,与村民拉家常,听民声、察民情,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让湾田村的群众看到了新一届村支书的尽心和真诚,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伍仕付时常说:“我是退役军人,更是党员,从部队到农村虽然环境变了,角色变了,但军人本色不能改,党员初心不能变,尤其是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就得树好旗帜建强堡垒,争当推动乡村发展的‘排头兵’ 、乡村振兴的‘领头羊’,做群众的贴心人和领路人,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召开院坝会。

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同样作为沙子乡沙龙村村支书、村委会主任的段宗智,他是村里百姓口中的“贴心人”,也是同事眼里的“知心人”,更是村里大事小事“急难愁盼”一肩挑的“兵支书”。服务保障好村里的所有群众,做好村里老百姓的一切具体事务,是他所秉承的工作理念。不仅广泛调查了解村里的困难家庭、空巢家庭、失独家庭情况,还和村支两委工作人员时常组织召开院坝会,在家门口就为老百姓答疑解惑,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段宗智自2021年担任沙子乡沙龙村村支书、村委会主任以来,秉承着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精神,永葆军人本色,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村经济产业,组织召开院坝会、村委会宣传党的政策,围绕老百姓的需要,切实做好一名兵支书的职责,为村民谋福利,让村民们的日子红红火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入户走访。

要致富,先修路。在沙子乡甲山村,村支书、村委会主任罗智雄正在和村民一同修路,在罗智雄的带领下,村民们干劲十足。除此之外,大到村里每家每户的生活情况,小到路边一砖一瓦的变化,他都放在心上,落在脚下,干在手里,想大家之所想,急大家之所急,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生活大小事,得到村民一致好评。戎装虽脱,军魂犹在,脱下军装戴上党员徽章,不变的是责任,从军营到乡村,不变的是初心,这也是罗智雄作为一名退役军人的铮铮誓言。他说:“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应该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2017年担任甲山村村支书以来,积极为全村9个自然村寨300户争取实现了组组通和联户路硬化,新建饮水工程4个组,立足本村区位优势,引导村民积极种植特色产业,促进农户增收致富,增强乡村振兴动能,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实保障。”

近年来,镇宁自治县沙子乡坚持把优秀退役军人储备为后备干部,把优秀的后备干部培养成“兵支书”,鼓励和引导退役军人在乡村振兴中挑大梁、唱主角,将他们培养成村基层组织的骨干、经济建设的顶梁柱。同时沙子乡退役军人服务站高度重视“兵支书”“兵委员”的培养和使用,通过上下联动,畅通渠道的工作思路,选拔推荐有能力、有担当、群众信任的优秀退役军人进入村“两委”任职,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调动了退役军人参与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文/图 杜芹、郭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