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发布《2024年春季招聘行情》。行情显示,机械设备和能源化工等制造业,快消零售行业的用人需求较为活跃。2024年上半年多数雇主仍然以“成本控制”和“人才保留和激励”为主要目标,人工智能技术对工作改变已经露出端倪。工作机会的来源(数量和质量)不同以往,而人才的获得路径也非惯性和惯例可以满足。

需求动力尚不足 校招和社招不同走势

尽管经济数据向好,但就业市场的复苏会延迟3~6个月。短期内,雇主的招聘依旧会比较谨慎。

受访企业中,四成雇主的社会招聘量和2023年春季持平,维持去年春季毕业生招聘量水平的雇主为29%。校园招聘呈现两头多态势:增加毕业生招聘量的雇主多于增加社招的雇主,但是不校招的大型雇主数量也高于不社招的雇主数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受访企业中,增加社招最多的雇主是国有企业,跨国公司的招聘增量主要来自对毕业生的需求。

“换人”是2024雇主春季社招的主要驱动,期望通过招聘降低成本和更迭能力,但效果并不佳。绝大多数企业进行人员优化和组织结构调整之后,重启招聘,但招聘量或接近于或少于去年同期。另外,劳动合同到期不予续签的现象有所增加。

多数企业把“成本优先”作为重点

当前,“核心人才保留和激励”和“成本控制”是企业人力资源最重要的策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减少招聘的雇主多于增加招聘的雇主。

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商业应用,对工作机会的增减、工作内容和方式,以及工作技能要求带来重大改变。膨胀臃肿的大企业们在新一轮技术革命来临之际,普遍采取“瘦身”姿态以轻装上阵。

另一方面,增长和收益比过去困难得多。不论是企业,还是员工,收入和利润的增长都不再是必然。

2023年至今,技术、金融和专业服务等行业一直在削减成本并整合劳动力,社招和校招的雇佣量都比上年有较大的减少。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表示,考虑到这些行业的数字化应用较为普遍广泛,招聘量上的减少一定程度地反映了数字智能技术对一部分工作的替代。

涨薪越来越难

受访的雇主认为2024的前景好于上一年的不在少数,但是仍有近一半的企业(48%)因“诸多不确定”而不敢乐观。这加剧了企业在人才管理中对“人力成本”的敏感超过“人力资本”的积累。

与此同时,技术颠覆方向的不确定和企业生存的波动,雇主们在人才获取和使用方面大大增强了灵活性和短期效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前程无忧51job上,要求本科及以上教育背景的岗位占到六成,有明确专业要求的只有两成,比最高峰“37%岗位JD中有专业要求”下降明显。快速变化要求敏捷响应,雇主对技能的“快速变现”越来越重视,用人更偏好能直接上手干活、好管理的求职者,对学历和学校的执迷正在被实用主义所渐渐替代。

70%的多数雇主维持了2023年的薪酬水平。提高毕业生薪酬的雇主显著多于增加社招薪酬的企业,薪酬水平低于2023年的社招企业也多于开展校招的雇主。

工作机会在哪里?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2024年已经开始对全行业多种岗位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截至目前,这种巨大影响并没创造出大量的工作机会,工作机会的增加也并不一定带来薪酬水平的明显上涨。相反,新技术的破坏力正在造成职场人的倦怠和适应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冯丽娟说,一线的操作和初级管理岗位占到多数,企业从一二线发达城市向三四线渗透的战略,也是新的工作机会的来源。另外,长期来看,老龄化和健康、智能技术应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可能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编辑/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