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李医生指出:肿瘤一般无包膜,晚期可累及气管软骨或周围软组织,而使肿瘤固定或出现声间嘶哑、呼吸困难、咯血、吞咽不适等,以颈淋巴结转移为主,且发生较早,也可经血道转移至肺脊柱等。

1、乳头状癌。属低度恶性,多见于40岁以下的女性,多无明显不适,且肿瘤生长缓慢,易误以为良性,肿瘤多单发,质地呈软胶性硬度或较硬,不规则,边界不清,活动度一般尚可。大的肿瘤往往伴有囊变,可见到囊壁有葡萄样结节,突入囊腔,穿刺可吸出浅棕黄色液体。肿瘤一般无包膜,晚期可累及气管软骨或周围软组织,而使肿瘤固定或出现声间嘶哑、呼吸困难、咯血、吞咽不适等,以颈淋巴结转移为主,且发生较早,也可经血道转移至肺脊柱等。

2、滤泡状癌。属中度恶性,可多见于40——60岁中老年妇女,病程较长,生长缓慢,多为单发,肿瘤边界清楚,有包膜感,实性硬韧和甲状腺肿瘤很相似,但癌细胞常侵入包膜外的腺体组织和血管中,所以包膜完整与否是区别于滤泡状瘤和腺癌的一个重要的根据,另外滤泡较少发生淋巴结转移,而多血行转移至肺和骨骼。

3、未分化状癌。临床少见,好发于男性老人,是一种高度的恶性的癌肿,病程短,发展快,主要表现为颈前区肿块,质硬固定,边界不清,常伴有肿大淋巴结,血道转移亦较常见,具有转移快,死亡率高的特点。

4、髓样癌。是一种中度恶性的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有家族倾向性。颈前肿物发展较慢,病程较长,肿块无包膜,大小不一多为单发,质地较硬约30%的患者有慢性腹泻史,并伴有面部潮红等类癌综合症,癌块切除后,腹泻史即消失,颈淋巴转移多见,且转移较早,也可血行转移至肺、肝和骨骼,髓江西患者血清降钙素浓度可比正常人高出4倍以上。

【李李简介】

李李主任,出生于中医世家,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生,从医三十余年,擅长各种肿瘤及结节的中医诊治。他是中国名医专家协会会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基层医疗服务分会常务理事,北京中慈人体细胞抗衰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中健鸿康医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劲松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主任、组长。他是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五代中医世家出身,30年如一日致力于各种肿瘤研究与诊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